“韩将军,”朱将军语气诚恳,“我方已经向最高统帅部提交了抗日救国的主张,愿意在共同抗日的旗帜下,捐弃前嫌,共赴国难!”
我看着这位未来的元帅,心中充满了敬意。我知道,在抗日战争中,红色军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朱将军,”我郑重地说道,“我个人非常支持国共合作,一致抗日。民族存亡之际,任何内部矛盾都必须放下。我会尽力向最高统帅部进言,促成此事。但愿我们能早日携手,共御外侮!”
朱将军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他紧紧握住我的手:“韩将军深明大义,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送走朱将军,我的心情复杂。国共合作,虽然是抗战的必然选择,但也意味着未来的矛盾与冲突。但此刻,这些都必须暂时放下。
夜深人静,我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地图上标注的华北区域,感觉肩上的担子异常沉重。日军的密谋,国际的冷漠,国内的积弊,无一不让我感到窒息。但我知道,我不能倒下,我是那个“指挥了八年抗战”的人,我必须坚持下去。
五月第四周:全面备战与民族觉醒
五月的最后一周,紧张的气氛达到了顶点。日军在华北的军事部署更加频繁,挑衅行为变本加厉,战争的气息越来越浓。而中国内部,在最高统帅部的积极推动下,全面抗战的准备工作也在加速进行,民族觉醒的洪流逐渐汇聚。
周一,来自北平的电报异常急促。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连续举行大规模夜间演习,炮声隆隆,枪声不绝。他们的演习地点,距离我方守军阵地仅有数百米之遥,这无疑是赤裸裸的威胁和挑衅。
“韩将军,日军的举动越来越过分了!”赵国文将一份最新的情报递给我,上面附着几张模糊的照片,是日军演习时的情景。照片上,日军士兵全副武装,刺刀在月光下闪着寒光。
我盯着照片,心中怒火中烧。这些小鬼子,真是恨不得立刻发动战争。
“命令华北守军,务必保持高度戒备,严防日军突袭!”我沉声命令,“同时,严禁任何形式的主动挑衅行为。我们绝不能给他们任何开战的借口!”
我知道,历史上的卢沟桥事变就是因为日军的“失踪士兵”而引爆的。我不能改变这个事实,但我可以确保,中方在道义上是站在绝对正确的一方,不给日方任何口实。
当天下午,最高统帅部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我也参加了。会议上,最高统帅部的高级将领们齐聚一堂,气氛异常凝重。
“各位,日军在华北的行动,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的军事演习范畴。”最高统帅部的核心领导(我无法直接称呼其名,但他的存在是无可替代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我们必须做好全面抗战的准备!”
会议上,我详细汇报了参谋本部对日军战略意图的分析,以及我方目前的备战情况。我提出了几点重要建议:
第一,立即将全国划分为若干战区,任命各战区司令,明确作战任务。
第二,加快国防工事的修筑,尤其是沿海和沿江地区。
第三,动员全国民众,进行全民抗战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我的建议得到了与会将军们的普遍认同。白将军(白崇禧)率先发言:“韩将军的建议非常及时,划分战区,明确责任,才能在战争爆发后,迅速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何将军(何应钦)也表示支持:“全民抗战,士气至关重要。我们需要让全国人民都意识到,这场战争关系到民族存亡,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
会议一直持续到深夜,最终最高统帅部决定,采纳我的大部分建议,并立即着手实施。走出会议室,夜风吹拂,我感到一丝疲惫,但内心却充满了坚定。
周三,我接到外交部发来的电报,显示日本内阁已经通过了一项秘密决议,授权驻华北日军,在认为必要时,可以采取“自由行动”。这无疑是向日军开绿灯,允许他们随时发动侵略。
“他们终于撕下了伪装!”我将电报揉成一团,狠狠地砸在桌上。我的呼吸急促,胸口像是堵了一块大石头。我知道,留给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我立刻召集参谋本部全体成员,对日军可能采取的进攻方向和兵力部署进行了最后的沙盘推演。推演过程中,我不断强调:我们绝不能寄希望于国际社会的干预,也绝不能寄希望于日军会良心发现。我们只能依靠自己,依靠我们的血肉之躯,去抵挡侵略者的铁蹄!
“记住!”我对我的参谋们说,“这场战争,不是简单的军事对抗,更是民族意志的较量!我们输不起!”
这周,民间抗日情绪也达到了高潮。各地学生纷纷举行游行示威,要求最高统帅部坚决抗日。工厂的工人加班加点生产军需物资,农民也踊跃捐献粮食。
我特意抽空接见了一批学生代表,他们年轻的面孔上写满了激情和忧虑。一位名叫林觉民的大学生,眼神坚定地对我说:“韩将军,我们学生虽然不能上战场杀敌,但我们愿意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愿意宣传抗战,动员民众,甚至为前线将士提供医疗救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指挥了八年抗日战争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指挥了八年抗日战争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