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司长郑重应道:“韩次长,我们已经着手进行民用工厂的转产计划。也正在研究仿制日军武器的可能性,但由于技术壁垒,难度很大。手榴弹的生产,我们将全力以赴,保证供应。”
我点点头,心中一丝苦涩。我知道,在战争初期,我们只能依靠简陋的武器,去对抗武装到牙齿的敌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胜利的希望。
夜晚,我独自在办公室里,对着地图,将华北、华东、华中、华南,以及西北地区的战略要点,一一圈画出来。我必须在心里,构建出一幅完整的抗战蓝图。我甚至设想,一旦沿海地区失守,我们如何将工业和人口,向西南大后方转移。这个庞大的计划,在我心中逐渐成形,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择,吞噬着我所有的精力。
第二周:1937年3月8日至3月14日
进入三月第二周,情报部门送来的消息,让我心中的紧迫感越发强烈。日军在华北的渗透和挑衅行为,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周一上午,毛人凤处长带着一份密报,面色凝重地走进了我的办公室。他似乎一夜未眠,眼中布满了血丝。
“韩次长,据我们潜伏在天津、北平的情报员报告,日军特务机关正在加紧对华北地区进行渗透和策反。他们利用金钱、美女等各种手段,收买我方人员,刺探军情,甚至试图策动地方势力叛变。”毛人凤语气沉重,“尤其是在冀东地区,日军与当地的汉奸武装勾结,企图建立更多的伪政权,扩大其势力范围。”
我接过密报,一目十行地浏览着。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敲击着我的心房。我知道,日军的侵略,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更是全方位的。他们试图从内部瓦解我们,让我们不战自乱。“毛处长,这些情报务必立即呈报军委会。同时,命令各地情报人员,加大对日军特务机关的打击力度,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对那些被策反的汉奸,要坚决清除,绝不姑息!”
毛人凤沉声应是。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冷酷,我知道他是一个能下得了狠手的人。在这样的时刻,我们需要这样的人。“还有,毛处长,重点关注日军在华北地区的舆论宣传和文化渗透。他们试图通过各种手段,瓦解我民心士气。我们要加强反宣传,揭露日军的侵略本质,激发民众的抗日热情。”
“是!韩次长。”毛人凤立正敬礼。
送走毛人凤,我感到一阵阵的愤怒。这些日本人,他们不仅要侵略我们的土地,还要奴役我们的思想,这让我无法容忍。
下午,我召集了军政部总务次长陈继承将军和军需署署长俞大维先生。我需要他们尽快拿出物资储备和转移的详细方案。
“陈次长,俞署长,日军的侵略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一旦战争全面爆发,沿海地区和华北地区将首当其冲。我需要你们立即制定详细的战略物资储备和转移计划。务必将重要的军工厂、设备、物资,以及技术人员,向西南大后方转移。这是关系到国家命脉的头等大事!”我的语气不容置疑。
陈继承将军严肃地回答:“韩次长,我们已经着手进行了一部分物资的秘密转移,并对一些重要的军工厂进行了评估。但大规模的转移,需要巨额资金和人力,工程量巨大。而且,如何隐蔽地进行转移,不被日军察觉,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俞大维先生补充道:“韩次长,军工厂的转移,不仅仅是设备的搬迁,还涉及到工人的安置、技术的传承。我们正在与德国方面洽谈,希望能够获得一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以便在大后方建立新的军工基地。”
我深知他们的困难,但我也明白,这是我们能否坚持长期抗战的关键。一旦沿海的工业基地和重要城市被占领,我们如果没有大后方的工业支撑,就将陷入绝境。“我知道困难重重。但我们别无选择。资金方面,我会向财政部争取。人力方面,发动地方政府协助。至于隐蔽性,可以分批次、小规模进行,利用夜间和偏僻路线。俞署长,你负责制定军工厂转移的详细路线和时间表,陈次长负责物资的调运和储备。同时,务必保证转移过程中人员和物资的安全。”
两位将军都郑重应下。他们明白,这项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
晚上,我坐在办公室里,批阅着各地送来的关于民众动员的报告。报告中提到,虽然抗日情绪日益高涨,但由于长期战乱和地方军阀的压榨,一些地区的民众对政府缺乏信任,动员工作进展缓慢。我感到一阵心痛,这都是历史的沉疴,要在短时间内治愈,谈何容易?
我拿起笔,在报告上批示:加强宣传,改善民生,严惩贪腐,让民众感受到中央的抗日决心和爱民之心。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凝聚民心,形成全民抗战的铜墙铁壁。
第三周:1937年3月15日至3月21日
三月第三周,北平的天气逐渐回暖,但我的心却始终沉浸在冰冷的现实之中。情报显示,日军在华北的军事部署已经基本完成,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随时可能爆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指挥了八年抗日战争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指挥了八年抗日战争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