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水力锻锤,工业之力黑山坳
格物院下属的“水力实验工坊”隐于群山环抱之中,溪水自高处奔流而下,如一条银链蜿蜒穿行于乱石之间。工坊依山而建,青石为基,木构为梁,屋顶覆盖着厚实的茅草与铁皮,既防雨又耐久。此时,巨大的水轮在湍急的溪流推动下,发出低沉而持续的轰鸣,仿佛大地的心跳。水轮由整根百年铁木凿制而成,辐条粗壮,叶片倾斜角度经过精密测算,最大限度地捕捉水流的动能。它缓缓转动,带动着一整套由青铜齿轮、锻铁连杆与精钢曲轴构成的传动系统,宛如一条机械的血脉,将自然之力输送到工坊深处。
工坊内部,灯火通明,火光映照在每一张紧张而期待的脸上。空气里弥漫着机油、铁锈与炭火混合的气息,那是工业初生的味道。在中央位置,矗立着一台前所未见的庞然大物——一台初步成型的水力锻锤。它由厚重的铸铁底座支撑,锤头重达千斤,通体黝黑,表面还残留着锻造时留下的火痕与打磨的纹路。锤杆与连杆严丝合缝地连接,通过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垂直往复的冲击力。这不仅是机械的杰作,更是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阿牛站在操控杆前,身着粗布短打,袖口卷至肘部,露出结实的小臂。他手心因紧张而微微出汗,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作为林烨最得力的工匠学徒,他全程参与了这台锻锤的设计与组装,每一个零件的尺寸、每一处连接的间隙,他都了如指掌。但此刻,面对这即将被唤醒的“钢铁巨兽”,他仍感肩上重担如山。
林烨站在他身旁,一袭素色长袍,衣角被风吹得微微扬起。他神色平静,目光如炬,仿佛早已预见了即将发生的一切。他轻轻拍了拍阿牛的肩膀,声音低沉却坚定:“开始吧。”
“少爷,我……我有点怕。”阿牛低声说,声音微微发颤,“这锤头要是砸偏了,或是铁坯炸了,可不得了。”
林烨笑了,那笑容如春水化冰:“你忘了我们怎么一步步算出这曲轴的转速?忘了我们怎么调整连杆长度,让锤头落点分毫不差?你不是在凭运气,而是在用‘理’说话。这台锻锤,是你我一锤一凿、一笔一划‘教’会它怎么工作的。它听你的。”
阿牛深吸一口气,猛然扳下操控杆。
刹那间,传动机构发出“嘎吱——咔嗒”的摩擦与咬合声,沉重的锻锤头缓缓提升,片刻停顿后——轰然落下!
“咚!!!”
一声沉闷至极的巨响如雷霆炸裂,震撼了整个工坊。锻锤精准砸在通红的铁坯上,火星四溅,铁坯在千钧之力下迅速延展、压实。这不再是简单的“打铁”,而是一场金属的涅盘。
就在锻锤首次试运行成功的第三日,黑山坳外三十里的哨站传来急报:蛮族残部正集结于北岭,疑似获得三皇子暗中资助,装备了新型铁甲与强弩,意图血洗黑山坳以夺粮抢矿。
消息如寒流席卷工坊。老村长颤声问:“我们刚有口饭吃,难道又要回到从前?”
林烨却站在锻锤前,目光如铁:“他们要来,正好。我们刚造出的,不是农具,是武器。”
他当即下令:
●
锻打区:暂停农具生产,转为批量锻造“制式长矛”与“重锤头”,优先供给惊雷队。
●
辊道区:将矿石运输速度提升三成,确保原料不断。
●
维修班:张婶带队,三日内完成所有防御工事铁件检修。
●
水力系统:李工匠优化分流,夜间关闭照明用水,全力保障锻锤运转。
一场工业与战争的赛跑,就此拉开。黑山坳的工业体系,不再是“理想实验”,而是生死存亡的命脉。
黑山坳的工业,已非单台机器的孤立运行,而是一个环环相扣、自给自足的有机系统:
1.
原料闭环:
○
山体矿洞由赵铁柱带队开采赤铁矿,每日定量输送。
○
矿石经水力辊道运至工坊,由阿福负责初筛,剔除杂质。
○
废料由老村长组织回收,熔炼后用于铸造低精度零件。
2.
能源协同:
○
主水轮驱动锻锤,副水流经铜阀分流,供给冷却槽、磨坊与照明。
○
夜间电力不足时,启用备用“人力踏轮组”,由轮班工匠踩动,维持关键设备运转。
3.
生产节拍:
○
每日晨时,林烨主持“工坊晨会”,发布生产指令。
○
小石头手持《工坊日志》,记录各环节进度,异常即时上报。
○
每道工序设有“交接卡”,前道工序完成,后道工序签字确认,责任到人。
4.
质量控制:
○
赵师傅主持“火候室”,用特制铜片测试炉温,确保每批铁坯达标。
○
阿福的“数据墙”上,贴满锻打偏差记录,每月分析趋势,优化参数。
这不再是“作坊”,而是一座微型工业城市的雏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