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长那声熟悉的“恭喜发财”终究还是没能躲过去,李云龙对着电话哼哼哈哈了半天,最终“忍痛”承诺上缴此次“缴获”的六成装备,才在旅长心满意足的笑骂声中挂断了电话。
“这个林峰……”李云龙放下电话,又是心疼又是得意地咂咂嘴,“他娘的,每次都给老子整这么大的动静,老子这点家底都快被旅长掏空了!”话是这么说,但他脸上那藏不住的笑意,分明写着“老子愿意”。
赵刚在一旁笑着摇头:“老李,你就知足吧。没有林峰,咱们旅现在估计还在为每个战士能不能分到五发子弹发愁呢。现在倒好,咱们一个旅的装备,都快赶上鬼子一个甲种师团了!剩下的四成,也足够咱们旅再扩编两个团了!”
“嘿嘿,那倒是!”李云龙搓着手,眼睛放光,“老赵,赶紧的,通知各团,派人来旅部领装备!告诉他们,这都是林峰同志‘千辛万苦’从鬼子手里‘抢’回来的,都给老子省着点用,谁要是敢浪费,老子扒了他的皮!”
独立旅再次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各团主官兴高采烈地带着运输队来到旅部,看着堆积如山的日式步枪、机枪、迫击炮,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对林峰这个“财神爷”更是感激涕零。孔捷、丁伟等人闻讯,少不得又提着地瓜烧跑来“打秋风”,李云龙这次难得大方,每家都分了些“三八大盖”和歪把子机枪,乐得几位老兄弟直夸李云龙够意思。
而这一切喧嚣的源头,磐石纵队的缔造者林峰,此刻却远离了这些纷扰,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新一轮的消化、整合与扩张之中。
平安县城外的秘密山谷,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军营和训练场。山谷深处,更是戒备森严,隐藏着磐石纵队的核心机密。
系统空间内此次“春季攻势”的爆装奖励,堪称海量。林峰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这些装备合理地分配下去,进一步强化部队的战斗力。
步兵武器的换装被放在了首位。之前部队虽然已经大量装备了波波沙和PPS-43冲锋枪,但仍有部分战士使用的是莫辛纳甘或中正式步枪。此次,林峰大手一挥,将系统爆出的以及之前库存的所有波波沙-41冲锋枪和PPS-43冲锋枪全部下发,要求做到主力作战部队步兵人手一支冲锋枪,副射手和精确射手则配发加装瞄准镜的莫辛-纳甘步枪或三八式步枪。班排一级的支援火力更是得到了空前加强,每个步兵班确保一挺DP-28轻机枪或捷克式ZB-26轻机枪*,每个排加强一个装备两挺SG-43 郭留诺夫重机枪或九二式重机枪的火力班。
一时间,整个磐石纵队的主力步兵营、连,彻底实现了自动化、半自动化火力的普及。战士们抚摸着手中崭新的、泛着蓝光的冲锋枪和机枪,脸上洋溢着兴奋和自豪。充足的弹药配给(每人随身携带基数至少200发冲锋枪弹或100发步枪弹,另有多基数的辎重储备),更是让战士们底气十足。用一些老兵油子的话说:“以前打仗是算计着子弹打,现在是琢磨着怎么用最爽的方式把子弹泼出去!”
炮兵的强化更是重中之重。新获得的SU-76自行火炮被编入了新成立的装甲突击营(暂编,目前主要由坦克和自行火炮构成)。这门拥有76.2毫米口径火炮的钢铁怪兽,虽然装甲相对薄弱,但其机动性和火力支援能力,对于缺乏反坦克能力的日军而言,同样是噩梦般的存在。它与T-34/76、T-70**组成的混合装甲分队,使得磐石纵队拥有了这个时代极为罕见的机械化突击力量。
原有的炮兵团则迎来了新的“大杀器”组件——**BM-13“喀秋莎”火箭炮**的四分之一部件。虽然暂时无法组装成型,但这无疑指明了未来炮兵发展的终极方向之一。林峰下令,抽调最可靠的工程师和技术兵,成立专门的“火箭炮项目组”,在绝对保密的前提下,开始研究这些部件,并为未来接收完整火箭炮做准备。同时,此次还补充了数门**ZIS-3 76.2mm野炮**和**M-30 122mm榴弹炮**,使得炮兵团的直属重火力连规模进一步扩大。炮神赵守田麾下能够直接指挥的重炮,已经达到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量。
航空大队同样迎来了新的伙伴。两架崭新的雅克-1战斗机的加入,进一步提升了航空大队的制空作战能力。加上原有的伊-16、拉-5,以及专门负责对地攻击的伊尔-2和佩-2,磐石纵队的空中力量已经初具规模,能够执行争夺制空权、对地支援、战术轰炸等多种任务。林峰特别指示航空大队大队长,要加强飞行员与地面部队的协同训练,尤其是为坦克部队和突击步兵提供及时的空中掩护和火力清除。
后勤和保障部门同样忙碌。海量的军用罐头、压缩干粮、药品(特别是盘尼西林)、被服、燃油被分发下去,确保部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高昂的士气和持续作战能力。野战医院的规模再次扩大,设备更加齐全,甚至拥有了可以进行简单外科手术的移动手术车。小型发电机组和野战电话系统的普及,使得纵队的指挥、通讯和基层部队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亮剑:祝你发财啊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亮剑:祝你发财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