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陈默捕捉到这个词,“多大?什么颜色?”
“说是个军绿色的登山包,看起来不小,挺旧。”小王回忆着刚收到的信息。
陈默的视线再次扫过那片泥泞和水域。周教授书房里突兀出现的古籍和钱币,上面沾染的湿地环境特有的花粉孢子,民俗馆仓库的痕迹,以及这个对鸟类感兴趣、使用化名、拥有一个大容量背包的“吴宏”……碎片在脑中碰撞,逐渐拼合成一个模糊却行动着的轮廓。
一个熟悉湿地环境,懂得利用鸟类活动甚至羽毛作为干扰或象征手段,有能力获取并运输特定古籍文物,且对周教授的研究领域极为熟悉的人。
“他需要交通工具,而且不止一次进出湿地深处,搬运东西。”陈默的声音低沉而肯定,“排查公园一周内的所有车辆进出记录,特别是夜间。还有附近区域的私人车辆租赁点,重点询问是否有符合‘瘦高、戴眼镜’特征的顾客租赁过适合湿地行驶的车辆,比如底盘较高的SUV。”
命令迅速通过对讲机传达下去。庞大的警务机器再次开动,沿着陈默划定的轨道碾过无数琐碎信息。
天色渐渐亮起,但雾气未散,反而更加浓重,湿冷地附着在每个人的皮肤和外套上。陈默感到太阳穴传来一阵熟悉的、细微的刺痛,并非沙漏启动时的剧烈,而是一种持续的低频嗡鸣,仿佛某种感应。
他借口需要安静思考,独自走向不远处一个废弃的观鸟台。木质结构已经腐朽不堪,踩上去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呀声。他登上最高处,确保四周无人。
意识微微集中,那尊青铜沙漏的虚影悄然浮现在视野边缘,比之前似乎凝实了少许。颈口处,那暗红色的砂砾依旧缓慢流淌,但速度似乎比昨夜又快了一丝。
【回溯冷却倒计时:8年7个月15天08小时17分…】
冰冷的数字下方,一行极淡的、此前从未出现过的细小文字隐约闪烁:
【环境感知增强(微弱):持续接触与“痕迹”高度关联的特定环境(湿地、古籍、特定生物痕迹),小幅提升对相关线索的直觉敏锐度。】
陈默微微一怔。沙漏的能力在进化?还是之前并未完全显现?这种“环境感知增强”并非直接提供答案,而是更像一种被强化的侧写师本能,让他对周遭环境中那些异常、不协调的细节更加敏感。
他闭上眼,努力将这种微弱的“增强”融入自己的感知。湿冷的空气拂过脸颊,带来芦苇的沙沙声、远处警员的低语、水波轻漾……以及,一丝极其微弱的、不属于这里的化学气味。很淡,几乎被水汽和泥土味完全掩盖,像是某种高级防潮剂或者特殊的纸张养护剂。
他猛地睁开眼,目光锐利地扫视下方被芦苇遮蔽的水道。气味是从那个方向飘来的,若有若无。
“小王!”他朝下面喊道,“找条船,或者让技术队调水下探测设备过来,重点搜查东南方向那片芦苇密集的水道底部!可能有东西!”
命令虽然突兀,但基于陈默之前的表现,无人质疑。很快,一艘橡皮艇载着两名技术队员,带着水下摄像头和打捞钩,驶向了陈默指示的区域。
陈默站在观鸟台上,看着下方忙碌的景象。那丝微弱的气味线索,究竟是沙漏带来的“环境感知增强”,还是他自身被逼到极限的洞察力?他已经有些分不清了。沙漏正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重新焊接他那曾被“误判”撕裂的神经,甚至赋予其更锋利的刃口。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不是工作电话,是一条私人短信。
发信人:秦兰。
【陈警官,早上熬多了些小米南瓜粥,暖胃安神的。给你带了一份放在派出所门卫室了,记得趁热吃。雨天湿冷,注意保暖。】
文字简洁,语气自然,透着恰到好处的关心,没有过多打扰的意味,却精准地在这个寒冷疲惫的清晨抵达。
陈默看着屏幕,手指在冰冷的金属外壳上停留了片刻。秦兰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方式也越来越无孔不入。送餐、提供看似有用的社区信息、对他工作强度的关切……这一切都符合一个对他产生好感的女性行为模式。尤其是昨晚雨中送粥,以及今早这条短信,几乎将这份心思摆在了明面上。
然而,侧写师的本能让他无法完全接受这个简单的解释。时机太巧,渗透太缓慢而坚定,就像……就像某种针对他心理防线的精密侧写与接近。她提供的关于李娟案的“线索”琐碎而无从验证,更像是一种维持联系的由头。她真的只是单纯地被吸引?还是另有所图?
他脑海中闪过老马的调侃、秦兰那双看似清澈却总在细微处观察他的眼睛、以及她出现的时间点与他开始重新触碰“3.21案”边缘的某种重合……
他压下翻涌的疑虑,没有回复短信,将手机塞回口袋。现在不是分心的时候。
下方芦苇荡传来技术队员的喊声:“有发现!水下有个密封的防水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侧写师陈默请大家收藏:(m.20xs.org)侧写师陈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