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团部会议室内灯火通明。宋兴华、赵勇、李大同、陈峰以及各主要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总结此次三线作战的经验教训。
“同志们,这一仗,我们打出了新二团的威风,也极大地补充了自己!”宋兴华总结道,“但是,胜利是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牺牲的同志。我决定,明天上午,为牺牲的两位战友举行追悼仪式。”
众人神色肃然,纷纷点头。
第二天上午,天色阴沉,仿佛也在哀悼英灵。驻地后方的一片向阳山坡上,已经临时集中安放了不少烈士的骨灰罐(这是宋兴华坚持要求的,尽可能火化保存骨灰,以待将来集体安置在烈士陵墓)。今天,这里又添了两个新的陶罐,上面贴着手写的姓名和部队番号。
全体没有任务的官兵集合,站成整齐的方阵。气氛庄严肃穆。宋兴华站在队伍最前面,身后是赵勇等团领导。总政科科长孙正主持仪式。
“脱帽!”孙正的声音沉重而有力。 唰的一声,全体官兵摘下了帽子。 “向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牺牲的,张二娃同志、李铁柱同志,默哀三分钟!”
寒风掠过山岗,吹动着战士们略显凌乱的头发和衣角,却吹不散那凝重的悲痛和复仇的火焰。宋兴华低着头,眼前仿佛闪过那两个年轻战士可能的面容——他或许还不完全熟悉他们,但他们是他宋兴华的兵,是为了执行他的命令而牺牲的。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压在他的肩上。
默哀毕。 宋兴华走上前,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同志们,兄弟们。张二娃,李铁柱,我们的好战友,他们走了。他们没能看到我们把鬼子彻底赶出中国的那一天,但他们是为了那一天早日到来而牺牲的!” 他环视着在场的每一张面孔,那些年轻、粗糙却无比坚毅的面孔。 “我们难过,但我们不能只有难过!我们要把这份难过,变成仇恨,变成力量!用我们手里的枪,用我们刚刚缴获的这些大炮、机枪,狠狠地打鬼子!让敌人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只有这样,才对得起牺牲的战友!才能让他们的血不白流!” “他们的骨灰,将暂时安放在这里,和我们之前牺牲的战友们在一起。他们不会孤单。我宋兴华在这里向大家保证,等到我们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一定要修建一座像样的烈士公墓,让所有为国立功的英雄们,有一个永恒的、受后人敬仰的安息之地!到时候,我们再为他们举行隆重的集体安葬仪式!”
“现在,让我们送战友最后一程!敬礼!”
在场所有战士同时敬礼,为昔日的战友送行。
仪式结束后,宋兴华的心情依然沉重,但他知道,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辽县及周边地区的日伪军据点已被基本扫清,短期内敌人难以组织大规模反扑。下一步,按照预定计划,就该沿着和辽公路、阳和公路,向和顺、昔阳乃至阳泉方向推进,寻找战机,最终目标之一是尝试夺取资源丰富的阳泉煤矿,从根本上削弱日军以战养战的能力。
但在此之前,部队需要休整,更需要扩充兵力。连续作战和即将展开的攻势,都需要充足的兵员。他梳理了思路,当前有几件紧要事: 第一,用此次缴获和系统兑换的部分装备,向周边的兄弟部队换取有经验的战士,快速补充实力。他首先想到了丁伟的28团(晋冀豫边纵队)。 第二,加大本地征兵力度。 第三,为即将到来的飞行员和机械师准备机场。
事不宜迟,他立刻叫来后勤保障连和警卫连,吩咐道:“准备一下,拿出三百支步枪,十挺轻机枪,两挺重机枪,装上一辆卡车。我要去一趟独立团,看看老团长。”
第二天,宋兴华带着一辆满载武器的卡车和一个警卫班,来到了李云龙的新一团驻地。
李云龙一听宋兴华来了,还带着“礼物”,鞋都没穿好就跑了出来,一看那车上崭新的步枪和锃亮的机枪,眼睛顿时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哈哈哈!好小子!老子没白疼你!发财了没忘了老团长!怎么样,我就说你狗日的出去单干肯定能闹出大名堂!这回又捞了多少好处?”
宋兴华笑着敬礼:“老团长,您就别寒碜我了。这点东西,跟您当初支援我的比起来,不算啥。主要是来看看您,顺便……有点事想请您帮帮忙。”
喜欢亮剑:横扫晋察冀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亮剑:横扫晋察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