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夜风已带刺骨寒意,卷过新二团驻地小柳乡的黄土坡,却吹不熄战士们心头的滚烫。团部那盏汽灯的光晕下,宋兴华的手指重重戳在地图两个墨点上:“马家堡!黑石峪!今夜,一口吞了!”
命令如火星溅入滚油,瞬间点燃整座营地。参加过辽县战役的炮组老兵们动作快得带风,拆卸炮闩、搬运炮架、捆扎弹药箱,沉闷的金属撞击声里满是按捺不住的亢奋。
“柱子!手脚麻利点!”炮一排排长周大龙低吼,自己却忍不住咧开嘴,露出被旱烟熏黄的牙,“辽县那会儿,咱搬个炮架差点闪了腰!团长今儿可看着呢!”
旁边正用力扳动炮车轮锁的年轻炮手王小柱,脸上汗津津地泛着光:“排长,放心!咱练了多少回了?闭着眼都能把炮架起来!让团长瞧瞧,咱不是只会吃干饭的!”他压低声音,带着憧憬,“早一天把鬼子轰回老家,我娘就能睡个踏实觉,不用天天钻地窖了!”
营地边缘,卡车引擎低沉地轰鸣起来。保障连的驾驶员们娴熟地检查油料、轮胎,车身在昏暗里如同蛰伏的巨兽。一连长陈大海带着他的兵,正默默整理装备,检查着手中崭新的莫辛纳甘步枪,枪油味混着土腥气,是新二团苏械连特有的味道。一个刚补充进来的新兵,手指有些发颤地摩挲着冰冷的枪身,旁边一个脸上带疤的老兵瞥见,沙哑地哼了一声:“慌啥?待会儿跟紧点,听连长招呼。咱团长打仗,讲究的是个‘快’字!炮一响,保管那些乌龟壳稀巴烂,轮不到你冲第一个!”
夕阳最后一抹余晖沉入西山时,这支沉默而精悍的队伍出发了。三十二辆覆盖着厚实篷布的军用卡车,碾过土路,卷起漫天黄尘,如同一条蜿蜒的土龙,直扑榆辽公路。车厢里,战士们挤靠着,身体随着颠簸摇晃,没人说话,只有粗重的呼吸和武器偶尔碰撞的轻响在黑暗中交织,酝酿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夜色浓稠如墨,车队在距离马家堡据点还有三公里多的一片稀疏林地下戛然刹住。引擎声瞬间熄灭,只有轮胎摩擦地面和车门开关的轻微“咔哒”声。
一连的战士们像敏捷的山猫,悄无声息地滑下车厢。
“快!动作轻!”陈大海的声音压得极低,在夜风里几乎听不清,“三公里外停车,老规矩!鬼子眼再尖,这黑灯瞎火的也瞅不见咱影子!耳朵也听不真亮!”
新兵们紧抿着嘴,学着老兵的样子,尽量让脚步落在松软的泥土上。队伍沉默地向据点方向潜行。黑暗中,只有粗重的呼吸和装备偶尔摩擦的轻响。距离据点外围那道狰狞的铁丝网轮廓大约一公里时,陈大海再次打出停止的手势。战士们迅速依托地形,伏低身体,如同融入大地的岩石。
一个从独立团调来的老兵低声对旁边略显紧张的新兵解释:“看见没?就这距离,卡得死死的!鬼子那九二式重机枪,叫得凶,过了八百米准头就喂狗了!咱们猫在这儿,安全!等着瞧吧,团长的炮,那才叫神兵天降!”
与此同时,载着炮组和宋兴华的主力车队继续在公路上颠簸前行。又过了一会儿,在距离马家堡据点约六公里、距离黑石峪据点也差不多六公里的一片相对开阔的洼地,卡车停了下来。这里,正是两个据点连线的中点。借着微弱的星光,炮组的战士们展现出惊人的训练成果,卸炮、架设、调平……动作快而不乱,效率远超辽县之战。
宋兴华的身影在各个炮位间穿梭,脚步轻捷。他来到一门刚刚架设好的九四式75mm山炮旁,炮手们正借助炮队镜和简易测量工具紧张地计算标尺、方向机和高低机参数。宋兴华俯身,几乎没怎么细看,修长有力的手指已搭上高低机转轮,手腕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感,极其细微地转动了几下。
“团长,这……”负责这门炮的炮手,正是当初在辽县被宋兴华手把手教过的柱子,他看着宋兴华几乎凭感觉完成的微调,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崇拜。
宋兴华直起身,夜风吹动他额前的短发,声音沉稳:“熟能生巧罢了。练到极致,蒙着眼,靠手摸,靠耳朵听风,也能把炮弹送进敌人的炮楼眼儿里。” 他的话语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记住感觉,记住每一次调整带来的变化。炮,是你手臂的延伸,是你意志的投射!”
柱子和其他围过来的炮手们用力点头,眼神灼热。团长的话,在他们心中点燃了一簇更高远的火焰。
时间一分一秒地滑向午夜。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秋虫不知疲倦的低鸣。宋兴华站在炮兵阵地中央,如雕塑般沉静。他的意识沉入脑海中的“全景地图”,90公里半径内,马家堡和黑石峪据点如同两个微缩的沙盘模型,清晰地呈现在他眼前。炮楼、碉堡、营房、哨位……甚至里面那些代表日伪军的小小光点,大多已黯淡下去——那是进入了沉睡。
“各炮位,最后检查诸元!”宋兴华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寂静,传到每一个炮手耳中。十八门炮口,如同巨兽昂起的头颅,分别指向东北和西南方向,散发出冰冷的死亡气息。炮手们最后一次检查标尺,手指紧紧扣住了发火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亮剑:横扫晋察冀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亮剑:横扫晋察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