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晓娥把最后一块月饼用油纸包好时,指腹沾了点豆沙馅,甜腻的味道漫开来。窗外的月光刚爬上石榴树梢,她听见中院传来贾张氏的大嗓门,像口破锣敲得人耳朵疼:“傻柱!你那月饼要是不给我家棒梗留两块,我跟你没完!”
“凭啥给你家?”傻柱的声音混着啃骨头的脆响,“这是我厂里发的福利,要吃让你家贾东旭给你挣去!”
娄晓娥用指尖蹭掉嘴角的豆沙,心里盘算着——父亲从南方捎来的这盒广式月饼,莲蓉馅的,是母亲最爱吃的。按院里的规矩,中秋得给三位大爷和聋老太太送节礼,她挑了四块五仁的,剩下的得藏好,不然准被许大茂或贾张氏借故讨走。
“晓娥,许大茂刚才在院门口转悠呢。”母亲扶着门框进来,鬓角的银发在月光下泛着白,“手里还拎着个纸包,不知道又想干啥。”
娄晓娥把月饼盒塞进衣柜最底层,压在棉被底下,又往上面堆了两件旧棉袄:“不用管他,准是想借过节的由头来占便宜。”她转身给母亲倒了杯温水,“妈,您这几天咳嗽好点没?明天我再去趟供销社,看看有没有川贝。”
母亲接过水杯,指尖在杯沿上划了圈:“别去了,那玩意儿金贵,还得凭票。我这老毛病,熬熬就过去了。”
正说着,院门被“砰砰”敲响,许大茂的声音钻进来:“晓娥,在家吗?我给你带好东西了!”
娄晓娥示意母亲回屋,自己走到门口,隔着门板问:“啥事?这么晚了有话明天说。”
“别啊,”许大茂的声音透着股刻意的热络,“中秋佳节,我给叔叔阿姨带了盒稻香村的月饼,你开门让我进去呗。”
娄晓娥冷笑——她下午去供销社时,明明看见稻香村的月饼早就卖光了,许大茂这盒八成是从哪个街坊那蹭来的,说不定还缺了角。她拉开门闩,却只开了道缝,胳膊肘抵着门板:“许大哥有心了,月饼我们心领了,东西你拿回去吧,我家有。”
许大茂挤着想进来,被娄晓娥用胳膊肘顶住胸口:“哎你这丫头,咋这么不懂事?”他举着手里的纸包晃了晃,“我这可是特意给叔叔阿姨买的,你总不能让我白跑一趟吧?”
“真不用,”娄晓娥往院里瞥了眼,看见秦淮茹家的灯亮着,窗纸上印着个人影,显然在偷听,“许大哥要是有心,不如把月饼给贾大妈送去,她下午还跟傻柱吵着要月饼呢。”
许大茂的脸僵了僵,举着纸包的手垂了下来:“你这是不给我面子?”
“大哥说笑了,”娄晓娥松开抵着门板的胳膊,往后退了半步,“我家确实有月饼,是我爸托人从南方带来的,比稻香村的还地道。倒是大哥,你家妹子今年回来过节不?要是回来,这月饼给她带回去多好,省得放坏了。”
她故意提起许大茂的妹妹——那是他的软肋,总觉得妹妹嫁了个干部就高人一等,最在乎面子。
果然,许大茂的脸涨成了猪肝色,把纸包往娄晓娥手里一塞:“行,算我多事!这月饼你爱要不要!”转身就走,出门时还故意踹了脚门槛,发出“哐当”一声响。
娄晓娥看着手里的纸包,掂了掂,轻飘飘的,还露着个角,里面的月饼果然缺了块。她往纸包里瞥了眼,五仁馅的,青红丝撒得乱七八糟,一看就是最便宜的那种。
“拿着吧,”母亲不知何时站在身后,轻声说,“扔了怪可惜的,明天给院里的孩子分了。”
娄晓娥把纸包放在灶台上:“留着喂狗都嫌掉价。”话虽如此,却没真扔,毕竟是粮食,浪费了可惜。
第二天一早,娄晓娥刚把早饭端上桌,秦淮茹就掀着门帘进来了,手里挎着个竹篮,里面放着六个白面馒头,还冒着热气。
“晓娥妹子,吃饭呢?”秦淮茹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我给叔叔阿姨蒸了几个馒头,刚出锅的,趁热吃。”
娄晓娥往竹篮里看了眼,馒头个个圆滚滚的,比平时傻柱给她的大了一圈,心里立刻明白了——秦淮茹昨晚肯定听见了她和许大茂的对话,这是来示好,顺便探探她到底有没有南方月饼。
“嫂子费心了,”娄晓娥接过竹篮,往桌上端了盘刚腌好的萝卜条,“快坐下吃点,我刚熬了玉米粥。”
秦淮茹没坐,手在围裙上擦了擦:“不了,我家棒梗还等着吃饭呢。”她往屋里瞟了眼,“对了妹子,昨天许大茂给你送月饼了?我听他在门口嚷嚷半天。”
娄晓娥盛了碗玉米粥,慢悠悠地吹着热气:“送了,不过我没要。嫂子也知道,他那性子,指不定从哪蹭来的,我家可不敢收。”
秦淮茹的眼睛亮了亮:“那你们家吃啥?我这儿还有两张粮票,要不你拿去买点白面?”
“不用,”娄晓娥放下粥碗,从橱柜里拿出个油纸包,打开来,里面是几块杏仁酥,“我爸从南方带了些点心,够过节的了。嫂子要是不嫌弃,拿两块回去给棒梗和小当尝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娄晓娥不做冤大头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娄晓娥不做冤大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