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在刘邦撤退时,他趁乱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割下了《秦记》残本的最后一页——那一页写着骊山禁卫的部分调动方法,他藏在袖筒里,骑着马消失在山谷的雪雾里。扶苏发现时,刘邦已经跑远,只能看着残本的缺口,心里满是担忧——这一页若被刘邦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咸阳典籍库的油灯下,胡亥、扶苏、项伯、项羽围着案上的密信和残本,脸色凝重。密信里的“骊山陵墓石壁”是新的线索,残本缺了一页是隐患,长城虽暂时解围,匈奴却可能在冬季再攻,刘邦逃了,手里有残页和部分竹简。“我们得尽快去骊山,找到陈先生的石壁密语!” 扶苏说道,手里的残本被他抱得更紧。
阿砚突然咳嗽起来,他从怀里掏出另一卷竹简——是之前整理时发现的,陈墨写给太史令的信,上面写着“焚书之祸未绝,卢生余党仍在,需防其盗典”。“卢生余党?” 胡亥心里一沉,卢生是焚书的始作俑者,当年被陈墨识破后逃了,如今若回来盗典,又是一场危机。
就在这时,禁卫统领匆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染血的急报:“公子!骊山禁卫营发现异常,有不明身份的人在附近徘徊,像是在找什么东西!另外,长城传来消息,匈奴单于派人去了西域,好像要联合西域诸国,明年春季再攻长城!”
胡亥和扶苏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焦虑。骊山有异动,匈奴联合西域,刘邦手里有残页,卢生余党未除,大秦的危机,远没结束。项羽看着案上的竹简,突然开口:“我带楚地残部去守函谷关,防止刘邦再偷袭;项伯,你去长城帮蒙恬将军;扶苏陛下和胡亥公子,去骊山找陈先生的石壁,守护文脉。” 项伯点点头,他从怀里掏出一块墨锭——是陈墨当年送他的,“我会带着陈先生的墨锭,守住长城,不让匈奴进来。”
雪夜渐渐深了,典籍库的油灯依旧亮着。胡亥走到窗前,看着外面清理积雪的百姓——卖粟米的老汉带着小虎,正帮着禁军搬运粮草;阿砚带着学士们,将受损的竹简搬到火边烘干;项羽和项伯骑着马,朝着函谷关和长城的方向疾驰;扶苏则在整理案上的密信和残本,准备明天一早去骊山。
可没人注意到,典籍库的屋檐下,一个黑影正偷偷看着这一切——是卢生的余党!他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布包,里面装着用来点燃典籍的火石,还有一卷从刘邦那里偷来的残页复印件。他看了一眼典籍库的大门,转身消失在雪雾里,朝着骊山的方向跑去。
骊山陵墓的雪地里,刘邦正拿着那页残本,试图找到石壁的入口。夏侯婴跟在后面,手里的拓印已经被蛊虫蛀空,只剩下一块青铜片。“亭长,我们真的能找到石壁吗?” 夏侯婴的声音带着不安。刘邦冷笑一声,举起残页:“陈墨的东西,总有破绽。只要找到石壁,拿到他的治国之法,大秦就是我的!” 他的脚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的声响,朝着陵墓深处走去,却没看到,不远处的雪地里,有一双眼睛正盯着他——是陈墨当年留下的守陵人,手里握着一把刻着“墨”字的青铜剑。
悬念在雪夜里蔓延:
1. 卢生余党带着残页复印件去骊山,是否会先于胡亥找到石壁?守陵人能否阻止他?
2. 刘邦在陵墓深处遇到守陵人,是会被阻止,还是会夺剑继续寻找?他手里的残页能否真的打开石壁?
3. 匈奴联合西域诸国,明年春季再攻长城,蒙恬和项伯能否提前准备?陈墨是否留下了对抗西域的后手?
4. 《秦记》残本缺的一页,是否藏着陈墨对“沙丘之变”的完整记录?刘邦若找到,会不会用来篡改历史?
5. 项羽守函谷关,能否挡住刘邦的再次偷袭?他心里的“止杀”理念,是否能坚持到最后,不再重蹈复仇的覆辙?
雪越下越大,覆盖了咸阳的街道、长城的城墙、函谷关的山谷,却盖不住隐藏在暗处的野心与守护。陈墨的墨痕留在典籍里、残本里、石壁上,像一道无形的光,指引着守护大秦的人,也吸引着觊觎大秦的人。下一个黎明到来时,骊山陵墓的石壁是否会被打开?大秦的文脉,能否在这场多雄逐鹿的危机里,真正永续?
喜欢大秦帝国:铁血文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秦帝国:铁血文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