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察带来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像一层看不见的薄冰覆盖在市场部的空气里。林小溪试图将自己重新埋入工作,但效率低下,那个冰冷的“嗯”字如同魔咒,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她强迫自己不去深究那漠然背后的含义,无论是彻底的遗忘还是刻意的忽视,对她而言,都是一种凌迟。
就在她心神不宁地整理着下午会议所需的资料时,总监的内线电话再次响起,通知十五分钟后在大会议室召开关于“城市焕新”项目的紧急研讨会,顾总亲自主持。
“城市焕新”是公司近期争取的一个大型政府合作项目,关乎未来几年在A市的战略布局,意义重大。市场部负责前期的市场调研、潜力分析和竞品评估,是小溪所在小组近期的核心工作。
抱着厚厚的资料和笔记本电脑,林小溪随着人流走进宽敞而压抑的大会议室。椭圆形的长桌旁已经坐了不少人,各部门负责人悉数到场,气氛比平时更加凝重。她找了个靠后、不那么显眼的位置坐下,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然而,当会议室的门被再次推开,顾言琛在总监和几位高管的簇拥下走进来时,那种无形的压迫感瞬间攫住了每一个人。他依旧是早上的那身深灰色西装,步履沉稳,面容冷峻,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全场,所及之处,交谈声戛然而止,众人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背脊。
他在主位坐下,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开始吧。”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会议按照流程进行,各板块负责人轮流汇报。顾言琛听得很专注,手指偶尔在平板电脑上记录着什么。他的提问开始显现出锋芒,问题精准、刁钻,直指每个环节可能存在的漏洞和风险。几个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在他接连的追问下,都有些额头冒汗,回答变得磕绊,甚至需要旁人来补充圆场。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被一点点抽走,变得越来越稀薄。每个人都屏息凝神,生怕下一个被点名的是自己。
林小溪低着头,假装在笔记本上记录,心脏却随着他每一次冷硬的提问而收紧。她能感觉到他那审视的目光偶尔会掠过她这个方向,让她如坐针毡。她拼命在脑海里复盘自己负责部分的所有细节,每一个数据来源,每一个分析逻辑,生怕出现一丝纰漏。
该来的,终究躲不掉。
“市场潜力与竞品分析部分,”顾言琛翻动着手中的报告,目光最终定格在投影幕布上,那里正显示着小溪小组提交的摘要,“谁负责?”
总监立刻接口:“是林小溪组长负责。”
一瞬间,所有的目光,或同情,或好奇,或审视,齐刷刷地聚焦到了林小溪身上。她感到脸颊一阵发烫,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抬起头,迎向那道来自主位的、冰冷而专注的视线。
“顾总。”她站起身,声音因为紧张而微微发紧,但努力保持着镇定。
顾言琛看着她,眼神里没有任何多余的情绪,就像在看一份待评估的报告,一个需要解答疑问的工具人。“嗯。”他依旧是那个单调的音节,然后指向幕布上的一个图表,“第三页,关于潜在客户年龄分布的数据模型,置信区间设置依据是什么?样本量是否足以支撑你得出的‘年轻化趋势显着’这个核心结论?”
问题专业且苛刻,直接质疑她分析的基础。
林小溪心头一凛,迅速在电脑上调出原始数据和模型构建过程。“顾总,这个模型是基于过去三年本市同类项目的成交客户数据,以及我们联合第三方机构进行的五千份有效问卷调研。置信区间我们设置为95%,样本量经过测算,完全符合统计要求。关于年轻化趋势,不仅体现在年龄中位数下降,更关键的是25-35岁客群的支付意愿和活跃度指数,在附件三的第……”
她语速平稳,条理清晰,引用数据和附件支撑自己的观点,试图用专业的盔甲抵御他的攻势。
然而,顾言琛并没有轻易放过她。他紧接着又抛出了几个问题,关于竞争对手最新动态的应对策略,关于不同渠道投放预算的效益比测算逻辑,甚至关于报告中某个措辞是否足够严谨……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试图剖开她工作的每一个层面,寻找可能存在的薄弱点。
他全程公事公办,语气冷静,眼神疏离,仿佛他们之间从未有过那些耳鬓厮磨的夜晚,那些分享心事的黄昏,那个在机场紧紧相拥、泪流满面的清晨。他只是在履行一个总经理的职责,严格地考核着一个下属的工作成果。
这种彻头彻尾划清界限的态度,像一根冰冷的针,猝不及防地刺穿了林小溪好不容易构筑起的心理防线。她原本在心里预演了各种重逢的场景,甚至做好了面对他可能因旧怨而刁难、或者因旧情而纠缠的准备。唯独没有准备的,是这种彻底的、不留一丝余地的……职业化。
她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多年前大学图书馆的下午。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在他柔软的头发上跳跃。她咬着笔头,对着一道难解的管理学题目皱紧眉头。他放下自己的书,凑过来,拿起她的笔,在草稿纸上一边写画,一边耐心地讲解,眼神温柔得像浸了蜜,声音低沉而充满耐心:“小傻瓜,这个公式不是这样用的,你看这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再见仍是心上人请大家收藏:(m.20xs.org)再见仍是心上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