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室里的那次争执,像一块沉重的巨石投入了原本还算平静的湖面,余波持续荡漾,让“启航之心”团队的氛围变得微妙而紧张。最终,在林小溪近乎执拗的坚持,以及她提出的一份更加细化、包含了初步数据来源和风险评估的补充说明后,团队勉强同意继续沿着“老字号品牌焕新”的方向进行尝试。周卓虽然没有再明确反对,但他沉默的保留意见像一层无形的薄冰,覆盖在每一次团队交流的表面。
选题定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林小溪选择的切入点是一个有着近百年历史、曾经辉煌无比,如今却几乎被年轻人遗忘的国产护肤品品牌——“玉颜堂”。这个品牌拥有独特的古法炮制工艺和深厚的历史故事,但包装陈旧,营销方式停留在几十年前,只在少数老百货公司的角落和乡镇集市上才能找到踪迹。
寻找数据是第一个难关。如同张薇所预言的,“玉颜堂”并非上市公司,没有公开的财报。市场份额、消费者画像、品牌认知度……所有这些关键数据,都像散落在迷雾中的珍珠,难以捕捉。小溪带着团队泡在图书馆的数据库里,试图从行业报告、零散的新闻报道和社交媒体上提及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大概。他们联系品牌方,邮件石沉大海,电话总是被转到无关的部门后挂断。
张薇的眉头越皱越紧,她习惯于处理清晰、现成的数据,对这种需要“捕风捉影”的工作方式感到无比烦躁。“这根本是在浪费时间!”在一次毫无进展的数据搜索会后,她终于忍不住抱怨,将笔记本电脑“啪”地一声合上,“我们连最基本的目标用户画像都构建不起来,年龄区间?消费能力?媒体接触习惯?全是模糊的猜测!没有数据支撑,后续的营销策略就是空中楼阁!”
李哲最初的热情也在现实困难面前迅速冷却。他的创意需要土壤,而眼下这片土壤过于贫瘠。“我构思了几个国潮风的包装设计和短视频脚本,但找不到品牌的‘魂’,”他摊摊手,显得有些无奈,“光靠我们想象不行啊,得有点真实的、能打动人的品牌故事或者工艺细节吧?现在这些东西都查不到,我的创意就像没有骨头支撑的肉,立不起来。”
团队会议上,抱怨和低气压开始取代最初的激情。
“如果我们当时选择智慧社区,现在至少可以找到十几份详尽的行业分析报告,竞争对手的情况也一清二楚。”张薇又一次旧事重提,语气带着明显的不满,目光意有所指地扫过林小溪。
周卓坐在一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没有说话。但他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种压力。他偶尔会提出一两个尖锐的问题,直指方案中因数据缺失而显得薄弱的部分,每一次都让小溪更加窘迫。
小溪感觉自己像一只被围困的幼兽,四面八方都是质疑的声音。她是团队的发起人,也是这个方向的坚持者,所有的压力最终都汇聚到她身上。她无法反驳张薇关于数据的抱怨,也无法提供给李哲更生动的创作素材,更无法忽视周卓那冷静却极具穿透力的审视。
她只能更拼命。白天上课,晚上就扎进图书馆或守在电脑前,搜寻一切可能与“玉颜堂”相关的信息。她翻阅几十年前的旧报刊电子版,寻找“玉颜堂”曾经的辉煌印记;她在各种小众的怀旧论坛和社交平台小组里潜水,试图找到还在使用这个品牌的老用户,私信他们询问使用感受和看法;她甚至根据有限的地址信息,尝试去寻找“玉颜堂”可能还在运营的老厂房。
熬夜成了家常便饭。宿舍熄灯后,她就在走廊尽头借着微弱的灯光看书查资料,或者窝在被子里用手机继续搜索。眼睛因为长时间盯着屏幕而布满血丝,干涩发痛,黑眼圈浓重得用粉底都遮不住。苏晓晴看着她这样拼命,又是心疼又是生气:“小溪,你何必呢?不过是个比赛而已,你看你都熬成什么样子了!那个周卓分明就是故意刁难你!”
小溪只是摇摇头,声音带着疲惫的沙哑:“不是的,晓晴。是我自己选的路,我不想就这么认输。”
她不想输给困难,更不想输给那个认定她“不切实际”的周卓。她心里憋着一股劲,一股认死理的韧劲,非要在这个看似不可能的选题上,闯出一条路来。
这天晚上,团队又一次在讨论室开会,气氛比之前更加凝重。张薇将她能整理到的、为数不多的数据做成图表投在屏幕上,图表上大片的空白和“数据缺失”的标注显得格外刺眼。
“情况就是这样。”张薇语气硬邦邦的,“基于目前掌握的信息,我们无法进行有效的市场容量预测,财务模型更是无从谈起。没有这些,我们的策划案在评委眼里就是不合格的。”
李哲打了个哈欠,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我这边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鲜活的品牌素材,我的创意根本没办法落地,想出来的点子自己都觉得干巴巴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再见仍是心上人请大家收藏:(m.20xs.org)再见仍是心上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