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什么?”顾言琛打断她,目光灼灼,“我相信你的能力。你缺的从来不是潜力,而是一个引爆它的契机和平台。这个比赛,就是你的舞台。”
他的话总是能精准地击中她内心最需要力量的地方。小溪看着屏幕里他笃定的眼神,那份迟疑渐渐被坚定取代。
“嗯!”她再次重重点头。
“报名需要组队吧?有想法了吗?”顾言琛开始进入实际的指导角色。
“还没,”小溪老实回答,“刚看到通知,我想先好好研究一下比赛细则和往届的案例。”
“很好。”顾言琛赞许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这边帮你搜集一些往届,特别是近三年的获奖作品和评委点评要点,晚点发给你。你可以好好研究一下,了解一下获奖作品的特点和评审偏好。”
“真的吗?那太好了!”小溪惊喜不已。有他这位“场外指导”,她感觉前方的路似乎清晰了不少。
“记住,小溪,”顾言琛凝视着她,语重心长,“研究往届作品,不是为了模仿和照搬,而是为了学习他们的思维框架、分析方法和创意呈现的逻辑。你要做的,是汲取精华,然后走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路。”
“我明白!”小溪认真记下他的话。
接下来的几天,小溪的生活节奏更快了。她除了完成日常的课业,所有课余时间都投入到了对比赛的准备中。
她反复研读比赛章程,将每一个要求、每一个时间节点都烂熟于心。顾言琛果然如约发来了一个整理得极其详尽的压缩包,里面不仅有清晰的获奖作品PDF,还有他附上的简短点评,指出了每份作品的亮点和可能存在的不足,甚至还有一些关于行业背景的补充资料。
这份资料的价值,远超小溪的想象。她如饥似渴地阅读、分析、做笔记。台灯下,她常常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她的分析和思考。她看到了那些顶尖学子是如何构建逻辑、如何挖掘数据、如何天马行空又脚踏实地地提出解决方案的。这极大地开阔了她的视野,也让她对“商业策划”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她看到一份关于共享经济模式的策划书,其数据分析之严谨让她叹服;她看到一份关于乡村振兴的策划,其人文关怀和商业模式结合之巧妙让她动容;她也看到一份关于新零售的策划,其前瞻性和落地性让她深感震撼。
越是深入了解,她越是感觉到这个比赛的挑战性,但也越是激起了她的好胜心。她不再仅仅将这次比赛视为证明自己的工具,更视为一次难得的、能够让她飞速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苏晓晴看她这么拼,忍不住劝:“小溪,你也适当休息一下啊,眼睛都要看瞎了。”
小溪从一堆资料里抬起头,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眼神却异常明亮:“晓晴,我觉得自己好像在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里面全是宝藏,我停不下来。”
在初步研究了比赛和往届作品后,小溪开始在心里物色合适的团队成员。她需要能力互补、志同道合、并且能够并肩作战的伙伴。她首先想到了同系的几位同学:以严谨逻辑和数据处理能力见长的学霸张薇;想法天马行空、擅长设计和创意表达的李哲;还有……那位曾经在专业课小组合作中展现出极强领导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的学长,周卓。
想到周卓,小溪心里微微顿了一下。周卓能力很强,在系里很有威望,但他似乎对自己……有过那么一点超越同学情谊的表示,虽然被她委婉地回避后,两人依旧保持着正常的同学关系。邀请他,会不会有点尴尬?
但很快,她就甩开了这丝顾虑。这是比赛,是需要集结最强力量去拼搏的战场,个人那点微妙的情绪应该靠边站。周卓的能力,正是团队所需要的。
她拿出手机,点开那个熟悉的文档——那是比赛的报名表电子版。屏幕上需要填写的栏目清晰明了:团队名称、团队成员信息、指导老师、项目选题……
她的目光落在“项目选题”那一栏,目前还是一片空白。她知道,这是整个策划案的灵魂,也是最难定下的部分。一个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
她握着鼠标,光标在屏幕上闪烁,仿佛在等待一个重要的决定。
深吸一口气,林小溪移动鼠标,坚定地在团队名称一栏,敲下了四个字——“启航之心”。然后,她点开了与周卓的聊天对话框,编辑了一条信息:“周卓学长,你好。我看到‘未来之星’商业策划大赛的通知,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组队参加?我觉得你的能力非常适合。” 指尖在发送键上悬停片刻,她闭上眼,用力按了下去。一场关于梦想、证明与成长的战役,就此拉开了序幕。
喜欢再见仍是心上人请大家收藏:(m.20xs.org)再见仍是心上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