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
“正是。”灵虚真人点头,“少林弟子打坐参禅,看似与武功无关,实则是在修‘心’。心定,则桩稳;心明,则拳准。那一身刚猛功夫,不过是‘禅心’的外化罢了。小友若去嵩山,不必学他们的‘罗汉拳’‘易筋经’,要学的是那份‘以禅养武’的根基。基若不稳,纵有万千招式,亦是空中楼阁。”冯谚诰茅塞顿开,原来自己苦寻的“百家之长”,竟不在招式之间,而在每门武学背后的“道”。“再往南行,到了江南水乡,又是另一番天地。”灵虚真人的声音放缓,带着几分悠然,“那里的江湖人,多用短刀、折扇、峨眉刺,兵器短小精悍,讲究在方寸之间见生死。你去了,也不必学他们的‘穿花绕树’之技,要悟的是一个‘巧’字——如何以柔克刚,如何借力打力,如何在绝境中寻生机。”他看着冯谚诰,目光如炬:“武学之道,终究在于一心。心正,则根基稳固如嵩山;心明,则气势如虹贯日月;心活,则机变灵巧似流水。待你将这基、巧、势与百家之理融会贯通,再以‘道法自然’统御之,你的武功,方能真正大成。”
这番话如晨钟暮鼓,敲得冯谚诰心神剧震。他一直以为,创至高武学只需将各大门派的精妙招式拆解融合,却从未想过,要先悟透每门武学的“根”与“魂”。就像盖房子,他只顾着收集雕花的梁、彩绘的窗,却忘了先打牢地基,忘了房子本是用来遮风挡雨的。“多谢真人指点迷津!”冯谚诰猛地起身,对着灵虚真人深深一拜,额头几乎触到地面,“晚辈今日方知,天外有天,学海无涯!”
此刻,窗外的云雾恰好散开一线,阳光穿透云层,落在茶案上,将那杯云雾茶照得晶莹剔透。冯谚诰心中的迷雾,也如这云海般豁然开朗。他在这茶室之中,在云海之畔,立下了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坚定的誓言:此生,不仅要集百家招式之所长,更要悟万法本源之理,真正创出一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武学!
灵虚真人看着他眼中重燃的光芒,微微一笑,端起茶杯:“茶凉了,再续一杯吧。”
数日后,冯谚诰辞别太乙金光门。红女与白女特意到山门外相送,身后跟着十几个相熟的弟子,个个脸上带着不舍。红女今日穿了件杏色衣裙,眼眶红红的,手里攥着个绣着云纹的香囊,犹豫了半晌,还是上前塞到冯谚诰手里:“这……这是我用晒干的云雾茶沫做的,驱虫辟邪。你日后若成了名满天下的大侠,可别忘了回来看我们!”说到最后几个字,她的声音已带上了几分哽咽。冯谚诰握紧手中的香囊,只觉入手温热,茶香隐隐:“我定会回来的。”
白女站在一旁,依旧是那身素色道袍,只是眼神比往日柔和了许多。她从袖中取出一卷图谱,递给冯谚诰:“这是‘踏雪无痕’的精要注解,不是让你学招式,是想让你看看我门中先辈对‘风势’的感悟,或许对你日后悟道有些用处。”她顿了顿,轻声道,“冯公子,前路珍重。盼有一日,能听闻你的名号,就像‘踏雪无痕’的名声般威震天下。”冯谚诰接过图谱,入手微沉,知道这是白女的心血。他郑重地将图谱与香囊收好,对着众人深深一揖:“诸位保重,后会有期。”
转身下山时,山风正好吹来,卷起他的衣袍。冯谚诰回头望了一眼,只见太乙金光门的观宇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红女与白女的身影还立在山门外,像两株迎风的青竹。他深吸一口气,迈开脚步,朝着山下走去。山道蜿蜒,通向广阔的中原大地,而他的心中,已装着更辽阔的天地——嵩山的禅意,江南的巧思,还有那等待他去领悟的,万法之源……
喜欢江湖武林榜请大家收藏:(m.20xs.org)江湖武林榜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