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源山的晨雾还未散尽,古窑密室的烛火已燃烧了整夜。秋生手持毛笔,在南洋苏木纸上写下回信 —— 信中假意答应神秘人的要求,称三日后将携《医典》下卷赴开元寺之约,字里行间却暗藏闽南 “隐语”,暗示太素门已有准备。红毛靓站在一旁,陶灵火在掌心凝成细针,轻轻在信纸边缘刻下 “追踪纹”—— 这是巫族秘术,能实时感知信纸的位置,若神秘人取信,便能锁定其踪迹。
“信中的隐语,只有太素门核心弟子能看懂,既不会引起神秘人怀疑,也能让潜伏在泉州的弟子提前戒备。” 秋生将信纸折好,装入与神秘人同款的苏木信封,封口处盖着一枚仿制的黑色蜡印,“海珠已带着信前往泉州,按照计划,她会将信放在开元寺山门外的‘香客信箱’,确保神秘人能安全取走,同时不暴露我们的部署。”
母亲此时走进密室,手中捧着一个用德化白瓷制成的 “护匣阵盘”—— 阵盘上刻着闽南 “八卦护灵纹”,中央镶嵌着一枚南洋灵珠,“我已用陶灵之力加固阵盘,将青铜匣放入其中,既能防止神秘人趁机盗匣,也能增强匣身与灵珠的共鸣,助你们研究。”
秋生接过阵盘,将青铜匣小心翼翼放入中央凹槽 —— 灵珠与匣身接触的瞬间,阵盘的八卦纹亮起红光,匣身的南洋符文也随之闪烁,显化出更多细微纹路。“现在最重要的,是在三日内找到开启青铜匣的方法,或从匣中获取对抗幽冥蛊教的线索。” 他望向红毛靓,“巫族秘术是否真能与匣内残识沟通?需不需要再准备其他辅助手段?”
红毛靓点头,从怀中取出一个用南洋海椰壳制成的 “唤灵鼓”—— 鼓面蒙着巫族圣物 “灵蛇皮”,敲击时能发出与古灵脉共鸣的声音,“这是巫族首领赠予的圣物,配合灵珠与《医典》残页,应有七成把握唤醒残识。但残识可能十分微弱,且存在消散风险,需你以‘医心’为引,稳定残识的灵脉波动。”
一切准备就绪,三人围坐在阵盘周围。秋生将《医典》残页铺在青铜匣上,残页中的保生大帝画像与匣身符文产生共鸣,画像逐渐变得清晰;红毛靓手持唤灵鼓,按照巫族秘术的节奏轻轻敲击,鼓声低沉却有力,与密室的灵脉形成共振;母亲则以陶灵火环绕阵盘,形成一道防护光罩,防止外界干扰。
“太素医心,传承不灭,保生残识,速现真颜!” 秋生闭上双眼,将全身灵脉注入青铜匣,医典残页的灵光顺着他的指尖,缓缓渗入匣身。匣内突然传来一阵细微的震动,符文的光芒愈发炽盛,隐约有一道模糊的虚影在匣内显化 —— 正是保生大帝的残识!
残识身着古朴的太素门法衣,手中握着一枚青铜针,目光威严却带着疲惫,显然因岁月流逝,灵脉已十分微弱。“秋生...... 吾之传人......” 残识的声音断断续续,如风中烛火,“幽冥蛊教...... 卷土重来...... 青铜匣...... 藏太素窑鼎...... 线索...... 在‘双匣合一’......”
“双匣合一?” 秋生心中一震,“是指这只青铜匣与海神庙的那只吗?窑鼎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幽冥蛊教的弱点又是什么?”
残识艰难地摇了摇头,灵体开始变得透明 —— 他的力量已不足以支撑更多信息,“...... 医典下卷...... 藏着...... 破蛊之法...... 小心...... 神秘人...... 是‘门内人’......” 话音未落,残识化作无数光点,融入青铜匣,匣身的符文也随之黯淡,只留下一道新的刻痕 —— 刻痕组成的图案,与海神庙青铜匣的拓片完全吻合,显然是 “双匣合一” 的关键标记。
密室陷入短暂的沉默。三人都在消化残识的提示:“门内人” 意味着神秘人确实来自太素门,可能是失踪的前辈或潜伏的内奸;“双匣合一” 是找到窑鼎的关键,需尽快取回海神庙的青铜匣;“医典下卷藏破蛊之法” 则说明不能轻易将医典交给神秘人,否则将失去对抗幽冥蛊教的重要手段。
“神秘人是门内人,这就解释了他为何知晓青铜匣的秘密,且能模仿太素门的灵脉波动。” 母亲的声音带着凝重,陶灵火在掌心跳动,“当年灭窑惨案后失踪的前辈中,有三人具备接触青铜匣的资格,分别是‘医针堂’长老苏墨、‘药堂’长老林玄、‘海堂’长老赵海。苏墨已确认是友非敌,那神秘人,很可能是林玄或赵海!”
红毛靓补充道:“林玄擅长‘毒针术’,与幽冥蛊教的蛊毒之术有相似之处;赵海则精通‘海灵脉’,能在南洋与闽南之间自由穿梭,两人都有嫌疑。但目前没有直接证据,需进一步调查。”
秋生走到阵盘前,指尖轻触青铜匣的新刻痕:“残识的提示虽模糊,却也指明了方向。第一,派弟子前往海神庙,取回另一只青铜匣,务必在三日内完成,避免被幽冥蛊教抢先;第二,加强对《医典》下卷的保护,同时从残页中寻找‘破蛊之法’,林阿茶精通草药,可让她协助研究;第三,继续监视泉州番商巷的苏木纸店铺,若神秘人与此有关,赴约时定能找到破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青源问仙》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青源问仙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青源问仙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