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第一次站在全校师生面前,用自己稚嫩的声音讲述心中的故事。虽然紧张得手心冒汗,但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了勇敢表达,也让我明白:成长往往藏在挑战的缝隙里。
比赛通知贴出时,小杨正和同桌讨论周末的动画片。老师鼓励大家报名,说这是锻炼胆量的好机会。小杨盯着报名表,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既想试试,又怕出丑。
“小杨,你作文写得好,试试演讲呗?”同桌小胖戳了戳我。我缩了缩脖子:“我……我上台就结巴。”
回家后,小杨偷偷把报名表藏在书包最底层,甚至想过“明天再交”。但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她没说话,只是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
“妈妈,我害怕……”我低头抠着衣角。
“怕什么?你上次在班里读作文,不是挺勇敢的吗?”妈妈笑着递给我一杯牛奶。
那天晚上,小杨梦见自己站在台上,台下黑压压的人群让我腿软。醒来后,我忽然想通了:如果连尝试都不敢,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第二天,我第一个把报名表交给了老师。
“老师,我报名!”我声音不大,但挺直了腰板。
“好样的!”老师摸了摸我的头,“题目是‘我的梦想’,好好准备。”
题目是“我的梦想”。小杨写的是“想当一名科学家”,因为去年在科技馆看到火箭模型时,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可写稿子时,我却卡壳了:梦想太抽象,怎么讲得有趣?
“爸爸,你说我该怎么讲?”我拿着稿子问正在看报的爸爸。
爸爸放下报纸,推了推眼镜:“比如,你为什么想造火箭?是为了探索宇宙,还是想给人类找新家?”
这句话像把钥匙,打开了我的思路。我重新组织语言,加上了小时候用积木搭“太空站”的糗事,还画了张歪歪扭扭的火箭图贴在稿子旁边。
之后,小杨每天对着镜子练习,从结结巴巴到流畅背诵,连吃饭时都在念叨“未来,我们会在火星上种土豆”。
“小杨,你魔怔了?”妈妈笑着戳了戳我的脸。
“不是,我在练习演讲!”我一本正经地说。
妈妈打趣道:“再练下去,你梦里都在演讲了!”
比赛那天,小杨穿着妈妈熨好的白衬衫,扣子系到最上一颗,感觉脖子被勒得喘不过气。候场时,我听见前面选手的演讲声,声音洪亮得像广播站,我偷偷看了眼自己的稿子,发现手抖得字都模糊了。
“小杨,别紧张,你准备得很充分。”班主任老师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
小杨点点头,手心却全是汗。
轮到小杨时,小杨走上台,灯光刺得我睁不开眼,台下几百双眼睛齐刷刷盯着我,我忽然忘了第一句是什么。
“大家好……”我声音发颤,脑袋一片空白。
这时,小杨看见班主任在台下对我比了个“加油”的手势,我深吸一口气,从口袋里掏出那张火箭图:“大家好,这是我梦想的起点……”
讲着讲着,小杨放松下来,甚至讲到了自己用旧纸盒做“探测器”的趣事,台下响起一阵笑声。
“我造的第一艘‘探测器’飞得比鸟还低,但我知道,总有一天,它会飞向宇宙!”我大声说。
掌声响起时,我觉得自己真的飞起来了。
小杨没有拿到第一名,但老师说我“最有勇气”。
“小杨,你讲得真好,尤其是那个‘探测器’的故事,大家都笑了。”老师笑着对我说。
我挠了挠头:“其实……我上台前特别紧张。”
“但你还是站上去了,这就是胜利。”老师拍了拍我的肩膀。
回家路上,小杨摸着书包里那张皱巴巴的稿子,忽然明白:演讲不是比谁声音大,而是比谁敢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妈妈,我以后还想参加演讲比赛!”我兴奋地说。
“好呀,妈妈支持你!”妈妈笑着牵起我的手。
喜欢杨建辉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杨建辉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