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骃&刘庆祖:抓“核心物品”,先想“交给谁更稳”
赵汝愚和韩侂胄定好计划,想拥立宋宁宗即位,尊宋光宗为太上皇。赵汝愚告诉殿帅郭杲,让他带五百士兵到祥禧殿前,请求交出皇帝的御玺(象征皇权的大印)。
郭杲进宫后,向负责保管御玺的宦官羊骃、刘庆祖索要。两人私下商量:“现在外面议论纷纷,局势这么不稳定,万一玉玺落到郭杲手里,他再转手交给别人,那后果可太严重了!”(边批:这顾虑也很有道理)。于是他们把一个空盒子封好,交给了郭杲。
随后,羊骃和刘庆祖拿着真玉玺,从小路赶到德寿宫,把玉玺交给了宪圣太后(宋高宗的皇后,当时有重要话语权)。等到赵汝愚打开郭杲带来的空盒子,准备奉玺时,宪圣太后从宫里拿出真玉玺,交给了他。
冯梦龙点评:玉玺是“皇权核心”,哪能随便“硬要”或“私献”?
赵汝愚想靠士兵施压取玉玺,郭杲想直接索要,都没意识到玉玺的分量——它不是普通物品,而是皇权的象征,强行索取或随意转交,都可能引发更大混乱。羊骃和刘庆祖虽然是宦官,却看清了关键:把玉玺交给有权威、能稳住局面的宪圣太后,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这和西汉时周勃(绛侯)想通过太后掌控军权的思路一样——关键时刻,得把核心权力交给能镇住场面的人。赵汝愚本是主导拥立大事的关键人物,却在“取玉玺”这件事上考虑不周,反而让两个宦官抢了“稳局”的功劳,实在可惜!
羊骃和刘庆祖的智慧,在于没被“郭杲带兵来要”的压力裹挟,而是优先考虑“玉玺不能落错人”。对这种象征权力、决定大局的核心物品,“交给谁”比“要不要给”更重要——交给不靠谱的人,只会添乱;交给能稳住局面的人,才能避免风险。
【管理智慧】
一、羊刘二人的“护玺逻辑”:不是抗命,是怕“关键资源被滥用”
羊骃、刘庆祖不给郭杲真玉玺,绝不是“故意找茬”,而是看透了“关键资源的致命性”——玉玺不是普通玩意儿,是“皇权的钥匙”,谁拿到谁就能代表“皇家意志”,万一郭杲被人忽悠、或者自己有私心,把玉玺给了别人(比如想夺权的宗室),整个朝堂就得乱套。他们的思路放现代职场,就是“管公章、管核心数据、管密钥的人,不能谁要就给,得先想‘这东西给出去会不会被乱用’,再找对‘能担责的最终人’”。
1.先判“风险”:关键资源乱给,等于递“祸根”
羊刘二人怕的不是郭杲,是“玉玺落错手”——就像现在公司里的公章,要是管章的人,领导说“给我盖个空白合同”就真给了,万一领导拿着空白合同签了违规合作,公司得赔多少钱?羊刘二人不给真玺,就是先把“乱给的风险”掐死,没让玉玺变成“乱局导火索”。
2.再找“对人”:核心权力得交“最终话事人”,别给“中间执行者”
郭杲只是“跑腿要玺的”,不是“能决定玉玺该给谁的”;而宪圣太后是当时皇室里最有话语权的人,交给她,既不会乱用,还能让“拥立宁宗”的事名正言顺。这就像公司里,项目组要拿“核心客户数据”,管数据的人没直接给,而是先找CTO(最终负责人)确认“项目组有没有权限用、会不会泄露”,再按CTO的意思给——避免中间执行者“越权用资源”。
二、当代“羊刘式护资源”案例:管关键东西的人,就得“不盲从、找对人”
职场里的“玉玺”可能是公章、核心数据、项目密钥,管这些东西的人,要是像羊骃、刘庆祖一样“不随便给、先找对人”,就能避开很多“资源乱用”的坑;要是谁要就给,早晚会背锅。
案例1:管公章的小李,拒盖“空白合同”,找董事长兜底
某贸易公司的行政小李管公章,有次销售总监急冲冲找他:“客户等着签合同,我先盖个空白合同,回头补内容,别耽误事!” 小李没直接拒绝,但也没给盖,而是说:“空白合同风险太大,我得跟董事长确认下,您稍等。”
他找到董事长说明情况,董事长立马说:“不能盖!上次就有销售拿空白合同签了高价采购,公司亏了20万。你让他把合同内容填完整,我签字后再盖。” 后来销售总监没办法,只能填好合同找董事长签字,小李才给盖了章——要是小李当时盲从给盖了,万一销售又乱签,小李肯定得背锅。这就是羊刘二人的智慧:管关键资源,别听“中间领导”的,得找“能担最终责任的人”确认,不然风险全在自己身上。
案例2:管核心代码的工程师,没给“临时密钥”,找CTO核实
某互联网公司的核心代码,只有工程师小张手里有密钥。有次临时项目组的组长找他:“我们要紧急改个功能,你先把密钥给我,改完就还你。” 小张没给,而是说:“密钥是公司核心资产,我得确认你们有没有授权——我先找CTO问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