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老周没再硬刚,反而主动找老吴:“我知道你急着推用户体验,但‘实时库存’需要对接3个供应链系统,确实需要时间。要不这样,我们先做个‘简化版库存’,先满足用户基本需求,同时加班赶实时版,你看行不?”
老吴没想到老周会让步,也软了下来:“其实我也没考虑到供应链对接的问题,我这边也调整下推广节奏,等你们技术-ready了再加大力度。”
最后,简化版库存上线后,用户反馈不错,老周的团队也在10天内搞定了实时版,项目不仅没黄,还成了公司当年的明星项目——老周的“避斗”,不是怕老吴,是怕项目黄了,这就是蔺相如的现代版:别为了“争谁对谁错”,丢了“一起做成事”的大目标。
二、寇恂的“躲仇逻辑”:不是怂,是“用软办法化解硬冲突”
寇恂躲贾复,还故意让贾复的士兵喝醉,不是怕贾复的武力,是怕“武将内讧”给国家添乱。他的操作更像现在的“危机公关”:用最小的代价,化解最棘手的矛盾。
1.“不碰面”是避免“当场翻脸”的第一步
贾复带着怒气来,寇恂要是硬跟他见面,俩人肯定会吵起来,甚至动手,最后没法收场。就像现在合作方因为你按规定拒了他的违规要求,带着情绪来找你,你先避一避,等他气消了再沟通,比当场对峙好;
2.“好酒好菜招待”是“给面子+断后路”
寇恂让属县给贾复的士兵按“两人份”上菜,还让他们喝醉——一方面是给贾复“你看我没怠慢你手下”的面子,另一方面是让贾复“想动手也没人可用”,没法激化矛盾。就像现在客户因为合同问题生气,你先好好招待他,给他倒杯茶,让他冷静下来,再谈问题,比他一进门就跟他吵好;
3.“找第三方(皇帝)调和”是“给台阶下”
寇恂把这事报告给皇帝,不是“打小报告”,是让皇帝来当“和事佬”——贾复是武将,给皇帝面子,寇恂也借皇帝的面,不让自己显得“怕他”。就像现在团队里两个核心成员闹矛盾,你找领导来组织个沟通会,俩人都能顺着领导的话台阶下,比自己硬劝好。
当代案例:子公司负责人“躲”总公司高管,化解“违规处置”矛盾
某集团下的子公司A,因为违规使用集团资源,被负责合规的子公司B负责人老郑按规定罚了款。子公司A的负责人老秦是集团老员工,觉得老郑不给面子,放话:“下次见了老郑,我必让他解释清楚!”
老郑知道后,没硬刚,反而做了三件事:
1.老秦来集团开会时,老郑故意“临时有项目会”避开,不跟他当场碰面;
2.老郑让手下给老秦的团队准备了集团最新的行业报告,还帮他们对接了一个新的供应商,算是“补偿”;
3.老郑把“处罚依据+子公司A的整改建议”一起发给集团CEO,让CEO在高管会上提了一句“老郑按规定办事,老秦也配合整改,大家以后都按规矩来”。
最后老秦不仅没再找老郑麻烦,反而主动找老郑:“之前是我太急了,谢谢你还帮我们对接供应商。”俩人后来还一起合作了集团的新项目——老郑的“躲”,不是怕老秦,是怕集团内部闹矛盾,这就是寇恂的现代版:用软办法化解硬冲突,比硬刚更能护大局。
三、评注里的“大局观进阶”:郭子仪“抱哭李光弼”、寇准“蒸羊送丁谓”,分寸感才是真本事
评注里的郭子仪和寇准,把“顾全大局”玩出了更高的境界——不仅能放下私怨,还能把握“刚柔分寸”:
1.郭子仪“抱哭李光弼”:把“私怨”变成“战友情”
郭子仪和李光弼以前在朔方军时,互相看不顺眼,吃饭时都不说话。后来郭子仪当主帅,李光弼怕被报复,想跑路。结果郭子仪握着他的手,抱着他哭:“现在国家都快乱了,只有你能帮我打叛军,哪有时间记私怨啊!”最后俩人一起破贼。
这像现在创业团队里,两个核心成员以前因为“股权分配”闹过矛盾,后来公司遇到危机,其中一个主动说:“以前的事别管了,咱们先把公司救回来,以后再说别的。”最后一起把公司拉回正轨——最高级的大局观,是能主动把“敌人”变成“战友”。
2.寇准“蒸羊送丁谓”:恨归恨,不搞“落井下石”
丁谓以前把寇准贬到雷州,后来丁谓自己也被贬,路过雷州。寇准没趁机报复,反而派人送了一只蒸羊去接他,但没见他;还怕家里人报仇,故意关起门来打牌,等丁谓走远了才开门。
这像现在职场里,前同事以前抢过你的项目,后来他离职创业失败,找你帮忙。你没落井下石,反而给了他一些行业资源,但没跟他深交——大局观不是“无底线原谅”,是“不把私怨变成‘赶尽杀绝’”,给别人留余地,也给自己留体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