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因此对侍臣说:“朕编写《祖训录》,是用来垂示训诫子孙。朕经历世事更多,创业非常艰难,常虑子孙不知所守,故为此书,日夜以思,全都详尽周密。反复推敲了六年,才完成编纂。后世子孙守之,则永保天禄。倘若自作聪明扰乱既定的成法,便是违背祖训。”侍臣答道:“自古创业之主,其虑事周详,立法垂训,必有典则。若后世子孙不知而轻改,鲜有不败。故经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不犯过错不忘旧规,遵循已有典章)。’”太祖说:“日月之所以能长久照耀,是因其万世不改光明;尧舜之道之所以能永不泯灭,是因其万世不改德行。夏商周三代所做的增减,只是小有过分或不及罢了。若一代定法,有不可轻改之处,所以荒废败坏法度,夏朝几乎灭亡;颠覆破坏典章,商朝几乎灭亡。后世子孙,当思敬守祖法。”
五月初二(癸卯)
命令濠梁行大都督府建造渡淮河的浮桥,并确定规制:用并排方舟七十二艘,横连在水面上;若水位上涨船只间距变大,则用木板连接填补空隙。不久,临濠行大都督府上奏:“淮河浮桥起初计划使用方舟,但方舟短而宽,遇河流泛滥上涨时恐被冲毁。若改成中间宽长、首尾尖窄的样式,足以抵御风浪冲击,且只需四十五艘。”太祖下诏采纳此建议。
河东盐运司奏报:自洪武二年至五年底,盐税总额共一百二十一万引。
任命河南府学训导开济为国子监助教。
下诏制定公、侯以下官员的家庙祭祀礼仪。礼部官员议定:
凡公、侯及品官,在住所东面另建三间祠堂,祭祀高、曾、祖、父四代神主,并设祔位(旁系亲属附祭位)。如祠堂未建成,可暂奉神主于中堂祭祀。
二品以上官员用羊一只、猪一头;五品以上官员用羊一只;五品以下官员用猪一头。牲口都分成四块,煮熟后进献。无力备办牲口的,设饭菜祭祀。所用祭器,依官品等级,量力而行。
祭祀前两日,主祭者上报皇帝,获准免于上朝参拜。
祭祀在四季的第二个月(仲月)择吉日举行,或于春分、秋分、冬至、夏至亦可。
祭祀前一日:主祭者进行斋戒。执事者打扫祭所,陈设祭器,主祭者亲临监宰祭牲。傍晚,主妇监督烹制祭品。当晚,主祭者以下沐浴更衣,宿于外室。
祭祀日黎明:主祭者率参与祭祀的男亲属,主妇率参与祭祀的女亲属,前往祭所。将蔬果、酒食放入祭器。主祭者盥洗、拭手完毕,到祠堂,捧正位、祔位神主木匣各置于一盘,命亲子弟各一人捧至祭所。主祭者开匣捧出各位男性祖先神主,主妇开匣捧出各位女性祖先神主,按次序安放在神位上。子弟捧祔食神主牌位置于东西墙边。
执事者进献祭品,读祝者一人就位。赞礼由子弟或亲族担任。
陈设神位完毕,各就位:主祭者在东,伯叔诸兄站在其前稍东处,诸亲立于其后;主妇在西,母及诸母(伯母叔母)站在其前稍西处,妇女立于其后。
赞唱“拜”,主祭者、主妇以下皆再拜。
主祭者走到香案前跪下,上香三次,献酒,在高祖神位前奠酒,曾祖以下神位依次奠酒。执事在祔位前斟酒。
读祝者跪下读祝文。读毕,赞唱“拜”。主祭者复位,与主妇皆再拜。
再献礼、终献礼仪式同初献礼,唯不读祝文。每次献礼时,执事者都在祔位前重新斟酒。
献礼毕,赞唱“拜”,主祭者、主妇以下都再拜。
在中庭焚烧祝文和纸钱。
礼毕,主祭者将神主牌位安放回木匣中如初。
当天设宴享用祭品,男女分席而坐。剩余祭肉分给亲友及执事下人。
太祖批准此议。
成都卫指挥使袁洪等讨平滕大寨蛮人,班师回朝。朝廷下令评定功绩,赏赐总兵官、指挥使绮帛各四匹;领兵指挥各三匹;千户以下按等级赏赐不等。攻克山寨的士兵每人赏白银二两;阵亡者加倍赏赐;受伤或病故者比照普通士兵增加一半赏赐。
亲王仪仗车辂制成。此前,太祖诏令商议亲王仪仗车辂制度,礼官及儒臣参考唐、宋制度加以调整后定议上奏。太祖命工部按规格制造。此时制成,下令颁赐给秦、晋、今上(燕王朱棣)、吴、楚、靖江诸王。
亲王仪仗规制如下:宫门外:设方色旗(代表方位的旗帜)二面,青色白泽旗二面。执旗人服色与旗色相同,皆穿戎装。
殿下陈设:绛引幡、戟氅、戈氅、锽氅、班剑、吾杖(梧杖)、立瓜、卧瓜、仪刀、镫杖、骨朵斧各二件;响节八件;交椅、脚踏、水罐、水盆各一件;团扇四柄;伞盖二柄。皆由校尉执掌。校尉服制:交脚幞头,红绿相间绣有辟邪兽团花的裙袄,铜葵花束带,皂靴。
殿上陈设:拂子二柄,香炉、香盒、唾壶、唾盂各一件。
车辂规格:自顶至轮脚高一丈二尺五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白话明太祖实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白话明太祖实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