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董卓提出废少帝,立陈留王为帝,百官不敢言语,唯有执金吾丁原推案而起,大骂董卓,两人剑拔弩张,寒光四射。百官吓得面如土色,有的甚至瘫软在席上。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儒突然注意到丁原身后站立着一人。
此人身高九尺,头戴束发紫金冠,身穿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手持一杆方天画戟。他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涂朱,眉宇间英气逼人,正是吕布吕奉先。此刻他怒目圆睁,手中画戟微微颤动,仿佛随时都要出手。
李儒急忙上前,拉住董卓的手臂,快速说道:“今日饮宴之处,不可谈国政。来日向都堂公论未迟。”他又转向众人,言语中带着焦急:“诸位大人且劝劝丁大人。”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纷纷上前劝解。太傅袁隗颤声道:“丁公息怒,有话好说。”司空杨彪也劝道:“今日只宜饮酒,莫谈国事。”
丁原冷哼一声,收剑入鞘。正要转身离去,园外忽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只见简宇率领典韦、史阿及数十亲兵大步走来。
简宇身穿玄甲,外罩猩红战袍,手持霸王枪,龙行虎步间自有一股威严。典韦手持恶来双戟,虬髯怒张,如同门神般护卫在左。史阿按暗影剑紧随右侧,目光如电,扫视全场。
“好热闹的筵会啊,”简宇声音平静,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董将军,你这是要做什么?”
董卓眼神一凝,手缓缓从剑柄上松开,强挤出一丝笑容:“原来是骠骑将军。我们在商议国事。”
简宇走到丁原身边站定,目光如刀般射向董卓:“废立之事,岂是武夫可议?董将军莫要忘了自己的身份。”
李儒急忙上前打圆场,躬身施礼:“简将军说的是。今日酒宴,不宜谈国事。诸位请坐,请坐。”
董卓脸色铁青,却强压怒火:“既然如此,今日就到此为止。”
丁原与简宇也不管董卓,转身而去,带着麾下人马,并肩走出温明园,低声商议着什么。
董卓站在园中,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眼中杀机毕露。他猛地一拳砸在案几上,精美的大理石案面应声而裂。
“简宇!丁原!”董卓咬牙切齿,“我必杀之!”
董卓站在席间,面色铁青,手中的霸王刃还在微微颤动。秋风卷起落叶,在他脚边打着旋儿,更添几分肃杀。
“吾所言,合公道否?”董卓突然转身,虎目扫视着席间的另外几位大臣。他的声音低沉而危险,如同暴风雨前的闷雷。
卢植挺身而出。这位海内大儒虽已年过五旬,但身姿依然挺拔。他穿着深青色朝服,头戴进贤冠,腰佩贞良剑,三缕长须在风中飘动,目光坚定如炬。
“明公差矣。”卢植声音清朗,字字铿锵,“昔太甲不明,伊尹放之于桐宫;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造恶三千馀条,故霍光告太庙而废之。今上虽幼,聪明仁智,并无分毫过失。公乃外郡刺史,素未参与国政,又无伊、霍之大才,何可强主废立之事?”
他顿了顿,引经据典:“圣人云:‘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董卓勃然大怒,脸色由青转紫。“铮”的一声,宝剑再次出鞘,寒光直指卢植:“老匹夫安敢如此!”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侍中蔡邕急忙上前:“董公息怒!卢尚书海内人望,今先害之,恐天下震怖啊!”
议郎彭伯也跪地劝谏:“董公三思!若杀卢公,必失天下士人之心!”
董卓握剑的手微微颤抖,眼中杀机闪烁。最终冷哼一声,收剑入鞘:“今日且饶你性命!”
司徒王允见状,急忙打圆场:“废立之事,不可酒后相商,另日再议。”董卓也不再言语,只是点了点头。百官见状,如蒙大赦,纷纷告辞离去。
董卓按剑立于园门,望着众人远去的背影,胸中怒火难平。忽然,他看见园门外一人跃马持戟,往来驰骋。那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中方天画戟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文优,此何人也?”董卓惊问。
李儒低声道:“回主公,此乃丁原义儿,姓吕名布,字奉先者也。主公且须避之。”
董卓见吕布如此骁勇,只得悻悻入园潜避。
当夜,董卓召李儒密议。
“文优,简宇、丁原两人不除,大事难成。”董卓咬牙切齿。白天温明园的事情历历在目,让他怒火中烧。
李儒沉吟道:“可遣刺客除之。”
于是董卓派出两队死士,分别刺杀简宇和丁原。
然而,刺杀简宇的刺客刚潜入骠骑将军府,就被护卫的典韦发现。这虬髯猛将手持恶来双戟,如天神下凡,顷刻间将刺客尽数斩杀。
另一队刺客潜入丁原住处,却被奉命巡夜的吕布发现。方天画戟如银龙出海,刺客们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便已身首异处。
次日清晨,简宇与丁原两人率兵在城外汇合。
“建阳,董卓此人贼心不死,必再生事。”简宇沉声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玄行天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玄行天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