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表面上风平浪静,佩思卿每日在宫中按部就班地生活。晨曦微露时,她端坐在铜镜前,任由宫女们细致地梳理她如墨的长发,再精心地为她簪上珠翠。她看着镜中的自己,面容依旧姣好,可眼神中却藏着化不开的忧虑。梳妆完毕,她移步到庭院之中,午后的阳光柔和地洒在娇艳的花朵上,本是一片岁月静好之景,可她却无心欣赏,偶尔与前来请安的妃嫔闲聊几句,也只是强颜欢笑,思绪早已飘向了朝堂之上。那朝堂局势犹如一片翻涌着惊涛骇浪的大海,而她仿佛是在浪尖上飘摇的孤舟,随时可能被吞没,沉重的压力让她每一次呼吸都倍感艰难。
一日,佩思卿在花园中散步,恰好碰到了柳妃。柳妃今日身着一袭华丽的锦袍,妆容精致,眉眼间却透着一丝藏不住的得意。两人相互行礼后,柳妃嘴角噙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开口说道:“姐姐可知,朝堂上最近可不太平,有些前朝老臣,怕是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了。”佩思卿闻言,心中猛地一震,像是被重锤击中,但她很快稳住心神,脸上依旧挂着温婉的笑容,不慌不忙地回应道:“妹妹说笑了,陛下圣明,朝堂之事自有陛下定夺,岂是我们后宫之人该随意议论的。”话虽如此,她的指尖却不自觉地微微收紧,泄露了她内心的紧张。
回到宫殿后,佩思卿如坐针毡,内心的不安如野草般疯狂蔓延。她深知朝堂局势复杂,柳妃这番话绝非空穴来风。稍作思索后,她赶忙将自己的心腹太监唤到跟前,低声吩咐他务必想尽办法去打听朝堂上的消息。太监领命后匆匆离去,佩思卿在宫殿内来回踱步,每一步都踏得沉重而焦急,眼睛不时望向殿门,盼着太监能快点回来。
过了许久,太监终于回来了,他神色慌张,低声向佩思卿禀报:柳妃与云妃的家族联合起来,弹劾了几位前朝老臣,说他们意图谋反,证据确凿。而顾砚舟已经下令将他们打入天牢,不日便要问斩。佩思卿听闻,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双手紧紧攥着衣角,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她深知那几位老臣皆是先帝的肱骨之臣,忠心耿耿,为朝廷立下过汗马功劳,怎么可能谋反?这其中必定有误会,她心急如焚,深知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毙。
次日,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层层叠叠的乌云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挤压着,沉甸甸地压向大地。转瞬之间,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砸在宫殿的琉璃瓦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溅起层层水花。此时,顾砚舟刚结束早朝,正在御书房内与几位心腹大臣商议着如何处置天牢里的前朝老臣。佩思卿听闻消息后,心急如焚,她不顾宫女们的阻拦,连雨具都未拿,便径直冲进了雨中。雨水迅速打湿了她的衣衫,发丝凌乱地贴在她的脸颊上,寒意顺着湿透的衣物侵袭全身,但她浑然不觉,满心满眼只有御书房内的顾砚舟,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为那些老臣求情,不能让他们含冤而死。
她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雨中奔跑,泥水溅满了裙摆,待赶到御书房外时,她已浑身湿透,狼狈不堪。她“扑通”一声跪在泥水中,泥水瞬间浸湿了她的膝盖,冰冷刺骨,可她全然不顾,高声呼喊:“陛下,臣妾有要事求见!”她的声音在风雨声中显得有些微弱,但却充满了坚定。
雨水顺着她的脸颊、发丝不断流淌,打湿了她的华服,寒意迅速侵袭全身,但她浑然不觉,满心满眼只有御书房内的顾砚舟。
顾砚舟正在书房内与大臣们激烈地讨论着,听到外面的呼喊声,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涌起一丝不悦,他对身边的太监吩咐道:“去问问,到底何事如此着急,没看到朕正忙着吗?”
太监打着伞匆匆出去,片刻后回来,神色有些慌张地禀报:“陛下,是皇后娘娘,她浑身湿透地跪在外面,为天牢里的前朝老臣求情,说他们都是忠臣,求陛下再深入调查,千万不要贸然定罪。”
顾砚舟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声音也冷了几分:“让她回去,朝堂之事,岂是她一个后宫妇人能随意干涉的。朕已经做出了决断,容不得她在这里胡闹。”
然而,佩思卿并未离开,反而提高了音量,声泪俱下:“陛下,安尚书、李大人和王大人他们追随先帝多年,历经无数风雨,对朝廷忠心耿耿,日月可鉴。如今说他们谋反,臣妾实在难以相信,定是遭人陷害。陛下圣明,求您明察秋毫,不要被小人蒙蔽啊!他们都是先帝留下的肱骨之臣,若轻易定罪,日后朝堂之上,人人自危,又如何能齐心协力辅佐陛下治理江山呢?”她的声音在风雨中颤抖,带着无尽的悲痛与恳切。
顾砚舟深吸一口气,努力压制住心中的怒火,他整理了一下朝服,稳步走出御书房。站在屋檐下,他看着跪在雨中的佩思卿,那单薄的身影在风雨中显得如此无助,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心疼,有无奈,还有恼怒,但很快,这些情绪都被冷意取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生缘,三生劫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生缘,三生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