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铜陵渡口。
长江水浩荡东流,奔涌不息,在铜陵府地界拐了个大弯,水流稍缓,造就了这处天然良港。
铜陵此地,因铜而兴、依矿建府。更兼长江水道两百余里,水路运输皆是方便,因而物富人丰,颇为热闹。
时值深秋,江风已带寒意,但码头上依旧帆樯林立,舳舻相接。南来北往的商船、官船、漕船,还有运送矿石的平底大驳,挤满了泊位。力夫号子声、商贩叫卖声、船工吆喝声,混杂着江涛拍岸的轰鸣,构成了一幅喧嚣而充满生机的市井画卷。
数十艘战船静静地停泊在靠近渡口的一处专用军港内,船身吃水不深,显然并未满载,甲板上水兵们正懒散地晒着太阳,修补着渔网,或是擦拭着保养得锃亮的弩机和火铳。主舰旁,“靖波”两个隶书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船楼内,「长江水师校尉」任立增正对着面前一幅摊开的简陋江防图出神。他年约三十许,身材高大魁梧,国字脸,肤色是常年江风吹拂的黝黑,浓眉下一双眼睛锐利有神,此刻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他奉「署理长江总督」李晋骋之命,率麾下八营水师自上游紧急驰援镇江城前线。然而,上月李航气势汹汹的“清君侧”誓师后,其子李逸的先锋刚出临安不久,就后院起火——台州府黄岩卫、温州府海安卫哗变,生生拖住了李逸北上的步伐。消息传来,镇江方向的压力骤然减轻。
“大人,”一名亲兵端着热茶进来,“「铜陵知府」满诚派人送来了劳军的粮秣和酒肉,还有……一些‘意思’。”亲兵说着,将一个沉甸甸的小布包放在桌上,发出金属碰撞的轻响。
任立增瞥了一眼那布包,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挥挥手:“粮秣酒肉收下,按人头分发下去,让兄弟们吃顿好的。这‘意思’……原封不动退回去。告诉来人,本官奉军令驰援镇江城,在此地只是暂歇,休整两日便走,无功不受禄。”
“是!”亲兵领命,拿起布包退下。
任立增揉了揉眉心。他出身湖北军户,文武双试进士出身,靠着真刀真枪和军功才爬到这「校尉」之位,素来厌恶官场上的迎来送往、蝇营狗苟。此番驰援,兵微将寡,前途未卜,更让他无心应酬地方官吏的“好意”。
李逸虽被绊住,但东南战云未散,镇江城至苏州一带仍是风暴眼。赵佳锐将军压力巨大,朱璧永只派了个庸才张琳带五万人敷衍,朝廷还派来个太监罗徵监军……这仗,难打啊!
“整日在船上也憋闷,随我上岸走走,顺便看看能否招募些熟悉水性的青壮补充兵员。”任立增对侍立一旁的「水师都尉」吩咐道。
他脱下军服,换上一身半旧的靛蓝棉布直裰,腰悬一把不起眼的雁翎刀,带着两名同样换上便服的「都尉」,下了“靖波”号,汇入铜陵渡口喧嚣的人流。
渡口旁的街市,更是热闹非凡。临江的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绸缎庄、米行、盐号、铁匠铺、酒楼、茶馆……各色招牌在风中招展。
空气中混杂着江水的腥气、刚出炉烧饼的麦香、熟食摊的酱肉味,还有汗味和马粪味。
行人摩肩接踵,挑担的、推车的、骑马的、坐轿的,三教九流,络绎不绝。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孩童的嬉闹声、江湖艺人的锣鼓声,汇成一片沸腾的市声。
任立增三人漫无目的地走着,目光扫过街边张贴的招募榜文,也留意着码头扛货的力夫,寻找着可能的兵源。
行至一处相对宽阔的十字街口,却见前方人头攒动,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声、惊呼声和女子压抑的尖叫。
“好俊的相公!”
“神力!神力啊!”
“满大人威武!”
任立增心中好奇,示意二人分开人群。挤进去一看,只见街心空地上摆着一张厚重的榆木方桌,桌旁坐着一个正在与人扳手腕的汉子。
那汉子约莫二十五六年纪,身高近六尺,猿臂蜂腰,身形匀称挺拔。一身月白色的杭绸箭袖劲装,用料考究,剪裁合体,衬得他肩宽背阔。
他面容俊朗,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唇线分明,肤色是健康的麦色,此刻因用力,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更添几分阳刚魅力。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露在袖外的小臂,肌肉线条流畅而贲张,如同精心锻造的钢铁,蕴含着爆炸性的力量。
与他较量的对手,是个铁塔般的黑壮汉子,脸憋得通红,手臂上的青筋如同蚯蚓般暴起,却仍被那白衣汉子稳稳地压向桌面。
“砰!”一声闷响,黑汉子的手背重重砸在桌面上。
“承让!”白衣汉子微微一笑,松开手,声音清朗悦耳,带着一丝慵懒的贵气。他随意地甩了甩手腕,姿态潇洒至极。周围顿时爆发出更热烈的喝彩,夹杂着不少年轻女子含羞带怯的目光和低低的赞叹。
“这人……倒是个异数。”任立增心中暗忖。看衣着气度,分明是富家公子哥,可这身筋骨气力,又分明是常年打熬的练家子,绝非花拳绣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神州明夷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神州明夷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