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心中怒火升腾,但他知道,此时若直接辩解“龙马号”并非妖物,反而会陷入对方设定的“是否妖物”的荒谬辩论中。他必须再次将话题拔高。
他出列,并未看刘学士,而是直接对朱棣道:“陛下!刘学士所言‘妖物’,臣不知其详。然臣所知者,乃是一能牵引万钧、驰骋不休之‘运载利器’!此器之力,源于水火,成于规矩,乃是臣与天工院上下,依据天地自然之理,耗费无数心血所造!其形或异,其声或巨,然其本质,与陛下宫中计时的刻漏、军中杀敌的火炮,并无不同——皆是人造之器,格物之果!”
他再次强调“格物之果”,将其归于理性的范畴。
“若因前所未见,便斥为‘妖孽’,则神农尝百草之初,百草亦是‘妖孽’?蔡伦造纸张之初,纸张亦是‘妖物’?此等因循守旧、讳疾忌医之论,岂是强国之道?至于惊扰民心……”凌云话锋一转,略带讥讽,“若能让百姓因见识国家之强盛、交通之便利而惊,此‘惊’,乃是自豪之惊,向往之惊!总好过因外敌铁蹄、内政腐败而‘惊’!”
他的反驳依旧犀利,但凌云也感觉到,朝堂上沉默观望的官员多了起来。徐理等人的攻击越来越具体,也越来越险恶。
新敌浮现:来自海上的阴影
就在朝堂争论不休之际,马三宝带来了更令人不安的消息。
东厂的侦缉有了重大进展。那沈敬仁背后的“东主”,经过多方查证,并非简单的海商,其脉络深植于一个被称为“四海商会” 的庞大组织。此商会势力盘根错节,控制着东南沿海近半的私港贸易,与倭寇、西洋番商乃至南洋土王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传闻与失踪的建文帝旧部有所勾连!他们不仅觊觎天工院的技术,更似乎有着更深远的政治图谋。
“凌先生,皇爷让咱家提醒您,”马三宝语气前所未有的凝重,“这‘四海商会’,是一头吃人不吐骨头的海鲨。他们这次,怕是不仅要技术,还想……借您这阵东风,搅动大明的乾坤呢。”
与此同时,凌云案头出现了一封没有署名的信,信纸上依旧画着那个齿轮印记,内容却更加直白:
“凌侍郎‘龙马’惊世,令人叹服。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京中衮衮诸公,已视侍郎为眼中钉、肉中刺。孤立无援,纵有通天之能,恐亦难施展。吾主诚邀侍郎,南下共襄盛举。东南宝地,物阜民丰,更有万里海疆,可供‘龙马’驰骋!何苦在此束手束脚,与朽木腐儒争一日之短长?”
利诱之后,已是赤裸裸的挑拨和煽动!对方不仅知晓“龙马号”的存在,更对朝堂之上的压力了如指掌,时机抓得极准。
内有权贵攻讦,外有神秘势力虎视眈眈。天工院如同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看似因皇帝的庇护而安稳,实则暗流漩涡遍布。
抉择与布局
夜深人静,凌云独自在“云枢阁”顶楼,望着南京城的万家灯火。他抚摸着胸前那已接近耗尽的平板电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与压力。
“先生,我们……”郭衡不知何时来到身后,语气担忧。
“郭衡,”凌云没有回头,声音低沉却坚定,“你看这南京城,看似繁华,其下却是千百年的沉疴积弊。我们点燃的这把火,烧得太旺,既照亮了前路,也灼伤了许多人,更引来了黑暗中的窥视。”
他转过身,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但我们没有退路。退缩,则前功尽弃,格物之火可能就此熄灭。唯有向前,披荆斩棘,让这火焰烧得更旺,旺到足以照亮所有阴暗角落,让所有魑魅魍魉无所遁形!”
他下达了一连串指令:
“第一,‘龙马号’改进与小批量试制不能停,但要更加隐秘,重点攻克可靠性问题。”
“第二,格物院内部整顿要加强,尤其是保密条令,马公公会协助我们。”
“第三,对江南‘四海商会’……暂时虚与委蛇,可以透露一些我们已公开的、不涉及核心的技术难题(如特种钢材的稳定性)向他们‘请教’,看看他们能拿出什么,也摸摸他们的底。但要绝对警惕,所有接触必须在东厂监控下。”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凌云目光灼灼,“我们需要盟友,更需要……向陛下和天下人,展示更直观、更无可辩驳的‘实绩’!”
他铺开了一张大明疆域图,手指重重地点在了一个位置。
“下一个目标,不是延伸铁路,那太显眼。而是这里——”
他的手指,落在了长江下游,帝国漕运与盐税的另一处关键节点。
“我们要在那里,打造一个真正的、集新式机械与科学管理于一体的示范工坊区,让所有人都看到,‘格物’带来的,不仅仅是惊世骇俗的‘龙马’,更是实实在在的、惠及各行各业的生产力飞跃!”
铁轮惊澜,已无法回头。凌云决定,不再仅仅防守,他要以攻代守,用更多的成功,来碾压一切反对的声音和潜在的威胁。时代的巨轮,在他的推动下,正发出越来越响亮的轰鸣,驶向未知而波澜壮阔的远方。
喜欢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