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苏青瓷送回“归处”民宿,贾长安并没有立刻离开。他站在巷口的梧桐树下,看着二楼那扇属于苏青瓷的窗户亮起温暖的灯光,方才转身,融入古城的夜色里。肩头似乎还残留着拍过她肩膀的触感,很轻,却在他心里激起层层涟漪。
这种心情,与他当年和林薇在一起时那种充满征服欲和激情的冲动截然不同。对苏青瓷,是一种更深沉、更想守护的平静渴望。像漂泊已久的船,终于望见了可以安然停靠的港湾,风浪再大,也想拼尽全力护住这片宁静。
他拿出手机,想给苏青瓷发条信息道晚安,打了几行字,又删掉了。最终只发过去一句看似平常的工作沟通:“明天上午九点,我和望舒去拜访师大历史系的李教授,商讨下一步的唐诗普及读本细节。民宿那边若有事,随时电话。”
苏青瓷的回信很快,也是一个简单的:“好,知道了。路上小心。”
寥寥数字,却让贾长安的心安定下来。这是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
然而,此刻的苏青瓷,并未如贾长安想象中那般立刻休息。她坐在窗边的书桌前,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心情并不完全平静。贾长安那个克制的动作,那句“我们一起去面对”,反复在她脑海里回放。她能感觉到自己心湖被投下的石子,荡开了一圈圈无法忽视的波纹。
但她同样无法忽略的,是下午接到的一通来自姑妈的电话。电话里,姑妈语气关切,却旁敲侧击地问了许多关于“长安印象”近况,以及她和“那位贾总”关系的问题。最后,似是无意地提了一句:“青瓷啊,你一个人经营‘归处’不容易,家里人都惦记着。听说最近有些风言风语,要是遇到难处,千万别自己硬扛,家里总能帮上忙的。”
这通电话,看似家常,却让苏青瓷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她的家族在西安本地虽不算显赫,但也颇有名望,关系盘根错节。林薇的手,难道已经伸得这么长,开始利用她的家族关系来施压了吗?
她不愿让贾长安刚放松的神经再次紧绷,便没有立刻提及。只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已经悄然降临。她热爱“归处”,这是她逃离家族安排、亲手打造的一方天地。如今,这片天地和她刚刚萌生的情感,似乎同时受到了威胁。
第二天上午,贾长安与秦望舒如约拜访李教授。
李教授是研究隋唐文化的权威,学识渊博,为人谦和。他对“长安印象”年轻人致力于传统文化推广很是赞赏。会谈气氛融洽,就读本的定位、内容选取达成了很多共识。
会谈结束时,李教授却看似随意地提了一句:“贾总,秦老师,你们年轻人有想法,有冲劲,是好事。不过,做文化传承,尤其涉及唐诗这样的国粹,严谨性是第一位的。最近我听到一些讨论,关于你们在‘曲江诗社’上的那种……嗯……比较现代表达的方式,学界有些同仁,看法不太一样啊。”
贾长安心中微微一凛,面上却笑容不变:“谢谢李教授提醒。我们一直秉持敬畏之心,创新的前提是尊重传统。希望能有机会和更多学界前辈交流请教,让我们的工作更扎实。”
离开师大,秦望舒眉头微蹙:“长安,李教授的话里有话。‘有些同仁’,恐怕不是空穴来风。”
贾长安点头:“林薇开始从学术层面找麻烦了。她想把我们打成‘不学无术’、‘哗众取宠’。”
与此同时,“归处”民宿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一位衣着得体、气质干练的中年女性,提着精致的公文包,点名要见苏青瓷。她自称是某家“家族办公室”的顾问,姓王。
“苏小姐,您好。受您一位长辈所托,我来和您聊聊。”王顾问笑容职业化,开门见山,“您一手创办的‘归处’非常有特色,但也承载了不小的经营压力。最近的一些负面评价,虽然可能是误会,但对品牌价值确实造成了影响。”
她将一份精美的计划书推到苏青瓷面前:“我们评估后认为,‘归处’具有极大的潜力,但需要更专业的资本和团队来运营。我们可以协助您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者由经验丰富的酒店管理集团进行托管运营,您完全可以保留部分股权,享受收益,从而解脱出来,去做您更想做的事情,比如……专心和贾总搞文化项目?”
话语滴水不漏,看似为苏青瓷着想,实则直指核心:要么放弃“归处”的控制权,要么就可能面临家族和资本的双重压力,甚至被暗示这会影响到贾长安的事业。
苏青瓷看着计划书上优厚的条件,心却一点点沉下去。这不是商业谈判,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围剿,利用了她最在意的亲情和可能牵连贾长安的顾虑。
她没有立刻回答,只是端起桌上的茯茶,轻轻抿了一口,借此平复翻涌的心绪。她知道,自己的回应,将决定下一步的风向。
窗外的天空,不知何时阴了下来,隐隐有雷声滚过。山雨欲来风满楼。
喜欢归处是长安请大家收藏:(m.20xs.org)归处是长安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