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衍书院,论道台。
第二轮辩经大会,名为“道统之辨”,实则已演变为内门弟子彰显自身优越的舞台。
高台之上,云雾缭绕,圣人亲传弟子赵承渊一袭云纹白袍,神情倨傲,目光扫过台下数千外门弟子,如同神只俯瞰蝼蚁。
他端起面前的玉杯,轻抿一口灵茶,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道之一途,重在传承。无名师指引,无正统心法,纵有天资,亦如无根之萍,终究难窥大道真容。尔等外门弟子,与其在此空耗光阴,妄谈道统,不如勤修苦练,早日突破炼气,尚有几分前途。”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
这已不是辩经,而是赤裸裸的羞辱!
外门弟子们个个面色涨红,敢怒不敢言。
他们出身微末,资源匮乏,本就步履维艰,如今还要承受这等来自云端之上的轻蔑。
就在这压抑得令人窒息的氛围中,一个清朗而坚定的声音,如同一柄利剑,划破了沉闷的空气。
“弟子苏玄策,请教赵师兄。”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名青衫少年排众而出,身形挺拔如松,眼神清亮如星。
正是此前在外门大比中崭露头角的苏玄策!
赵承渊眼皮都未抬一下,只从鼻腔里发出一声轻哼,仿佛苏玄策的挑战,只是微不足道的聒噪。
苏玄策毫不在意,他朝着高台遥遥一拜,声如洪钟:“弟子以为,道非独尊,众生皆可问道!”
“道非独尊,众生皆可问道!”
短短十个字,仿佛一道惊雷在论道台上空炸响!
台下无数外门弟子只觉得胸中郁结之气一扫而空,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
高台上,几位原本闭目养神的长老,也倏然睁开了双眼,目光中带着一丝惊异,齐齐投向那个不起眼的青衫少年。
赵承渊终于正眼看向苏玄策,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弧度:“哦?一个连筑基都未完成的寒门小子,也配与我谈论大道?你可知何为《太初道典》?你可懂何为《万法归源录》?你连道统的门槛都未摸到,有何资格在此狺狺狂吠?”
他的声音充满了不屑,在他看来,苏玄策的挑战不过是跳梁小丑的哗众取宠。
然而,苏玄策面色平静如水,他迎着赵承渊轻蔑的目光,缓缓开口:“《太初道典》开篇有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此‘不仁’,非冷酷无情,而是视众生平等,不因其出身贵贱而有偏私。圣人亦言,大道三千,条条皆可证道。赵师兄身为圣人亲传,却将道统划分为三六九等,以出身论英雄,岂非与圣人之道背道而驰?”
赵承渊脸色一僵,他没想到一个外门弟子竟能将《太初道典》信手拈来,且理解得如此透彻。
他冷哼一声:“强词夺理!《万法归源录》总纲亦强调,法有正邪,道有高低。我天衍书院乃正道魁首,传承的自然是无上大道,岂是尔等旁门左道所能比拟?”
“说得好!”苏玄策朗声一笑,笑声中带着一丝锋锐,“《万法归源录》确实强调法有正邪,但其评判标准,在于‘心’,而非‘法’!心正,则万法皆为正道;心邪,则无上大道亦成魔功!师兄口口声声正统,却心怀偏见与傲慢,将同门视为草芥,不知这颗心,是正是邪?”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
这番话,不亚于指着赵承渊的鼻子骂他“心术不正”!
赵承渊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猛地站起,厉声喝道:“一派胡言!你这等黄口小儿,不过是道听途说,强解经文!若无正统,何来大道?简直是笑话!”
苏玄策眼神骤然变得深邃,他看着暴怒的赵承渊,一字一句地说道:“赵师兄可知,上古曾有一部失传已久的奇功,名为《天地问心诀》?”
《天地问心诀》!
这五个字一出,连高台上的几位长老都面露骇然之色。
此乃传说中的功法,据说直指本心,能勘破一切虚妄,但早已失传千年!
苏玄策并未理会众人的震惊,自顾自地说道:“《问心诀》残篇有载:‘道在天地,亦在人心。农人荷锄,是为耕耘之道;匠人执锤,是为锻造之道;走卒贩夫,亦有生存之道。道无处不在,何来独尊一说?’赵师兄,你连众生之道都无法正视,又谈何执掌圣人道统?”
声声质问,字字诛心!
赵承渊彻底呆住了,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无一言可以反驳。
《天地问心诀》他只在最核心的典籍中见过寥寥数语的记载,而苏玄策却能说出其中的残篇内容!
这怎么可能?
一个寒门小子,怎么可能接触到这等秘辛?
羞辱、惊疑、愤怒……无数种情绪在他心中交织,最终化为一股无法遏制的狂怒。
“你……你……”他指着苏玄策,气得浑身发抖,最终猛地一挥手。
“砰!”
他面前的玉石案几应声而碎,化为齑粉!
“竖子狂言,不可理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洪荒:妖庭弃徒到混沌帝尊请大家收藏:(m.20xs.org)洪荒:妖庭弃徒到混沌帝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