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翼军左厢的变化,并非发生在真空中。杨延昭那套雷厉风行、近乎掀桌子的整顿手段,以及随之而来的新奇训练方法和“思想动员”,如同在沉寂多年的禁军泥潭里投下了一块巨石,涟漪迅速扩散开来。
不满与嫉恨在暗处滋生。那些被触动了利益的军官,那些习惯于旧有秩序的既得利益者,自然不会坐视一个毛头小子动摇他们的根基。弹劾的奏章开始悄然飞向枢密院,乃至御前,内容无外乎“杨延昭年少轻狂,不谙军务,擅改祖制,苛待士卒,扰乱军心”云云。更有甚者,在潘美一系的默许甚至暗中推动下,一场针对杨延昭的“下马威”,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机会很快到来。按照禁军惯例,每年此时都会举行一场大规模的校场演武,以检验各部训练成果,并决定后续钱粮物资的分配额度。这不仅是实力的较量,更是各方势力展示肌肉、互相倾轧的舞台。
演武当日,汴京城西郊皇家校场,旌旗招展,人喊马嘶。各部禁军精锐云集,盔明甲亮,气势不凡。宋太宗赵光义高坐于阅兵台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潘美赫然在座,目光平静地扫视着场中。
虎翼军左厢的出场,引来了一阵不大不小的骚动和窃窃私语。与其他各部光鲜的衣甲相比,他们的装备依旧显得有些陈旧,甚至部分兵士的号衣都未能完全统一。然而,若仔细观察,便能发现这支队伍的不同——所有兵士站得笔直,眼神专注,没有丝毫的散漫之气,整个队伍透着一股沉静的、引而不发的力量。
张都指挥使称病未至,带队之责,自然落在了杨延昭肩上。他一身普通的制式铠甲,并未刻意突出,但挺拔的身姿和沉静的气质,在人群中依然显眼。
演武项目依次进行,骑射、刀盾、枪阵……各部轮番上阵,表现中规中矩。很快,轮到了最具对抗性的环节——分队实战演练。
抽签结果出来,虎翼军左厢的对手,赫然是潘美嫡系、素以骁勇善战着称的龙卫军右厢!这支队伍装备精良,兵员彪悍,带队的更是潘美麾下一名以勇猛和争强好胜出名的都尉,名叫赵崇韬。
抽签结果一出,阅兵台上下的目光顿时变得玩味起来。谁都看得出来,这绝非巧合。潘美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眼帘低垂,看不出表情。而站在龙卫军阵前的赵崇韬,则毫不掩饰地朝杨延昭投来一个充满挑衅和轻蔑的眼神。
“杨参军,久仰大名了。”赵崇韬声音洪亮,带着毫不掩饰的嘲讽,“听说你将虎翼军左厢操练得‘脱胎换骨’,今日正好让我龙卫军的儿郎们,领教领教!”
杨延昭面色平静,拱手还礼:“赵都尉客气,互相切磋,共同进步。”
演练规则,双方各出两百人,在一片划定的复杂区域内(模拟街巷、土坡、林地)进行攻防对抗,以夺取对方军旗或“歼灭”对方有生力量为胜。使用的皆是去了枪头的木质长枪和包裹了石灰的钝头箭矢。
战鼓擂响,演练开始!
赵崇韬求胜心切,仗着龙卫军兵员个人武艺高强、装备精良,一上来便发动了猛烈的正面冲锋,企图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击溃看起来“羸弱”的虎翼军。
然而,杨延昭早已料到对方会轻敌冒进。他并未选择硬碰硬,而是采取了极其灵活的战术。他将两百人分成了数个小型战斗组,依托地形,层层设防,且战且退。
龙卫军攻势如潮,却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虎翼军的士兵们严格执行着平日训练的内容,三人一组,互相掩护,利用简易的障碍物(演练前杨延昭特意申请布置的)不断迟滞、骚扰对手。他们并不追求个人武勇,而是强调配合与纪律。当龙卫军猛攻一点时,侧翼必然遭到袭扰;当他们试图分兵包抄时,却发现虎翼军的小组如同滑溜的泥鳅,总能及时变换阵型,集中力量打击其薄弱环节。
赵崇韬越打越急躁,他发现自己空有力量,却无处施展,部队的阵型在追击中被拉扯得有些散乱。
就在龙卫军攻势稍显疲态,前锋与后续部队出现短暂脱节的一刹那,杨延昭眼中精光一闪!
他亲自率领一支二十人的精锐小队,如同蓄势已久的猎豹,从一处看似不起眼的土坡后猛然杀出!他们没有攻击龙卫军最强的前锋,而是如同一把尖刀,直插对方阵型的腰部——那里正是赵崇韬所在的中军位置,也是龙卫军指挥衔接的薄弱点!
“保护都尉!”龙卫军一阵慌乱。
杨延昭身先士卒,手中白蜡杆长枪如蛟龙出海,虽无枪头,却势大力沉,精准地点在试图阻挡的龙卫军士兵的关节、手腕处,使其瞬间失去战斗力。他身后的二十名精兵,更是如同虎入羊群,配合默契,瞬间将龙卫军的中军搅得天翻地覆!
赵崇韬又惊又怒,挥刀迎战杨延昭。两人刀来枪往,战在一处。赵崇韬力大刀沉,招招狠辣;杨延昭枪法灵动,融合了杨家枪的狠厉与现代格斗的高效,虽力量稍逊,却总能以巧破力,抓住对方因急躁而露出的破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