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后,有的提议题“叠翠”二字,有的建议题“锦嶂”,还有的说“赛香炉”、“小终南”,各种名字不下几十个。
其实,这些宾客心里早就明白,贾政是想借此机会考验宝玉的学问长进了多少,所以他们只是用一些陈词滥调来应付。
宝玉心里也清楚他们的用意。贾政听完大家的提议后,便回头让宝玉来拟名。
宝玉说:“我常听古人说:‘创新不如引用旧典,摹古总是胜过雕琢时俗。’况且这里并不是主要山峰的正景,原本就没有什么特别值得题写的地方,不过是探寻美景的一个过渡罢了。不如就直接引用古人的诗句‘曲径通幽处’写在上面,反而显得大方而有气派。”
众人听了,都称赞道:“非常贴切!二公子的天赋极高,才情出众,不是我们这些读死书的人能比的。”
贾政笑着回应:“别过奖了。他还小,不过是以一知充十用,逗大家一笑罢了。我们再等等,看看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提议。”
说着,一行人步入了石洞。洞内景色宜人,只见茂密的树木郁郁葱葱,奇异的花朵在阳光下闪烁生辉。一条清澈的小溪蜿蜒流过,在花丛与树木的深处曲折穿行,最终潺潺汇入石缝之间。继续前行几步,地势渐渐向北展开,变得平坦而开阔。两侧高楼凌空而起,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精美的栏杆都巧妙地隐藏在山坳与树梢之间。低头望去,只见清澈的溪流如白雪般倾泻而下,石阶仿佛穿云而过。白色的石栏环绕着池塘边缘,石桥的栏杆上雕刻着兽首,口中似在吞吐水流。桥上还建有一座亭子。
贾政与众人登上亭子,倚靠着栏杆坐下,随即问道:“各位觉得给这亭子取个什么名字好?”
众人都回答说:“当年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有‘有亭翼然’之句,不如就叫‘翼然亭’吧。”
贾政笑着说:“‘翼然’虽好,但这座亭子依水而建,最好还是从水的角度来命名才贴切。依我看,欧阳修文中‘泻出于两峰之间’的‘泻’字就很合适。”
这时,一位客人说道:“极是,极是!‘泻玉’二字最为妙绝。”
贾政摸着胡子思考着,抬头看见宝玉站在旁边,便笑着让他也来拟一个名字。
宝玉连忙回答:“父亲刚才说的很有道理。但如果仔细推敲,好像以前欧阳公给酿泉题名时用了一个‘泻’字就很贴切,而今天这个泉如果也用‘泻’字,就不太合适了。再说,这里虽说是为省亲而建的别墅,但也应遵循宫廷礼制的规范,用那样的字眼,显得粗俗不妥。还是请再拟一个更含蓄有深意的名字吧。”
贾政笑道:“各位听听这话怎么样?刚才大家都要创新,你却说不如引用古人的,现在我们要引用古人,你又说粗俗不妥。你先说说你的想法。”
宝玉说:“如果用‘泻玉’二字,还不如用‘沁芳’二字,岂不更新颖雅致?”
贾政摸着胡子点头,没有说话。众人都连忙附和,称赞宝玉才情出众。
贾政说:“匾上的两个字容易解决。你再做一副七言对联来。”
宝玉听后,站在亭子上,四面望了一眼,灵感突现,便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大意为:河堤上的柳树倒映在水中,将水中的倒影也染上了一抹翠绿,仿佛柳枝借着水面的倒影增加了自己的色彩,而河水中那三篙的深度也仿佛被这翠绿所浸染。对岸的花儿盛开,香气随风飘散,这一脉香气与对岸的花儿相隔却又相连,仿佛花儿将香气分给了这一脉空气。
贾政听后,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微笑。在场的人纷纷赞不绝口。
接着,他们走出亭子,穿过池塘,对每一处景致,无论是山石、花木,都细心观赏,流连忘返。忽然,他们抬头望见前方有一片白色的围墙,围墙内有几栋精致的房屋,被成千上万根翠绿的竹子环绕遮掩。
众人都赞叹道:“真是个好地方!”
于是,大家一起走了进去。一进门,便是曲折蜿蜒的走廊,台阶下是用石子铺成的小路。前面有三间小巧的房屋,一间明亮,两间稍暗,里面的床铺、凳子、椅子、桌子都是根据房间大小量身定做的。穿过内室的房门,又有一个小门通往后院,那里有高大的梨树和芭蕉树。还有两间小小的侧室。在后院的墙下,忽然开了一个小孔,一股清泉潺潺流出,开挖的水沟只有一尺多宽,泉水被引入墙内,绕过台阶,沿着房屋流到前院,在竹林间蜿蜒流淌,最终流出院外。
贾政笑着说道:“这个地方还算不错。如果能在月夜之下,坐在这窗前读书,那这一辈子也不算白活了。”
说完,他看向宝玉,吓得宝玉连忙低下了头。在场的客人们连忙用话打圆场,接着又说:“这里的门匾应该题四个字。”
贾政笑着问:“哪四个字?”
有人提议说“淇水遗风”。
贾政评价说:“太俗气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