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宝钞流通及特许商会管理总章》的推行,如同在帝国庞大的肌体上施行一场精细的外科手术,过程必然伴随着阵痛与流血。田娃以铁腕落实“准备金制度”,严惩舞弊官吏,虽暂时压制了明面的抵抗,却也将更多的暗流逼向了更深处。
洪武五年的秋天,来得似乎比往年更早一些。凉风初起,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便如同惊蛰的雷声,炸响在看似渐趋平稳的宝钞改革上空。
风波起于运河重镇济宁。一夜之间,市面上开始流传一个骇人听闻的谣言:朝廷宝钞提举司勾结扬州大商沈万金,滥发无锚宝钞,准备金库早已空虚,宝钞即将成为废纸!谣言说得有鼻子有眼,甚至编造了具体的宝钞编号和所谓的“内部消息”。
恐慌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济宁城内,持有宝钞的百姓和商户蜂拥至官设的兑换所,要求将手中的宝钞兑换成铜钱或金银。兑换所前瞬间排起了长龙,人潮汹涌,群情激愤。当地官府试图弹压解释,却更激起了民愤,认为官府是要赖账。骚乱之中,兑换所的门窗被挤破,吏员被打伤,混乱迅速波及到整个城市,多家悬挂“认收宝钞”招牌的商铺遭到冲击。
消息通过八百里加急传到京师时,朝会之上顿时炸开了锅。
“陛下!臣早言纸钞不可恃!如今酿成民变,祸乱地方,田娃难辞其咎!”一位素与清流交好的御史立刻出班,言辞激烈。
“济宁乃漕运咽喉,此地生乱,关乎京师命脉!必须立刻派兵弹压,严惩肇事者,并暂停宝钞流通,以安民心!”
“田娃所行新政,苛虐商民,始有今日之祸!请陛下明察!”
攻讦之声如同潮水般涌向田娃。李善长眉头紧锁,沉默不语。刘伯温目光深邃,似乎在思索着什么。就连端坐龙椅的朱元璋,脸色也阴沉得可怕。民变,这是任何帝王都最为忌惮的事情。
田娃站在班列中,能清晰地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或质疑、或幸灾乐祸、或担忧的目光。他心中同样震惊,但更多的是冷静的分析。这绝非一次简单的谣言引发的意外!济宁并非宝钞流通的核心区域,谣言却能如此精准、迅速地煽动起大规模挤兑和骚乱,背后必然有组织、有预谋!
他深吸一口气,在喧嚣声中稳步出列,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大殿:“陛下,济宁民变,事出突然,臣恳请陛下允臣即刻前往处置!”
“你去?”朱元璋冷冷地看着他,“如今民情汹汹,你去了,只怕火上浇油!”
“陛下!”田娃抬起头,目光坦然无畏,“正因为民情汹汹,臣才必须去!此乱因宝钞而起,臣身为宝钞提举,责无旁贷!若臣不去,无法查明谣言根源,无法安抚民众,更无法向陛下和天下交代!臣愿立军令状,若不能平息事态,查明原委,臣愿提头来见!”
他的果断与担当,让殿内为之一静。
朱元璋凝视着他,片刻后,猛地一拍御案:“准!朕给你全权!济宁卫所兵马,暂由你节制!毛骧!”
“臣在!”毛骧应声出列。
“你带一队缇骑,随田娃同往,给咱把幕后造谣生事之徒,揪出来!”
“臣遵旨!”
退朝之后,田娃片刻未停,点起随从,与毛骧率领的锦衣卫缇骑汇合,快马加鞭,直扑济宁。一路上,他不断收到济宁方面传来的最新消息:骚乱已被当地卫所兵暂时压制,但民心惶惶,兑换所依旧被围,商户不敢开门,漕运亦有停滞之忧。
“伯爷,此事绝不简单。”毛骧在马上低声道,“济宁谣言起得太过蹊跷,传播速度也匪夷所思。背后定有人操纵。”
“我知道。”田娃面沉如水,“我们的对手,终于忍不住了。他们不敢在扬州、苏州这些根基已稳的地方动手,便选了济宁这个水路要冲,既要打击宝钞信誉,也要瘫痪漕运,一石二鸟!”
他心中飞速盘算着对策。弹压只是治标,关键在于破除谣言,恢复信心,并揪出幕后黑手。
抵达济宁时,已是次日黄昏。城门口戒备森严,气氛紧张。田娃没有立刻进城,而是命毛骧派出锦衣卫暗探,混入城中,打听谣言的具体内容和传播路径。他自己则驻马城外高地,俯瞰着这座陷入恐慌的城市。
“传令下去,”田娃对济宁前来迎接的惶恐不安的知府和卫指挥使道,“明日辰时,于府衙前广场,本官要亲自向全城百姓说明宝钞事宜!同时,张贴告示,宣布三件事:第一,朝廷宝钞准备金充足,所有官设兑换所,即日起,不限量兑付铜钱!第二,严查造谣惑众者,提供线索者重赏!第三,凡因本次骚乱受损之良善商户,由官府核实后,予以补偿!”
“伯爷……不限量兑付?这……”知府面露难色,“若百姓都来兑换,库中铜钱恐不足以支撑啊!”
“照我说的做!”田娃语气斩钉截铁,“库中铜钱若不够,立刻从周边府县调拨!再不够,就用官仓粮食、布匹折价兑换!我要让所有人看到,朝廷维护宝钞信用的决心,比他们想象的要坚定十倍、百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的发小是朱元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的发小是朱元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