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长的号牌沉甸甸地挂在胸前,带来的不仅是微末的权力,更是实实在在的责任。朱重八统领的这十个人,除了原有的田娃、汤和、徐达,新增的六人中,有两人是经验丰富的老斥候,性子油滑,另外四人则是刚补充进来的新兵,眼神中还带着惶恐。
如何将这十人拧成一股绳,形成战斗力,是朱重八面临的第一道考题。
他没有多余的花哨手段,直接将田娃那套在新兵营证明有效的法子搬了过来,甚至更加严苛。每日操练雷打不动,纪律要求一丝不苟,内务卫生必须整洁。不同的是,他现在有了执行军法的权力。
那两个老兵油子起初还想摆摆资格,训练时偷懒,对朱重八的命令阳奉阴违。朱重八没有任何警告,直接在全体面前,用拳头和鞭子让他们明白了这里谁说了算。他下手极狠,却又控制在不会真正致残的范围内,既立了威,也没给上面留下把柄。
田娃则负责“教化”与“凝聚”。他利用什里配发的少量经费和朱重八偶尔自掏腰包的赏钱,改善伙食,偶尔还能弄到点酒水分给大家。他继续宣讲战场生存技巧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并用他们上次成功的战例作为教材。对于那四个新兵,他耐心指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斥候的生活和技能。
恩威并施,双管齐下。很快,这个新组建的队便呈现出与其他队伍不同的风貌。行动整齐划一,令行禁止,虽然训练艰苦,但因为待遇相对公平,且有明确的上升通道(朱重八承诺,有功必赏),士气反而日渐高涨。
孙百户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对朱重八的带兵能力更加认可,交给他们的任务也逐渐重要起来。从最初的边境巡逻、侦察敌情零星据点,到后来深入敌控区绘制简易地图、捕捉“舌头”(俘虏)。
每一次任务,朱重八都冲锋在前,决策果决。田娃则以其敏锐的观察和缜密的思维,屡次在关键时刻提出关键建议,规避风险,扩大战果。汤和与徐达作为左膀右臂,执行命令不折不扣。这个核心四人组的默契,带动了整个什的战斗力提升。
一次,他们奉命侦察一支元军运粮队的动向和护卫兵力。任务本身并不复杂,但在潜伏观察时,田娃注意到这支运粮队的护卫军官行为异常,与押运的民夫头目频繁私下交谈,眼神闪烁。
“重八哥,不对劲。”田娃压低声音对身旁的朱重八说,“看那个骑马的百户长,他太关注那些民夫了,不像是在防备,倒像是在……监视或者谋划什么。而且,那些民夫虽然衣衫褴褛,但行动举止,不像普通夫子,太过整齐,眼神也太凶。”
朱重八经他提醒,仔细看去,果然发现了蹊跷。“你的意思是……”
“这很可能是个陷阱,”田娃目光锐利,“用粮队做饵,引我们或者其他劫粮的小股部队上钩。那些‘民夫’,恐怕是精锐假扮的。”
朱重八倒吸一口凉气,若非田娃心细,他们很可能就一头撞进去了。他当机立断,放弃原定的近距离侦察计划,只在外围远远盯梢,并派汤和绕道后方,果然发现了潜伏在更远处的一支元军骑兵!
他们将这个重要情报及时送回,使得一支准备劫粮的友军避免了灭顶之灾。这一次,他们立的功不再是斩首多少,而是挽救了整支队伍。
类似的事情发生了不止一次。田娃总能从一些细微之处——敌军灶坑的数量、马蹄印的深浅、丢弃物品的异常——推断出隐藏的信息。他的“心细如发”和“料事如神”的名声,渐渐在斥候队乃至更高级别的军官中传开。甚至有人私下给他起了个外号——“小诸葛”。
当然,这个外号目前还只在小范围内流传,但田娃(陈远)的独到价值,已经毋庸置疑。
陈远很清醒,他知道自己并非真的能掐会算,只是拥有超越时代的分析思维和信息处理能力。他小心翼翼地运用着这种能力,既不藏拙,也不过于张扬,始终将决策的功劳归于朱重八,巩固着朱重八在这个小团体中的绝对权威。他深知,只有朱重八这棵大树根深叶茂,他这个“藤蔓”才能攀得更高。
他们的出色表现,自然引起了更高层面的注意。
这日,孙百户亲自来到他们的营房,脸上带着难得的郑重。
“朱重八,田娃,收拾一下,跟我走一趟。”他顿了顿,补充道,“元帅府来人,要见你们。”
元帅府!
朱重八和田娃心中都是一震。郭子兴!终于要接触到这个时代真正的风云人物之一了吗?
两人迅速整理好仪容,虽然依旧是粗布军服,但挺直的腰板和沉稳的眼神,已与普通军汉截然不同。跟在孙百户身后,他们穿过层层营区,走向那座象征着濠州最高权力中心的元帅府。
陈远的心跳有些加速。他知道,这将是一个重要的节点。能否在郭子兴心中留下印象,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发展的起点。他看了一眼身旁的朱重八,发现他虽然面色平静,但紧握的拳头和微微抿起的嘴唇,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的发小是朱元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的发小是朱元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