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的夜色还没完全褪去时,1集群的先头部队已在东北方向700公里处的荒原上踩出了第一道车辙。7小时的长途机动里,运输机的引擎轰鸣始终萦绕在荒原上空——250架运输机分成5个梯队,在50架维京战机的护航下低空掠行,机翼划破晨雾时带起的气流,把地面的枯草卷得漫天飞舞;下方的履带部队则在荒原上拉出一条黑色长龙,300台歌利亚的机械腿每一次落地都震得尘土四溅,130辆攻城坦克的履带碾过碎石,发出“咯吱咯吱”的金属摩擦声,250辆恶火的轮胎则在地面留下细密的胎纹,像一道不断延伸的钢铁锁链。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时,运输机群终于抵达预定集结点——一片距离绿皮营地10公里的开阔地。这里没有任何掩体,只有几丛枯黄的灌木,刚好能让载具隐蔽列阵。雷站在一辆加装了指挥模块的攻城坦克上,手里的数据板正同步着铁鸦传回的实时画面:10公里外,绿皮营地的2米高土墙在晨光里泛着灰黑色的光,墙头上插着的骨刺旗帜歪歪扭扭,偶尔能看到绿皮的脑袋从墙垛后探出来,手里的链锯斧反射着零星的光。
“全体注意,运输机卸载后立即返航,主基地补给需要5小时,在中午12点前会带回第二波弹药和急救物资。”雷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到每架运输机的驾驶舱,“卸载时保持警戒,维京战机在集结点上空巡逻,防止绿皮的侦查小队突袭。”
第一架运输机的起落架刚触地,舱门就“哗啦”一声拉开。L-301带着1号小队的残部率先跳下来——清剿废墟据点时,他的小队虽只伤2人,但连续7小时的机上颠簸,还是让不少新兵脸色发白。他扶着身边的汤姆,这小子正弯腰干呕,手里的电磁步枪枪托上还沾着早上的露水。“别吐了,等会儿打起来,连吐的时间都没有。”L-301拍了拍汤姆的后背,目光扫过集结点:陆战队员们正成建制地从运输机里涌出来,黑色的作战服在荒原上连成一片;火蝠队员们扛着焚烧臂铠,厚重的防火服让他们走得有些笨重,头盔下的呼吸声通过通讯器传来,带着明显的喘息;劫掠者们则是提着榴弹发射器,金属发射器在晨光里泛着冷光。
停机坪的另一侧,载具部队正在调整阵型。歌利亚的机械臂缓缓抬起,地狱火对空导弹的发射巢展开,光学瞄准系统的红点扫过远处的土墙;攻城坦克则将炮管压低,120毫米的旋流弹炮管上还残留着长途运输的灰尘,机械师们正围着坦克奔跑,用抹布擦拭炮管上的污垢;恶火的驾驶员们则跳下车,检查燃料罐的阀门,焦油炸弹的刺鼻气味飘在空气中,让路过的陆战队员忍不住皱起眉头。
上午7点整,最后一架运输机完成卸载。舱门关闭时,引擎再次轰鸣起来,250架运输机分成两队,在维京战机的护送下掉头飞向主基地——它们需要在5小时内完成弹药装填、燃料补充和简单检修,再带着补给返回战地。看着运输机群消失在天际线,雷按下通讯器的按钮:“各单位报告状态,医疗组优先处理清缴行动中受伤的队员,侦查组配合铁鸦,绘制绿皮营地的详细防御图。”
医疗帐篷很快在集结点西侧搭了起来。蓝色的帐篷布在风里微微晃动,3个医疗组的1400名医疗兵分成20个小队,正给从清剿行动中带伤的队员处理伤口。L-301走进帐篷时,正好看到医疗兵莎拉在给1号小队的火蝠马克包扎手臂——清剿废墟时,马克为了救保罗,手臂被绿皮的飞斧划开一道10厘米长的口子,虽然当时已经简单处理,但长途机动后,绷带里的血又渗了出来。
“伤口没感染,但得重新消毒缝合。”莎拉的声音很平静,她用镊子夹起酒精棉,轻轻擦拭马克的伤口,马克的身体下意识地抖了一下,但很快又绷紧了肌肉。“疼就说一声,别硬撑。”莎拉说着,从急救包里拿出缝合针,“清剿时你们小队是硬茬,等会儿打营地,可不能少了你这个火蝠。”
“放心,这点伤不算啥。”马克咧嘴笑了笑,头盔下的眼睛盯着帐篷外,“刚才看铁鸦传回来的画面,绿皮的土墙后面有不少战车在巡逻,等会儿怕是要硬仗。”
L-301靠在帐篷杆上,看着帐篷里忙碌的景象:有的医疗兵在给队员注射止痛药,有的在更换骨折队员的夹板,还有的在清点急救包——清剿行动消耗了不少急救包,现“莎拉,补给还要5小时才到,急救包够吗?”他问。(这里急救包其实就是止痛药啊夹板啊这些,其他的医疗兵的医疗纳米枪会治好的)
莎拉抬头看了他一眼,手里的缝合针还在快速穿梭:“不够也得撑着,刚才跟米勒指挥官通了话,运输机回来时会优先带急救物资,大概能补充足够个急救包。现在只能省着用。”
帐篷外,侦查组的动作已经展开。10台铁鸦在绿皮营地上空1公里处悬停,雷达扫描波像无形的网,将营地内部的每一个角落都纳入监测;5架维京战机则高空掠行,探查是否会莫名其妙冒出绿皮战斗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科普卢到40k请大家收藏:(m.20xs.org)从科普卢到40k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