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缴行动结束的次日,C型阵地的薄雾还没散尽,SCV的履带声就已经划破了战场的沉寂。奥古斯都站在临时指挥帐的数据板前,指尖划过屏幕上的战场地图——绿皮营地的废墟在地图上标为“清剿区”,瓦斯气泉是闪烁的蓝色光点,而他的手指最终停在一片空白区域,“两天内完成战场清扫与装备维修,并在周边寻找新的资源点,我们需要在一个月内建起能支撑大规模作战的基建集群,我们要让钢铁洪流填满这片土地。”
通讯频道里传来米勒和雷的齐声回应,像是为这场持续一个月的“奠基之战”敲下了第一记重锤。
战场清扫的指令下达时,70台SCV被分成了三个梯队,每队配备5名机械师,分工明确得像一台精密运转的齿轮机。
第一梯队25台SCV负责“资源回收”,机械臂上的电磁吸盘吸附着绿皮的链锯斧、砍刀、破烂步枪和破损的改装战车零件。编号S-19的SCV在黑色帐篷废墟下挖出了半截火箭筒,探测器显示筒内还有未引爆的弹头,机械师立刻远程切断引信,将其扔进回收舱——这类绿皮武器虽然简陋,但拆解后的金属可以回炉重铸,节省主基地的晶体矿消耗。仅前一天,第一梯队就回收了2300件绿皮近战武器、1800把破烂步枪和47台改装战车残骸,足够重工厂提炼出50吨优质钢材。
第二梯队30台SCV专攻“装备维修”,它们的机械臂换成了焊枪和液压扳手,围着受损的歌利亚和攻城坦克打转。G-09的传感器在之前的清缴行动中被子弹击穿,S-27的机械臂先拆下报废的传感器,再从备用零件箱里取出新的光学组件,焊枪的火花在晨曦中溅起,不到2小时就完成了更换;B-17的履带在推进时被绿皮的骨刺扎破,S-08用液压扳手松开履带卡扣,换上加厚的合金履带,还额外在履带外侧加了一层防滑纹——“下次碾绿皮的骨头,再也不用担心打滑了”,机械师在通讯器里调侃道。到第10天,歌利亚全部修复完毕,坦克不仅恢复战力,还提前加装了即将研发的“旋流弹”适配炮管,连之前暂存后方的1台歌利亚也被拖回维修区,更换核心传感器后重新归队。
第三梯队15台SCV则负责“战场净化”,它们的专门处理绿皮的尸体和污染土壤。绿皮的血液带有腐蚀性,若不及时清理会渗入地下污染瓦斯气泉,SCV先将尸体铲进气泉旁新建的回收站里,将其回收成可用的瓦斯液体后,再用特制的中和剂喷洒地面,直到探测器显示土壤酸碱度恢复正常。L-301跟着第三梯队巡逻时,曾看到S-41的回收厂冒出绿色的烟,机械师解释:“这是绿皮骨骼里的特殊物质在燃烧,烧完的灰烬还能当肥料——也算这些异型最后做了点有用的事。”
清扫到第5天时,雷派了2个陆战小队(50人)配合SCV行动——绿皮的残兵偶尔会从废墟缝隙里钻出来偷袭,虽然数量不多,但足够干扰清扫进度。一次在清理西侧仓库时,12名绿皮小子突然从废弃的战车底下冲出来,举着斧头砍向S-33的机械臂,幸好L-317反应快,电磁步枪的子弹瞬间击穿了绿皮的胸口。“这些家伙就像藏在石头缝里的虫子,得一只一只抠出来”,雷在通讯器里叮嘱,之后每个SCV梯队都配了5名陆战队员,枪口对着废墟的每一个角落,确保清扫工作万无一失。
到第10天傍晚,战场清扫彻底完成。米勒在指挥帐汇报:“回收金属58吨,净化土壤3.2平方公里,未发现绿皮残兵活动迹象——现在,我们可以把精力放在资源和基建上了。”
寻找新晶体矿的任务,最初交给了6架空优维京。奥古斯都的指令很明确:“以瓦斯气泉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探查,重点找晶体矿的特征——高能量反应、地表有蓝色晶体碎片,一旦发现,立刻标记坐标。”
维京驾驶员马克驾驶着V-03号机,朝着东北方向飞行。前天,他们探查了15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区域,只找到几处小型的奇异矿脉,派遣scv查看过后发现毫无用处,便重新开始寻找。直到第今天,V-03的雷达突然响起警报——24公里外的一片峡谷里,探测器显示出强烈的能量反应,“能量浓度是常规晶体矿的1.5倍!地表有蓝色晶体露出,看起来是个大型矿脉!”马克的声音在通讯频道里带着兴奋。
奥古斯都立刻派米勒带着10台SCV和2个陆战小队(50人)前往勘探。峡谷两侧是陡峭的岩壁,谷底覆盖着厚厚的碎石,SCV用机械臂拨开碎石,露出了藏在下面的蓝色晶体——晶体表面泛着微光,探测器显示矿脉深度达500米,储量超过120万立方米,纯度高达92%,“这是我们目前找到的最大矿脉,足够支撑五座重工厂满负荷运转好几年!”米勒蹲在晶体旁,用小刀刮下一点碎屑,碎屑在阳光下折射出蓝光,“立刻上报,我们要在这里建一座行星堡垒,把矿脉牢牢守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科普卢到40k请大家收藏:(m.20xs.org)从科普卢到40k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