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云谷调研的顺利化解,以及随后补偿款复查工作组的迅速成立,像一阵清风,暂时吹散了笼罩在林静云头顶的部分阴霾。网络舆论开始出现理性声音,不少市民对这位务实肯干、敢于直面问题的新市长产生了期待。然而,林静云深知,这只是风暴眼的短暂平静,真正的较量在那些看似规范、实则壁垒森严的流程里,在下一个关口——溪云谷道路硬化工程的预算审批会上,她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果然,在市政府小会议室召开的第一次专项预算审议会上,阻力以另一种更“合规”、更难以反驳的方式出现了。
会议由常务副市长高瀚主持,财政、发改、审计、交通、国土等关键部门的一把手参加。林静云作为项目推动者,列席听取。交通局局长汇报的方案务实详尽,预算也经过多方压缩,几乎挤干了水分,堪称节俭。
“方案做得不错,交通局的同志辛苦了,前期工作很扎实。”高瀚首先肯定了工作,语气温和,一副就事论事的样子。但他随即话锋一转,手指轻轻敲着摊开在面前的预算报告,发出沉闷的嗒嗒声,“不过,眼下市财政的状况,在座的各位都很清楚。新城项目停滞,土地收入锐减,加上历年积累的债务,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压力巨大,可以说是捉襟见肘。在这种情况下,一下子拿出这么一笔不算小的钱来修一条……主要用于农业和旅游的乡间公路,是不是……可以再慎重考虑一下,或者,看看能不能优先争取一下省级的专项补助?我们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紧迫的刀刃上啊。”他刻意回避了“溪云谷”和“林市长推动”这些敏感词,只强调宏观困难。
财政局长钱保国立刻心领神会地接话,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高市长说得太对了!林市长,不是我老钱不支持工作,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现在库款调度非常紧张,几个在建的保障房项目资金都还没完全落实,教师绩效工资也等着发放。溪云谷这条路虽然重要,对长远发展有利,但毕竟不是迫在眉睫的交通主干道,涉及的人口也有限,从全局权衡,它的优先级……是不是可以适当后移?或者,等我们财力稍微宽裕一点再说?”他摊开手,一脸无可奈何。
发改和审计的负责人也纷纷发言,或明或暗地表示支持高瀚的观点,字里行间充斥着“困难”、“慎重”、“从长计议”、“风险可控”等标准官僚词汇。会议室里弥漫着一股心照不宣的默契,用看似无可指责的理由和程序,构建起一道无形的墙,企图将她点燃的火苗悄然捂灭。
林静云安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丝毫波澜,心中却如明镜一般。他们绝口不提那笔被违规挪用、亟待追回的民生专项资金,只强调收入减少造成的困难;他们不直接否定溪云谷项目的意义,却用“全局权衡”和“优先级”这套话语体系来卡脖子。这是一场标准的、深谙规则的官僚式围剿。
她知道,在这种场合下,硬碰硬地争吵、拍桌子,不仅毫无意义,反而会落入对方设下的“年轻气盛”、“急躁冒进”的刻板印象陷阱。她需要更巧妙的策略。
等所有人都发言完毕,目光或明或暗地聚焦到她身上时,林静云才缓缓开口,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高市长和各位同志提到的困难,都是客观存在,我完全理解。财政紧张是现实,每一分钱的确都要精打细算,花出最大效益。”
她先坦然承认了对方的逻辑起点,这让在场几个准备看她发作的人微微一愣。接着,她话锋不着痕迹地一转:“但是,我认为,我们看待溪云谷项目,不能仅仅把它看作是一条路的问题,更不能简单地用‘主干道’还是‘乡间路’来划分优先级。它更是我们青云市转变依赖房地产的旧有发展思路、寻找绿色可持续新增长点的战略性抉择!这条路,是撬动社会资本、激活沉睡农村资源的关键杠杆,其价值不能等同于一次性的政府投入。”
她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面是她这几天密集调研、沟通后梳理出的初步构想与进展,语气沉稳地列举:“我已经初步接触了省农科院的专家团队,他们对溪云谷独特的生态和小气候非常感兴趣,明确表示愿意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合作建立高标准的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同时,市文旅局也在积极对接省内外几家有实力、有经验的专业乡村旅游投资公司,对方表现出浓厚的投资意向。”她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后落在高瀚脸上,“但是,各位,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市场资本,首先要看的就是我们的决心和基础条件!如果我们连最基础的路都不愿意修、不敢修,我们拿什么向合作方展示诚意?怎么让社会资本有信心真金白银地投入进来?杠杆的作用,首先需要一个坚实的支点!”
她巧妙地将“政府投入”转化为“杠杆支点”和“诚意展示”,把球又踢了回去,将讨论提升到发展战略层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茶韵青云: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答卷请大家收藏:(m.20xs.org)茶韵青云: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答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