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武夷山,刘志凡携弟子玄螭继续游历。他心念流转间,忆起那撑天立地、承载着盘古不屈意志的洪荒第一神山——**不周山**。昔日他于此山攀登悟道,创法明志,承开天印记,立守护信念,更得了完整的命运魔神传承,可谓与他道途息息相关,福缘深厚。
如今他已然证道混元,成就武仙尊位,此番携新徒再临,心境与往昔又自不同。既有几分故地重游的感慨,亦存了几分探究更深层次奥秘的期待。
“师尊,前方那山……好生雄伟!竟比极北的万丈玄冰山还要巍峨无数倍!”玄螭远远望见那不周山模糊的轮廓,便已感到一股源自生命本源的震撼与压迫感,忍不住惊叹道。他久居北地,何曾见过如此接天连地、仿佛支撑着整个苍穹的巨岳?
刘志凡目光悠远,淡淡道:“此乃盘古大神脊梁所化,洪荒天柱——不周山。其内蕴藏开天伟力与无穷道韵,于修行大有裨益。你紧随为师,细细体悟,但有所得,皆是你之造化。”
“是,师尊!”玄螭肃然应道,心中既激动又紧张。
不多时,二人便已来至不周山脚下。那熟悉的、浩瀚如渊的盘古威压依旧存在,如同潮水般涌来。玄螭虽已是金仙中期修为,此刻亦感觉如同背负山岳,气血凝滞,法力运转都艰涩了数分,不由得面露惊色,全力运转功法抵抗。
刘志凡见状,袖袍轻轻一拂,一股混元道韵自然扩散,将玄螭笼罩其中,为其分担了大部分压力。“静心感受,引威压淬体炼神,此乃锤炼根基的绝佳机缘。”
玄螭顿感周身一轻,那令人窒息的威压变得柔和了许多,虽依旧沉重,却不再难以承受,反而如同磨刀石般,打磨着他的肉身与元神。他心中对师尊的神通更是敬佩不已,连忙依言静心体悟。
刘志凡则并未如上次那般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他如今已是混元道果,与天地同尊,这不周山的威压虽强,却已难以对他造成实质性的阻碍。他带着玄螭,身形飘忽,看似缓慢,实则一步千里,沿着那苍凉古朴的山体向上而去。
越往上行,景象与昔日所见又有不同。凶兽大劫虽已过去,但天地间依旧残留着些许劫气,而在不周山这股浩然正气、盘古意志的涤荡下,这些劫气显得尤为明显,正被缓缓净化。山体之上,一些上次未曾留意到的古老刻痕、残留的战斗印记,在他混元道眼之下,也变得更加清晰,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开天之初乃至更早时代的秘辛。
他们行至半山腰以上,那处曾发现**九天息壤**与**三光神水**的石台。此地如今已空无一物,但刘志凡驻足片刻,神念细细扫过,竟在石壁深处,又察觉到了一丝极其隐晦的土灵本源波动,虽远不及九天息壤,却也是一缕难得的**先天戊土之精**。
“玄螭,将此物取出,感受其中大地厚德载物之意。”刘志凡指点道。
玄螭依言,运转法力,小心翼翼地将那缕戊土之精摄取出来,捧在手心,仔细感悟其中沉稳、厚重的道韵,这对平衡他自身的玄冰寒气颇有好处。
继续上行,穿越凛冽的混沌罡风层,踏过破碎的时空裂隙区域。刘志凡不时出言,为玄螭讲解此地残留的力之法则碎片,阐述盘古开天时清浊分离、阴阳初判的至理。玄螭听得如痴如醉,许多修行上的疑难竟在这行走与聆听中豁然开朗。
终于,他们再次抵达了刘志凡昔日创法、承印的那处接近山巅的极限区域。此地威压之强,已非大罗之下可以立足。玄螭即便有师尊护持,也感觉如同身处深海之底,四面八方皆是无穷压力,只能全力运转功法,勉力支撑,借此磨砺自身。
刘志凡独立于这熟悉的平台,混元道果与周遭的盘古意志产生着玄妙的共鸣。他闭上双眼,心神再次沉入那冥冥中的开天印记长河之中。与上次不同,此次他以混元视角观之,所见更加清晰、更加本质!
他“看”到了力之法则更加细微的脉络,看到了三千魔神大道在开天斧刃下崩解、又被洪荒天地吸纳演化的过程,甚至隐约触及到了一丝盘古大神那“道损万物而补天地”的悲悯与决然胸怀!
这份感悟,让他对自身“武仙”之道的理解更加深邃。力量,并非只有破坏与征服,更可承载与守护。他的混元武体在这开天道韵的洗礼下,那内宇宙的雏形似乎又凝实了一分。
同时,他凭借更加敏锐的命运感知,结合此地的特殊环境,隐隐察觉到不周山深处,似乎还隐藏着一些与混沌魔神残骸、乃至与洪荒天地本源相关的、更为古老的秘密,只是时机未至,或者需要更高的境界才能触及。
“此地确为洪荒道源之一,每次前来,皆有新得。”刘志凡心中暗叹。
他在此地盘桓数日,一边自身感悟,一边为玄螭讲解此地道韵,助其消化所得。玄螭受益匪浅,修为虽未立刻突破,但根基被打磨得更加浑厚扎实,对天地大道的认知也上了一个台阶。
数日后,刘志凡觉得此行目的已达,便带着意犹未尽的玄螭下山。
离山之前,他最后回望了一眼那依旧看不到尽头的山巅,心中明了,或许待他未来境界更高之时,方能真正踏足那传说中连大罗都难以企及的不周之巅,揭开其最终的面纱。
师徒二人化作流光,离开了不周山,继续他们的洪荒游历之路。而此番再临,不仅让刘志凡道行略有精进,更让玄螭见识了天地之广博,道途之无涯,一颗向道之心,愈发坚定。
喜欢鹤舞洪荒请大家收藏:(m.20xs.org)鹤舞洪荒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