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汉学宫立心
汉学宫的灯火在深沉的夜色里,勾勒出坚实而肃穆的轮廓。
陈敬之的脚步带着急促的风声,穿行在寂静的回廊之间。
他手中紧紧攥着一叠纸,上面是李颙(字二曲)这几日观察汉学宫后,留下的零星笔记与口述感想,字迹潦草,却重若千斤。
“吱呀——”
他推开议事堂沉重的木门。
李信正背对着门口,高大的身影如山岳般,凝视着墙上那幅巨大的卧龙谷全图。
图上山川沟壑之间,新近用朱笔标注的“汉学宫”三个大字,在烛光下仿佛燃烧着火焰。
“汉王。”
陈敬之的声音带着几分压抑不住的激动,也透着连日奔波的疲惫。
“二曲先生这几日看下来,触动极深!”
“他看到蒙学用《家园图经》来启迪童蒙的家国之心,看到武学将‘护民’作为战术的绝对核心,甚至看到那些大字不识的军官们在夜校里拼命补习文化,都大为震动!”
“先生亲口说,此乃‘迥异于腐儒空谈,是真正的实学胚芽’!”
李信缓缓转过身,跳动的烛光映亮了他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
“震动之后,便是更深的疑虑,对么?”
“汉王明鉴!”
陈敬之重重点头,快步上前,将手中整理好的要点呈上。
“先生的顾虑,核心有三!”
“其一,他担心,我们汉学宫呕心沥血培养出来的人才,最终会沦为割据一方的爪牙,彻底背离他‘匡时济世’的本心!”
“其二,他忧虑,我们此举会分散天下的抗清力量,于光复大局并无补益,只是在清廷的眼皮子底下瞎折腾!”
“其三,也是他最忌讳的,他自己身负‘黄培诗案’的旧伤,一旦身份暴露,必然会引来清廷的雷霆震怒!他怕连累谷中数万军民,也怕自己一世清誉,毁于一旦!”
李信接过那几页纸,目光如电,一扫而过。
他沉默了片刻,骨节分明的手指在冰凉的木案上,富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声响。
“先生的顾虑,每一个都打在了七寸上。”
“但是,他的学养、他的声望、他的气节,正是我汉学宫乃至整个卧龙谷脱胎换骨、为华夏文脉筑基的无价之宝!”
“岂能因噎废食!”
他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惊人的神采。
“传我将令!”
“即刻召陈敬之、王希、韩茂、李铁牛,还有蒙学的孙先生,到议事堂秘密议事!”
议事堂内,灯火被拨得更亮,核心的几位主官迅速齐聚,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的神色。
李信开门见山,声音不大,却字字砸在众人心头。
“诸位,二曲先生不是我们请来装点门面的泥胎菩萨,他是要为我汉学宫立心、正名、育才的擎天玉柱!”
“他的位置必须尊崇,他的权力必须给重,他的职责必须专一!”
“如何安置他,如何打消他的全部顾虑,让他把这颗心彻彻底底地安在卧龙谷,都说说吧!”
陈敬之率先开口。
“先生一生倡导‘明体适用’,最恨的就是空谈误国。我观察他这几日,对蒙学的《家园图-经》,武学的‘护民’原则,乃至我们仕学的《保民策》都极为赞赏。我们当以此为突破口,邀请他总揽我卧龙谷的文教大纲!”
“如何总揽?”李信追问。
格物院院正王希,这个平日里只跟图纸和零件打交道的汉子,此刻却目光灼灼地开了口。
“可尊先生为‘文教祭酒’!名义上,统领蒙学、仕学、武学三大学部的学术方向和精神内核的构建!”
“而首要之务——”他加重了语气,“请先生亲自挂帅,总纂一部《新蒙典》!”
“《新蒙典》?”众人神情皆是一凛。
“没错!”李信一拳砸在桌案上,斩钉截铁!
“旧有的《三字经》、《百家姓》,空洞无物,禁锢心智,早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先生的‘明体适用’,正是我辈‘保家卫民’的立根之本!这部新典,必须以实学为骨,以家国为魂!”
他目光扫过众人,思路清晰得可怕。
“其一,保留并升华《家园图经》的核心!把‘家-村-谷-国’层层依存、必须誓死保卫的道理,用最浅显的童谣、最生动的故事讲出来,把家国情怀给我死死地钉进每一个孩子的脑子里!”
“其二,把‘忠勇碑’的精神给我融进骨血里!”
他看向负责蒙学的孙先生。
“北坡粮仓血战,那些无名士卒为护民而死的事迹,全都可以编成启蒙故事!从小就要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舍生取义,什么是保家卫民!”
“其三,把实用的知识给我塞进去!农桑节气、基础算学、本地的山川地理,都要用最简单的话讲明白!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粮食来之不易,知道算数有什么用,知道自己脚下这片土地有多重!”
“其四,语言必须朗朗上口,让三岁小儿都能背诵理解!这部典籍,要彻底取代所有旧的蒙学课本,成为我汉学宫的文脉根基,是第一要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请大家收藏:(m.20xs.org)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