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陆续抵达洛氏陵园的山门前。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巍峨肃穆的汉白玉牌坊,高耸而立,历经风雨洗礼,更显庄重沧桑。牌坊顶端,是请当代一位书法泰斗挥毫泼墨,用古朴厚重的隶书镌刻的四个大字——“洛氏陵园”。两旁的石柱上,刻着一副对联:
立德齐今古,祖德千秋常祀典;
存厚传子孙,儿孙万代绍书香。
笔力遒劲,寓意深远,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家族对德行的崇尚与对传承的期许。
牌坊之后,是一条依山势开凿、铺着青石板的宽阔神道,蜿蜒向上,直通山腰处的家族祠堂及后山的墓园。神道两旁,古木参天,松柏苍翠,气氛庄严肃穆,令人不由得心生敬畏,放轻脚步,压低话音。
车辆无法再上行,全部整齐地停放在山门外的宽阔平地上。众人纷纷下车,在洛玉堂的带领下,于牌坊前静静肃立,整理衣冠,等待接下来的仪式安排。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凝重与虔诚。
苏轻语和顾轩寒下车后,并没有像其他同辈人那样聚在一起寒暄、联络感情或是讨论生意经。他们默契地远离了人群,单独站在一处稍僻静的地方,安静地打量着这片属于洛氏的庄严之地。
顾轩寒目光平静地扫过那宏伟的牌坊和幽深的神道,眼神中却并无太多波澜。他从小在外漂泊,历经磨难才得以生存,如今的一切成就几乎全靠自己一拳一脚打拼出来,洛家并未给予他多少实质性的帮助。因此,他对这个庞大的家族缺乏深刻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也是他始终保留“顾”姓,未曾改回“洛”姓的原因所在。对他而言,血脉或许是一种羁绊,但绝非束缚。
苏轻语的感受则更为抽离。她对洛家更谈不上什么认同感,若非顾轩寒在此,她绝不会踏足此地。整个洛家,唯一让她感到些许温暖和好感的,或许只有那位看似和蔼、对她释放过善意的老人——洛玉堂。
洛玉堂站在众人之前,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所有洛氏子孙,声音沉稳而清晰地宣布祭祖的规矩:“洛氏祭祖,沿袭古礼。男丁随我上山,至墓园清扫祭拜,告慰先祖。女眷则留在山下祠堂内,焚香静候,心诚祈福即可。”
这是洛家传承多年的规矩,无人提出异议。男女分工明确,体现了传统家族对宗法礼制的遵循。
洛玉堂说完,便率先拄着一根紫檀木手杖,踏上了那漫长的青石神道。他年事已高,步伐虽缓,却异常稳健,背影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坚持。洛家的男丁们,包括顾轩寒、洛杰西、洛阳成等人,纷纷神色肃然地跟在他的身后,一行人沿着神道缓缓向山上行去。
那条神道远比在山下看起来要漫长和陡峭。青石板被岁月磨得光滑,却依旧难掩其陡峭的坡度。对于年轻人而言尚且需要耗费不少体力,对于洛玉堂这样的老人来说,无疑是一次对体力和意志的双重考验。但他拒绝了旁人的搀扶,坚持一步一个脚印,亲自走完这条通往先祖安息之地的路。他额角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呼吸也微微加重,每一步都走得沉稳而坚定。这一切,都被身后的洛家子孙们看在眼里,心中无不升起对这位家族掌舵人的敬佩与触动。这不仅仅是一次祭拜,更是一种无声的示范与传承。
山下的女眷们,则在几位长辈女性的带领下,走进了山门内不远处的家族祠堂。
祠堂修建得古朴而宏大,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殿内光线略显昏暗,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气息。正中悬挂着洛氏历代先祖的画像和牌位,庄严肃穆,令人不敢直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重的寂静,只有脚步落在青砖上的细微回响。
管事早已准备好线香,分发给每一位女眷。众人依次上前,在祠堂正中的巨大青铜香炉内敬香祈福。过程安静而有序,充满了仪式感。
苏轻语和宋雪嫣几乎同时上前敬香。两人目光短暂交汇,宋雪嫣的眼中快速闪过一抹极难察觉的冷光与算计,而苏轻语则平静地移开目光,专注于手中的香火。
敬香完毕,女眷们便退到祠堂两侧的休息区静候。休息区布置着古朴的桌椅,供人歇脚。苏轻语选择了一个靠窗、相对安静的位置坐下,目光投向窗外,看着远处蜿蜒的山道和隐约可见的祭拜人群身影,默默等待着顾轩寒回来。
宋雪嫣则看似随意地坐在了离苏轻语不远不近的位置,她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偶尔与旁边其他几位世家小姐低声交谈几句,显得从容自若。然而,她的余光却始终若有若无地锁定在苏轻语身上,仿佛在等待着某个时机。
时间一点点过去,山上的祭拜似乎还在进行。祠堂内的气氛有些沉闷。
就在这时,一位负责打理祠堂的老佣人,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过来。托盘上放着几杯刚沏好的热茶,显然是给各位夫人小姐解渴润喉的。
老佣人年纪大了,脚步有些蹒跚。她先是给几位年长的夫人送了茶,然后端着托盘走向苏轻语和宋雪嫣这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褶皱里的银河请大家收藏:(m.20xs.org)褶皱里的银河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