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日,侍中韦安石被罢免为太子少保,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苏瑰被罢免为少傅。
甲寅日,追复裴炎的官爵。
起初,裴伷先从岭南逃回,又被杖打一百,流放北庭。到达流放地后,他经营产业、行侠仗义,常常派遣门客打探京城的消息。武则天诛杀流放之人时,裴伷先事先得知,逃到胡人地区;北庭都护追捕到他,将他囚禁并上报朝廷。使者到达后,流放之人全部被处死,裴伷先因等待批复而未被杀害。不久后武则天颁布制书安抚流放之人,未死的全部放回,裴伷先因此得以返回。到这时寻找裴炎的后代,只有裴伷先在世,被任命为詹事丞。
壬戌日,追复王同皎的官爵。
庚午日,许文贞公苏瑰去世。睿宗下制书起用他的儿子苏颋为工部侍郎,苏颋坚决推辞。睿宗派李日知传达旨意,李日知最终坐着一言不发地返回,上奏说:“我见他悲伤过度、形容憔悴,不忍心开口,担心他会哀痛而死。”睿宗于是允许他服满丧期。
十二月癸未日
睿宗让自己的两个女儿西城公主、隆昌公主成为女道士,以祈求天皇天后的福佑,还打算在京城西边建造道观。谏议大夫宁原悌上书说:“先朝的悖逆庶人(安乐公主)因为宠爱女儿而骄横跋扈,最终招致灾祸;新都公主、宜城公主因为是庶女而受到抑制,得以保全性命。另外,佛教、道教两家都以清净为本,不应大肆营建寺观,劳民伤财。梁武帝在前代因此败亡,先帝(中宗)在后世因此遭受灾祸,前车之鉴并不遥远。如今两位公主入道,将要为她们建造道观,不应过于高大华丽,以免招致天下人的非议。此外,先朝皇帝所亲近的那些僧人,仍然在陛下身边,应当加以驱逐。”睿宗阅览后认为他说得对。
宦官闾兴贵因事嘱托长安令李朝隐,李朝隐将他关进监狱。睿宗得知后,召见李朝隐,慰劳他说:“你作为京城的县令,能做到这样,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于是亲临承天门,召集百官及各州朝集使,宣布李朝隐的所作所为,并且下制书说:“宦官在宽容柔弱的时代,必定会玩弄权势。我阅览前代记载,常常为之叹息。能够符合我的心意,实在是这个人,可以晋升一阶为太中大夫,赐予中上考和一百匹绢。”
壬辰日,奚族、霫族入侵边塞,劫掠渔阳、雍奴,从卢龙塞离去。幽州都督薛讷率军追击,没有取胜。
按照旧制,三品以上官员由皇帝册命授予,五品以上官员由皇帝颁布制书授予,六品以下官员由皇帝颁布敕书授予,这些都委托尚书省拟定人选,文官隶属于吏部,武官隶属于兵部,尚书负责的选拔称为中铨,侍郎负责的选拔称为东西铨。中宗末年,受宠信的近臣掌权,选拔官吏混乱,不再有纲纪可言。到这时,任命宋璟为吏部尚书,李乂、卢从愿为侍郎,三人都不畏强权,请托说情之路被断绝。参加选拔的有一万多人,经过三铨选拔后留下的不过两千人,人们都佩服他们的公正。任命姚元之为兵部尚书,陆象先、卢怀慎为侍郎,武官的选拔也得到整顿。卢从愿是卢承庆的族侄;陆象先是陆元方的儿子。
侍御史、藁城人倪若水上奏弹劾国子祭酒祝钦明、司业郭山恽扰乱常规、更改制度,迎合旨意、损害君主;于是祝钦明被贬为饶州刺史,郭山恽被贬为括州长史。
侍御史杨孚弹劾纠察官员不避权贵,权贵们诋毁他。睿宗说:“老鹰捕捉狡猾的兔子时,必须赶紧救助它,否则老鹰反而会被兔子咬伤。御史纠察奸邪之人也是如此。如果不是君主保护他们,御史也会被奸邪之人伤害。”杨孚是隋文帝的侄孙。朝廷设置河西节度、支度、营田等使,统领凉、甘、肃、伊、瓜、沙、西七州,治所设在凉州。
姚州的各蛮族部落,先前依附吐蕃,代理监察御史李知古请求出兵攻打他们;蛮族投降后,李知古又请求修筑城池,设置州县,对蛮族征收重税。黄门侍郎徐坚认为不可以;李知古没有听从。李知古调发剑南的兵力修筑城池,趁机想诛杀蛮族的豪杰,劫掠蛮族的子女为奴婢。蛮族各部心怀怨恨,蛮族酋长傍名率领吐蕃军队攻打李知古,将他杀死,用他的尸体祭祀上天,从此姚州、巂州的道路断绝,多年不通。安西都护张玄表侵扰掠夺吐蕃的北境,吐蕃虽然怨恨,但没有断绝和亲,于是贿赂鄯州都督杨矩,请求将河西九曲之地作为金城公主的汤沐邑;杨矩上奏朝廷同意了。
公元711年(唐睿宗景云二年,辛亥年)
春季,正月癸丑日
突厥可汗默啜派遣使者请求和亲;睿宗同意了。
己未日,任命太仆卿郭元振、中书侍郎张说一同担任同平章事。
任命温王李重茂为襄王,充任集州刺史,派遣中郎将率领五百名士兵前往驻守防备。
乙丑日,追立妃子刘氏为肃明皇后,陵墓名为惠陵;追立德妃窦氏为昭成皇后,陵墓名为靖陵。两人都采用招魂葬的方式安葬在东都城南,在京城建立庙宇,名为仪坤庙。窦氏是太子李隆基的母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