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十月八日,夜,金山卫第八十八军指挥部。
马灯将临时挖掘扩建的地下掩体照得通明,空气中弥漫着泥土、汗水和烟草混合的气味。旅长、团长、直属营长以及主要参谋人员二十余人,将狭小的空间挤得满满当当。人人脸上都带着连日征战的疲惫,但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锐利和专注。因为他们知道,军座召开的这次夜间会议,议题绝非寻常的防御部署。
何志远站在那张布满划痕和污渍的作战地图前,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熟悉而坚毅的面孔。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先让警卫员给每位军官分发了几块刚刚空投下来的压缩干粮和一小杯热水。
“先垫垫肚子。”何志远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力量,“吃饱了,才有力气打鬼子。”
众人默默接过,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简单的食物,在此刻却显得格外珍贵。
待众人稍事恢复,何志远用铅笔重重敲了敲地图上代表日军第九师团主力的几个红色箭头,开门见山:“弟兄们,白天的战斗,鬼子换了打法,想用添油战术消耗我们。这说明什么?说明柳川平助急了,但他手里的牌,也不敢一下子全打出来了!为什么?因为他怕!怕伤亡太大没法向东京交代,怕国际上那些盯着他的眼睛!”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鬼子怕了,我们的机会就来了!被动挨打,永远等不来胜利!上面嘉奖了我们,友邦的援助也在路上(他隐去了具体细节),弟兄们士气正旺,弹药也得到了补充!现在,我决定,不再满足于敲掉鬼子的几次进攻,我们要打出去! 要给柳川平助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这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层层波澜。军官们虽然早有预感,但亲耳听到“打出去”这三个字,还是感到一阵热血上涌。
“军座!您就下命令吧!弟兄们早就憋坏了!” 264旅旅长首先吼道,他胳膊上的绷带还渗着血,但神情激动。
“对!军座,怎么打?您指哪儿,我们打哪儿!”
何志远示意大家安静,铅笔尖精准地点在地图上日军战线一个略微突出的部位,那里标注着“张家浜”小村落,目前由日军一个加强大队驻守,是其前沿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这里,张家浜!鬼子把它当成了进攻我们的跳板,兵力相对集中,但位置突出,与其两翼的结合部存在空隙。”何志远分析道,“我的计划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他详细阐述作战构想:
“第一,正面佯攻,吸引注意。 由李耀先师长指挥右翼部队,于明日拂晓,对日军左翼阵地发起团级规模的猛烈佯攻,声势要大,做出我军企图从右翼突破的态势,将鬼子第九师团的预备队和注意力吸引过去。”
李耀先立刻起身:“明白!保证把戏做足,让鬼子以为我们要从他左肋插一刀!”
“第二,主力突袭,中心开花。”何志远的铅笔狠狠戳在“张家浜”上,“佯攻开始后半小时,由我亲自指挥264旅主力(欠一部)及赵劲松的突击营,集中所有迫击炮和重机枪,对张家浜之敌发起突然而猛烈的突击!力求在鬼子反应过来之前,迅速歼灭或击溃该大队,打掉他的前沿枢纽!”
被点名的264旅旅长和赵劲松同时站起,挺直胸膛:“是!”
“第三,两翼牵制,阻敌增援。”何志远看向其他方向,“正面阵地和左翼部队,在主力突击时,必须用一切手段,死死缠住当面的日军,使其无法抽调兵力增援张家浜!尤其是可能来自滩头的日军战车部队,要想办法迟滞它!”
“第四,蛟龙再出,断其归路。”何志远的目光最后落在赵劲松身上,“劲松,你的突击营在完成对张家浜的突破后,不要停留!立即以精锐分队,沿河浜和废弃沟渠,向敌纵深猛插!目标不是占领地盘,是破坏!炸毁他的临时弹药库、通讯线路,攻击他的二线指挥部!要把鬼子的后方搅个天翻地覆!让柳川平助首尾难顾!”
赵劲松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种大胆穿插、直捣黄龙的任务,正是他渴望的:“军座放心!突击营就是钻进去的钉子,一定搅得鬼子不得安生!”
周卫国参谋长补充了后勤和通讯保障的安排,确保各部协同有序。
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每个细节都被反复推敲。军官们畅所欲言,提出各种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应对措施。最终,一套完整的、极具攻击性的反击方案确定下来。
“诸位,”何志远最后环视全场,语气凝重而充满力量,“此战,关系我八十八军存亡,更关系金山卫乃至淞沪战局!我们要用这场反击告诉鬼子,也告诉全世界,中国军人,守土有责,更敢主动亮剑!望诸位同心戮力,奋勇杀敌!”
“誓死效命!奋勇杀敌!”所有军官齐声低吼,声震掩体。
……
几乎在同一时间,日军第十军司令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抗战:从1937开始当军长请大家收藏:(m.20xs.org)抗战:从1937开始当军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