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老师张书澈身上那份睿智与开明,伯光不禁想到——这些优秀品质,竟是从那位只见过几面,看似随性洒脱,甚至有些不靠谱的师尊沈浪身上学来的。
伯光心中一时暖意翻涌,又夹杂着几分酸楚。
暖的是,自己被老师如此信任,愿意倾听自己的心声;酸的是,自己竟一度以先入为主的眼光,去评判本应无条件敬重的师尊。
“师尊当初那般做,自然是有什么深意想传达给老师吧。”伯光轻声问道。
按理说确应如此。可那几次师徒二人外出时,沈浪将书澈丢在大门做礼房后,自己便转身与友人饮酒闲谈去了。
当书澈意识到自己犯了傲慢之罪时,本应与沈浪有一场坦诚的对话。然而隔日,小队六人便集结出发赶往下一个历练地点了。
张书澈摇了摇头:“他什么都没有说。”
“想必是师尊他老人家……不擅言辞吧。”伯光轻声为师尊辩解。
想当年,沈浪在剑城任职时,医道分成两派:以沈浪为代表的新派,与以邓家为首的保守派。其间的学术纷争,激烈程度不亚于两国交战。
彼时,因外界压力渐大,师兄弟中有人劝说师父让步,结果是大吵一架,不了了之。
纷争的最后,是沈浪离职远走,保守派全面胜出。
而这一结果的后续影响,也使得他们五位弟子在之后的仕途中步履维艰。
回忆至此,张书澈怅然道:“求学时,在大是大非上,自然听老师的;可一旦毕业,有了各自的处世原则,便难免与老师言语相左。他说一句,我听进去,却又从另一只耳朵里漏了出去。”
说到此处,他望向伯光,眼神中透着欣慰,也透着明悟:“这些道理,我也是在老师离开后才彻底想明白的。”
“我们师兄弟五人皆出身大门大户,学生时代看待世事,总带着几分居高临下。而老师却不同,他海纳百川,能从最普通之人的角度看事,因此也看得更透。”
“所以他在教导我们时,往往言语不多,更重身教。至于我们从中领悟到了什么,若以对错论反倒落了下乘。”
“离开书院后,因着老师的余荫,我们五人都谋得了不错的差事。但随着我们逐渐成长,医道之争愈演愈烈。老师的思想过为极端,我们多次试图与他沟通,却始终无果,团队最终分崩离析。”
“说到底,我那时就应该明白——人与人之间,想要得到有效的沟通,是要靠克制和包容的。”
“老师离开剑城后,我们五人亦因理念不合,也各自散去,各奔前程。”
张书澈轻叹:“后来回想种种往事,我才渐渐懂得老师真正想教给我的东西——其实在我第一次被派去做礼房时,便该领悟的。”
“我当时自命不凡,认为自己的才华理当用于庙堂之高。而老师想说的是——用在江湖之远,又何尝不可?”
中学时,伯光最喜欢的,莫过于授课老师讲述自己的青春往事。因此,他对张老师的过往自然也充满好奇,只是没料到自己竟先于其余兄弟得知罢了。
原来如今这位雷厉风行,能动手就不多言的老师,年轻时竟曾与师尊沈浪一起,对抗整个剑山医道体系。
想到这次对话的起因,以及老师所讲的道理,伯光不禁笑了:“老师,弟子我啊,也是取了巧的。”
书澈端起盖碗,为伯光斟了一杯茶。
伯光会意,便开始讲述自己那段“憋屈”的中学时光。
伯光自幼接受百花乡最好的启蒙教育。刚入一年级时,他自视才情出众,只觉得同为地方豪门出身的赵有才,张义山,李国飞三人,才配与自己一较高下。
谁知第一次年考,这四少竟全被一个名不见经传,平日规规矩矩,沉默寡言的刘姓少年压在了脚下。
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的打击,更是对他们所处阶层的“耻辱”——要知道,百花乡学统百年来,年级第一的宝座向来是贵族子弟的囊中之物。
随后几年间,四少结成联盟,对刘家子展开全面围剿。在综合成绩上,他们轮流占据第二至第五名;唯有在最擅长的琴棋书画领域,才能胜他数筹。
然而刘家子连续三年蝉联第一。那年假期,县院特地来人,邀请他前往县学深造。
四少都以为苦日子终于要结束了,结果四年级开学,又见到了那个“魔鬼”。
此时他们的特长科目已难以轻易取胜,只有李国飞因发育较早,尚能在武术一科上稳居第一。
直到刘家子又连得两年第一,这心高气傲的四少的心才彻底服软,当然嘴还是很硬。
他们开始认真观察刘家子,留意他的作息。这点倒是都差不多,每日必早起锻炼身体。
古语有云:夙兴强体,早至勤学,此真佳子弟也。
可这刘家子却从不早到学校,常常踩点,甚至迟到。
这让四少难以接受——在他们眼里,迟到就是品行不端,可偏偏这样的人却能年年夺魁。
直到少年们渐渐长大,“四大才子”的名号响彻乡里,他们才最终认命。
“老师您不知道,”伯光讲起一件只有自己知晓的事:“有一年夏天,我看见老大穿着草鞋来上课,练武。”
“我放学回家后也试着模仿,结果第二天脚上就磨满了水泡。”
“那时我便明白了:一个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他自视多高或身处多高的位置,而在于他的才华能否与真实的世界连接,能否在具体的生活中产生积极的回响。”
张书澈闻言,满意地点头。他不禁想起当年遴选时问伯光的话:若你落选了怎么办?
伯光意气不减,身正腔圆:不过去县学种几年桃李罢了。
“心性如此,大道可期。”书澈的言语间满是嘉许。
伯光起身深深一揖,言辞恳切:“老师,前路漫漫,弟子愚钝,尚需您亲自执灯,照我前行。”
喜欢虎学:从斑纹到王字请大家收藏:(m.20xs.org)虎学:从斑纹到王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