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领事馆坐落于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栋气势恢宏的德式风格建筑,在夜色中犹如一头沉默的巨兽,冰冷的石材墙面在探照灯下泛着苍白的光泽。铁艺大门前,车水马龙,一辆辆昂贵的轿车依次停下,吐出衣着光鲜、气度不凡的男女。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与百乐门或苏公馆截然不同的、更加正式且带着隐隐国际角力气息的氛围。
黑色的斯蒂庞克轿车内,林薇安静地坐着,手指无意识地收紧,抚平墨绿色丝绒长裙上并不存在的褶皱。车窗外的景象,让她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身处何方——这是一个列强环伺、华洋杂处,危机与机遇并存的1936年的上海。
沈惊鸿坐在她身侧,闭目养神。他换下了一身燕尾服,穿着剪裁完美的深灰色条纹西装,领带系得一丝不苟,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内敛而迫人的气场。他似乎对即将面对的场景司空见惯,但林薇知道,他每一根神经都如同上紧的发条,警惕着任何可能的风吹草动。
“记住,”他并未睁眼,声音低沉地传来,“今晚的场合,多看,多听,少说。你的身份是我的未婚妻,一个对经济和时局有些兴趣的、安静的淑女。”
“我明白。”林薇轻声应道。她知道自己的角色——一个不引人注目的观察者,或许,还是一个利用“未婚妻”身份天然掩护的……倾听者。
车子停稳,侍者恭敬地拉开车门。沈惊鸿先下车,然后极其绅士地向林薇伸出手。当她的指尖搭上他温热的手掌时,一种奇异的、混合着紧张与一丝依赖的感觉悄然滋生。在这龙潭虎穴之地,他是她唯一熟悉的“坐标”。
两人并肩走上铺着红毯的台阶,走进那扇沉重的、雕刻着鹰徽的大门。
门内,是一个更加金碧辉煌的世界。挑高极高的大厅,悬挂着巨大的水晶枝形吊灯,将每一个角落都照得亮如白昼。衣着华丽的宾客们端着酒杯,用德语、英语、法语、中文低声交谈,形成一个个小圈子。男士多是西装革履或燕尾服,女士则争奇斗艳,各式各样的晚礼服勾勒出这个时代特有的风情。空气中混合着高级香水、雪茄和香槟的气味。
他们的出现,立刻吸引了不少目光。沈惊鸿作为上海滩金融界炙手可热的人物,本就是这种场合的焦点。而挽着他手臂的林薇,因其近期的“名声”和清新脱俗又带着神秘感的气质,也成为了众人打量和窃窃私语的对象。
沈惊鸿面色如常,从容不迫地与相熟的人点头致意,偶尔停下来寒暄几句,流利的德语和英语切换自如,将林薇自然地介绍为“My fiancée, Miss Lin Wei”,态度矜持而维护。
林薇则依循他的指引,保持着温婉得体的微笑,微微颔首,并不多言。她的目光却如同最精密的雷达,快速而隐蔽地扫视着全场。
她看到了几个穿着和服的日本商人,正与一位德国官员交谈,其中并没有山口一郎,这让她稍稍松了口气,但警惕未减。她也看到了几位曾在霍老家宴上见过的、面孔熟稔的华商和政界人士。顾言笙的身影并未出现,这种纯粹外交和资本性质的场合,并非他那样的理想主义者所好。
“沈先生,林小姐,晚上好。”一个温和的声音传来。林薇转头,看到一位穿着深色西装、戴着金丝边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德国人走了过来。他是领事馆的文化参赞,冯·卡登博士,之前在一次画展上与沈惊鸿和林薇有过一面之缘。
“晚上好,冯·卡登博士。”沈惊鸿与他握手,林薇也微笑致意。
“林小姐今晚真是光彩照人。”冯·卡登博士彬彬有礼地赞美,目光中带着德国人特有的审慎与好奇,“听说林小姐对文化艺术颇有见解,上次关于表现主义画派的讨论,令人印象深刻。”
“博士过奖了,我只是略知皮毛。”林薇谦逊地回答,心下却是一动。这位参赞似乎对她有些过于关注了。
“两位请随意,希望今晚能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冯·卡登博士寒暄几句后,便礼貌地离开了。
沈惊鸿看着他的背影,目光微闪,低声对林薇道:“冯·卡登博士,除了文化事务,也对远东的政治经济……很有研究。”
林薇瞬间了然。这位看似温和的参赞,恐怕身份并不简单。
沈惊鸿带着林薇,如同穿花蝴蝶般,在不同的人群中周旋。他时而与德国克虏伯公司的代表讨论远东的工业投资前景,时而与英国的汇丰银行经理分析国际银价波动,时而又与几位江浙财团的领袖低声交换对当前时局的看法。
林薇安静地陪在他身边,扮演着完美的花瓶角色,但耳朵却竖得尖尖的,不放过任何一丝有用的信息。
她从那些看似客套的交谈中,捕捉到了一些关键碎片:
——德国对日本在华北的扩张态势,态度微妙,既有基于反共产国际协定的默契,又对日本独霸东亚的野心心存警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惊鸿照影落絮无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惊鸿照影落絮无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