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屋的生活,因为林薇开始参与内勤情报工作,而呈现出一种与之前训练和外勤截然不同的节奏。这里没有枪林弹雨的直接威胁,却充斥着另一种无形的硝烟——信息的甄别、真伪的辨析、蛛丝马迹的串联,以及隐藏在平静表面下的暗流涌动。
她的工作地点,从训练场和狭窄的卧室,转移到了安全屋地下深处的一间经过特殊隔音和屏蔽处理的暗室。这里被称为“分析室”,空间不大,陈设简陋,只有几张拼接在一起的长条桌,上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文件、档案袋、电报抄录稿、报纸剪报,以及几台这个时代算是先进、但在她看来颇为笨重的打字机和密码机。空气中弥漫着油墨、旧纸张和一丝若有若无的、用于防潮防蛀的樟脑丸气味。
陈锋是这里的实际负责人。他依旧沉默寡言,但对待工作的严谨和专注,让林薇暗自敬佩。他分配给林薇的任务,最初是基础性的——协助整理、分类近期从各个渠道汇集而来的海量信息,从中筛选出可能与日方活动、黑衣人势力、乃至“星陨”、“九鼎”等关键词相关的片段。
这些信息庞杂而琐碎,有巡捕房的例行通报,有报纸上的社会新闻,有监听记录的只言片语,有码头工人的闲谈记录,甚至还有一些看似无关的商业往来账目。就像是在一堆混杂的沙砾中,寻找可能存在的金屑。
林薇很快便沉浸其中。前世作为文物修复师所培养出的耐心、细致和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力,在这里发挥了巨大作用。她不像其他一些初涉此道的人那样急于求成,而是像对待一件亟待修复的珍贵文物一样,先将信息按照来源、时间、类型进行初步梳理,建立索引,然后再逐条审阅,寻找其中的矛盾、关联和异常之处。
她发现,许多看似不起眼的信息,当被放在特定的背景和时序下相互印证时,往往会浮现出意想不到的价值。例如,一条关于某日本商社近期频繁购入特定型号蓄电池的记录,与另一条关于日占区某废弃仓库夜间有异常车辆进出的目击报告相结合,就可能指向一个秘密的无线电监听站或者某种需要大功率电源的设备隐藏点。
陈锋偶尔会站在她身后,沉默地观察她的工作方法,虽然从不评价,但林薇能感觉到他目光中的认可在逐渐增加。几天后,他开始让她接触一些经过初步筛选的、密级更高的电报截获内容和部分潜伏人员发回的书面报告。
这些信息更加敏感,也更加扑朔迷离。林薇从中看到了一个比想象中更为错综复杂的上海滩。除了明面上的日伪势力和己方力量,还有英美法等国情报机构的暗中角力,苏联特工若隐若踪的身影,青帮洪门等江湖势力的盘根错节,以及一些目的不明、身份成谜的独立行动者(比如那伙黑衣人)的活跃。
她就像是一个站在巨大迷宫边缘的人,之前只是窥见了其中一两条岔路,而现在,整个迷宫的复杂轮廓才开始在她面前缓缓展开。
这天下午,林薇正在分析一份关于日本海军驻沪部门近期人员调动异常的报告,试图将其与之前破译的父亲笔记中提到的某个日期和方位进行关联,陈锋拿着一份薄薄的、封面印着红色“绝密”字样的文件夹,走到了她的桌前。
“林小姐,”他的语气比平时更加严肃,“这份资料,先生吩咐,交由你分析研判。阅后即焚,不得记录,不得外传。”
林薇心中一凛,知道这必然是极其重要的核心情报。她接过文件夹,入手很轻,但感觉却沉甸甸的。
陈锋没有离开,而是站在一旁,显然负有监督之责。
林薇深吸一口气,打开了文件夹。里面只有寥寥几页纸,并非具体的情报内容,而是一份……计划纲要。标题是几个遒劲有力的毛笔字——《“惊鸿”计划初步研判与风险评估》。
“惊鸿”计划!
林薇的心脏猛地一跳!这是她第一次,如此直接地接触到沈惊鸿背后那个庞大组织的核心行动名称!而且,这个计划的名字,竟然与沈惊鸿本人的名字如此契合!这绝非巧合!
她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仔细阅读起来。
计划书的内容言简意赅,甚至有些语焉不详,显然是经过高度概括和加密的。但结合林薇已有的认知,她还是从中解读出了令人震惊的信息:
第一, “惊鸿”计划的核心目标,并非简单的对日情报战或破坏活动,而是——定位、确认并最终“控制”或“确保”那个被称为“九鼎之秘”的、可能存在的上古遗存或能量源!计划书中用了“确保华夏气运根基不失”这样的字眼,其战略高度和潜在影响,远超常规的军事或政治斗争!
第二, 计划目前处于初步阶段,主要任务是搜集、破译一切与“九鼎”、“星陨”、“密钥”相关的线索。父亲林翰文的发现,被列为计划启动的关键诱因和初始情报来源之一。计划书中明确提到,“林氏遗稿及关联物(指木匣)为关键突破口,需全力追查、保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惊鸿照影落絮无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惊鸿照影落絮无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