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李定国、周遇吉归来时,崇祯依然忙得脚不沾地。
批阅奏折,反倒成了难得的偷闲时间,崇祯连坤宁宫都已经,很久不曾去过了。
因崇祯子嗣并不多,仅三子两女尚还活着,其他几人四子四女均早夭。
这么少的子嗣,是有违皇家开枝散叶祖制的,王承恩还整天追着问,何时去后宫夜宿。
每次都被崇祯,以事务繁忙无心他顾给挡了回去,为此王承恩还去问过妃嫔。
要不是她们反映,王承恩真怀疑皇爷,是不是变成完颜构了,当然他仅能在心中想想。
崇祯要知道王承恩这么想他,非得去后宫折腾几日,再回东暖阁来处理政务。
但此时的大明朝廷,并未达到从此君王不早朝,那种足以躺平的时候。
用后世的话形容,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小朱同学尚需努力。没错,这才是真实写照。
这日,崇祯正忙着批阅奏折,一个小太监匆匆进来,王承恩见后忙迎了上去。
小太监满脸焦急的,低声在王承恩耳边道:“王掌印公公,万岁山金大人来信了。”
王承恩满脸疑惑,压低声音道:“谁?哪个金大人?把话说清楚点,别没头没尾的。”
小太监深吸一口气道:“回王掌印公公,是万岁山北面,金圣叹金大人。”
王承恩在脑海中搜寻片刻,突然瞪大双眼道:“你是说,做蒸汽机那个金大人吗?”
崇祯听到外间,有人在压低声音谈话,生气道:“何事?外间为何吵闹不堪?”
王承恩快步进来道:“皇爷,大喜事呀!天大的喜事,金大人蒸汽机做好了。”
崇祯手中的笔,不自觉划落到奏折上,欣喜若狂道:“王伴伴,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王承恩躬身道:“皇爷,金圣叹金大人,在万岁山北面工坊内,做出了蒸汽机样机。”
崇祯迅速的绕过御桌,匆忙间还撞到桌角,剧烈的疼痛袭来,崇祯腰都弓成了熟虾。
王承恩惊呼,扶着崇祯喊道:“皇爷,奴婢该死!您龙体无恙吧?快……快传御医!”
崇祯抬手阻止,深吸了一口气道:“不……不必!吸,容朕缓缓马上就好,哎呦!”
王承恩急得快哭了,扇着自己耳光道:“都是奴婢不好,才致使皇爷受此伤痛。”
崇祯一把抓住王承恩,还想伸手接着扇自己的手,皱眉道:“你干什么?别咋咋呼呼!”
“说了待朕缓缓,磕碰桌角再所难免嘛!这等小勿要大惊小怪,朕又没责怪你明白吗?”
缓了片刻,总算感觉没那么疼了,崇祯直起腰一瘸一拐,两条腿倒腾得还挺快。
王承恩还在发愣,见自家皇爷走远匆匆追上去,喊道:“皇爷,您慢着些走。”
“伤着腿脚了,此去万岁山还有数里地,奴婢这就给您请龙辇去。”
崇祯都快走到坤宁宫了,小太监这才抬着龙辇,匆匆忙忙的追了上来。
看了眼坤宁宫,崇祯折道朝坤宁宫走去,抬手示意行礼的宫女起身,自顾自推门而入。
如今,内帑有钱了,周皇后总算听劝不再纺纱了,但她还是旧持自己织布。
崇祯抬眸一看,周皇后果然坐在织机上,一踩一收正有条不紊的,织着素色棉布。
见崇祯过来,周皇后起身正欲行叩拜礼,崇祯阻止道:“免礼,皇后为何还在织布呀?”
周皇后期期艾艾道:“皇上,臣妾见天气转凉,想给皇上织几双棉布鞋。”
见崇祯一瘸一拐的走来,周皇后惊道:“皇上,您伤着哪里了,可传了御医吗?”
崇祯笑道:“无妨,只是腿磕到了桌角上。走,朕带皇后去看个好东西,你没见过的。”
“在不久的将来,织布就可以不用脚踩了。还有朕现在不缺银子,皇后还是别织布了。”
周皇后撇撇嘴道:“皇上,臣妾在宫中无聊,只是用此打发点时间,求皇上恩准!”
崇祯无奈的轻抚周皇后手背道:“唉~!你织吧,朕今后再也不说你了。”
言罢,接着周皇后就走了出去,太监们抬着皇帝、皇后,到了万岁山后方的工坊。
金圣叹状若癫狂,疯狂大笑道:“哈哈哈!本官终于做出来啦!本官要……”
‘咳咳’!听闻咳嗽声金圣叹转过头,崇祯笑道:“你要怎么啦?发财还是升官?”
金圣叹见崇祯过来,匆忙跪倒叩首道:“臣,金圣叹见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点点头抬手道:“平身吧!金爱卿,带朕跟皇后去看看,你做的蒸汽机可好?”
金圣叹连连点头,起身摊掌道:“陛下,皇后娘娘请移步,蒸汽机正在后间烧着呢!”
一行人来到后间工坊,见一个桌子般大小的铁疙瘩,不时发出‘呜呜’的冲击的声。
崇祯上前仔细查看,不时点头给予肯定,是按照图纸做的没错,最让他好奇的是气门。
视线一直不曾移开蒸汽机,崇祯询问道:“金爱卿,你这气门密封是用的何物?”
金圣叹连比带画兴奋道:“陛下,臣按照您的法子,找到来了新鲜杜仲熬胶。”
“初时不能成形,经硫化后勉强能使用了,只是依然不可持久,需时常更换密封胶圈。”
崇祯老早就想过,杜仲虽能提取胶质,但与真正的橡胶树割的胶,相差还是有点大的。
啧舌颔首道:“啧!眼前这台蒸汽机大概多久,需要更换一次密封胶圈?”
金圣叹考虑一番道:“据臣估算,三至五日需更换一次,若不按时更换力会逐渐变小。”
崇祯比画道:“爱卿是指,活塞连杆的往复运动之力,会越来越差是吗?”
金圣叹点头称是,崇祯颔首道:“啧!已经很不错了,更换密封胶圈麻烦吗?”
金圣叹拧眉道:“将胶圈整体更换一次,大致需要两个时辰。嗯……差不多是这样。”
崇祯想到最关键的问题,随即问道:“用石炭的量如何?有无详细勘验的数量?”
金圣叹走向旁边桌案,拿过一本册子翻开道:“陛下,以一斤石炭来算,大概……”
“大概能往复做工百余次,若是石炭加满灶膛的话,做工的力会更大也更久。”
崇祯频频点头,这个热效率算很不错了,后世的老式绿皮火车头。
一斤煤能往复做工,一百五十次左右的样子,这个再不济也达到了七成。
喜欢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请大家收藏:(m.20xs.org)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