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义楼的议事厅里,阳光透过双层玻璃窗,在红木桌上投下方格状的光斑。曹林铺开一张巨大的图纸,指尖划过上面的线条——那是一条从断云寨直达燕云省府的路线,用红笔标着山脉、河流、村镇,终点处画着一个小小的城楼。
“红月姑娘请看,”曹林的声音带着笑意,“这条路由北向南,穿过云州府、临江府,直抵省府,全长三百里。若是修成水泥路,商队往来能省一半时间,省府的政令下达到北境也能快上三天。”
诸葛红月俯身细看,图纸上的标注细致入微,连每段路的预计坡度、需要架设的桥梁都标得清清楚楚。她抬眸看向曹林,眼里带着赞赏:“大当家的规划果然长远。只是这修路的费用……怕是不菲吧?”
“所以想跟省府合作。”曹林直言不讳,“材料费用得由省府出,断云寨可以提供水泥、石子,水泥作坊按市价便宜一成;人工由我们出,工钱也由断云寨垫付,不用省府操心。”他指着图纸边缘的小字,“路两边还要种上杨树、柳树,根系能固住路基,大雨天也不怕冲垮。”
诸葛红月指尖轻点桌面,盘算着账:“便宜一成的水泥,加上断云寨包人工,省府至少能省三成开销……这笔账划算。只是路通之后,断云寨的货物进省府更方便了,怕是会冲击本地商户吧?”
“恰恰相反。”曹林递过一份清单,“路通了,省府的丝绸、茶叶能更快运到北境,断云寨的铁器、玻璃也能顺畅南下,是双向的热闹。再说,我还有个条件——断云寨所有产品,包括玻璃、水泥、铁器、肥皂,都按批发价再低一成给你,运费另算;相应的,诸葛家运到断云寨的商品,也得给最低价。”
他看着红月的眼睛,语气诚恳:“我们做的是长久买卖,不是一锤子交易。你赚你的差价,我扩我的销路,省府得了路,百姓得了实惠,四方得利。”
诸葛红月拿起清单,上面的数字算得明明白白:断云寨的玻璃比市价低一成,肥皂低一成,连最新出的搪瓷盆都标着优惠价。她心里清楚,这些东西在省府是稀罕物,低价进货再转手,利润空间极大。
“成交。”红月提笔蘸墨,在拟定的合同上落下名字,字迹娟秀却有力,“水泥路的材料款,省府分三期拨付;断云寨的货,我让人按月来拉,每次结算。”
曹林也在合同上签字,墨色在纸上晕开,像一颗定音的棋子。两份合同交换,指尖相触的瞬间,红月微微颔首:“曹大当家的格局,红月今日才算真正见识。”
“光看合同没意思。”曹林收起合同,笑着起身,“我带你看看断云寨的真东西。”
第一站是聚义楼五楼的书房。这里是曹林平日办公的地方,陈设简单:一张宽大的梨花木书桌,墙上挂着断云寨的全景图,窗边摆着一架望远镜。曹林推开窗,清风带着草木的气息涌进来。
“你看。”他指向窗外,“从这里能看到整个断云寨。”
红月走到窗边,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远处的铁矿场冒着淡淡的烟,水泥厂的传送带像银色的长龙;聚宝市的青石板路上人流如织,五颜六色的幌子在风中摇曳;别墅区的琉璃瓦顶在阳光下闪着光,高墙外的哨兵身姿挺拔;更远处的新工地上,吊臂起落,工匠们正给五层楼高的框架砌砖……整个寨子像一幅活的画,既有烟火气,又有章法。
“这就是你一手建起来的?”红月的声音里带着惊叹。她在省府见惯了官衙的威严、商市的繁华,却从未见过这样的地方——既有军营的肃整,又有市井的热闹,连泥土里都透着一股向上的劲。
“走,带你去聚宝市逛逛。”曹林关上窗,带着她下楼。
聚宝市比红月想象中更热闹。青石板路被踩得油亮,两侧的商铺一间挨着一间:绸缎庄的伙计正给客人量布,玻璃坊的柜台里摆着各式花瓶、镜子,铁器铺的墙上挂满了新打的镰刀、锄头,甚至还有个小摊在卖肥皂,掌柜的吆喝着“断云寨新出的香胰子,洗得干净还不伤手”。
“这肥皂是用油脂和碱做的,比皂角好用。”曹林拿起一块玫瑰味的肥皂递给她,“省府的贵妇们怕是会喜欢。”
红月接过来,入手温润,香气清雅,确实比家里用的皂角精致。她看着往来的行人,有穿着粗布衣裳的农户,有提着算盘的商人,甚至还有几个黑石部的牧民,正用皮毛换茶叶,脸上带着笑——这等各民族杂处的热闹,在省府是见不到的。
从聚宝市出来,曹林带着红月往别墅区走。高墙外的哨兵见了曹林,立正敬礼,目光在红月身上稍作停留,便恢复了警惕。进了大门,红月立刻被眼前的景象吸引:青砖铺就的小路蜿蜒曲折,路边种着海棠、石榴,一座座三层小楼错落有致,琉璃瓦顶在树荫间若隐隐现,有的院子里甚至挖了小水池,池边摆着石桌石凳。
“每栋别墅都带独立小院,外墙用钢筋水泥浇筑,门窗是双层玻璃,冬天不用烧炕,地暖能让屋里暖烘烘的。”曹林指着一栋刚完工的别墅,“保安是断云卫退下来的老兵,十二时辰巡逻,比省府的官宅还安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个山寨的崛起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一个山寨的崛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