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把聚宝市的柳梢吹软时,曹林让人在断云寨山下的开阔地插了圈红旗。这里离集市不远,背靠着青山,前面有条常年不涸的小溪,是他早就看中的好地方——要在这里建一片“商品房”,用后世的法子,把各州府的有钱人都吸引过来。
“商品房?”王二柱拿着曹林画的图纸,挠着头半天没琢磨明白,“大当家,这房不都是自家盖的吗?咋还能像绸缎、瓷器一样‘商品’?”
曹林笑着把图纸摊开在石桌上:“你想啊,各州府的富商、士绅,谁不想住得舒坦、安全?咱断云寨现在治安好、路好、啥都方便,要是盖一片好房子,让他们花钱买,既能让他们住得舒心,又能给咱断云寨添笔收入,还能把这些人圈在咱眼皮子底下,一举三得。”
图纸上画着密密麻麻的线条,标着“户型A”“户型B”,还有“别墅区”“绿化带”的字样。曹林指着最上面的图:“先建个别墅区,就盖三十栋,每栋三层,带独立小院,院子里能种花、种树,甚至挖个小水池。外墙用青砖砌,屋顶铺琉璃瓦,窗户全装玻璃,里面的家具用最好的木料,床、柜、桌椅都按新样式做,还要盘地暖——冬天不用烧炕,地面都是暖的。”
王二柱眼睛瞪得溜圆:“三层楼?还用琉璃瓦?这得花多少钱?谁买得起啊?”
“有的是人买得起。”曹林胸有成竹,“云州府的盐商、临江府的绸缎商、豫州府的粮商,哪个手里没几万两银子?他们缺的不是钱,是安全和体面。咱这别墅,不仅住着舒服,还安全——外围建一圈两丈高的高墙,墙头拉铁丝网,门口设岗亭,再成立个物业部、保安部,保安都用断云寨退下来的老兵,十二时辰巡逻,比他们家里的护院靠谱十倍。”
他让人把建筑队里最有经验的工匠都召回来,领头的是跟着他盖了三年房的老周,手里的墨斗线比谁都直。“老周,这活交给你,用料不能省,工期赶在秋收前完工。”曹林拍着他的肩膀,“每栋别墅都要不一样,有的带阁楼,有的带露台,让客户有的挑——咱得让他们觉得,花银子买的不是房,是独一份的体面。”
老周看着图纸,手指在“地暖”两个字上停了停:“大当家,这地暖咋弄?总不能在屋里烧火盆吧?”
“在地基下铺陶管,管子通到外面的锅炉房,烧热水循环,整个屋子的地面就热了。”曹林画了张简图,“玻璃坊最近做出了厚玻璃,窗户用双层的,又保暖又亮堂。家具让木匠坊按图纸做,床要带床板的,椅子要带靠背的,再做几个能拉出来的抽屉柜——让他们见识见识啥叫舒坦。”
消息还没正式放出去,就有好事的商户探到了风声。绸缎庄掌柜跑到聚义楼,小心翼翼地问:“大当家,听说您要在山下盖‘金窝窝’?那房子真像传说中那么好?”
曹林故意卖关子:“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保证让你住着不想走。”
过了三天,断云寨贴出了告示,红纸黑字写得明白:山下拟建“云溪别墅区”,共三十栋,户型多样,带独立小院、琉璃瓦顶、玻璃窗户、地暖设施,配备专业保安,售价从五千两到一万两不等,可预付定金挑选户型,秋收后交房。
告示一贴出,聚宝市炸了锅。
“五千两?够盖半个绸缎庄了!”
“听说里面的椅子都带靠背,冬天地上都是热的,这是人住的地方吗?”
“保安还是断云寨退下来的兵,那可比州府的衙役靠谱多了,住进去肯定安全!”
消息像长了翅膀,往各州府飞。云州府的盐商第一个派人来打听,说“要是真有那么好,先订两栋,一栋自己住,一栋给儿子当婚房”;临江府的船主托人带话,想看看图纸,最好是带露台的,“夜里能看星星”;连燕云省的一个退职知府都动了心,据说他手里攒了不少银子,就想找个安稳地方养老。
曹林让人在聚宝市设了个“售楼处”,其实就是个临时搭的棚子,里面挂着放大的图纸,标着每栋别墅的位置、户型、价格。老周带着工匠在旁边做了个缩小的模型,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连院子里的小水池都做得像模像样。
来看房的人挤破了棚子。有个豫州府的粮商,拄着拐杖围着模型转了三圈,指着带阁楼的那栋说:“这栋我要了!一万两,现在就付定金!”他儿子想拦,被他瞪回去:“你懂啥?这房子不仅住着舒坦,关键是在断云寨!咱的粮食在聚宝市周转,住这儿多方便?再说了,有断云寨的兵看着,比家里安全十倍!”
短短半个月,就有十八栋别墅被订了出去,定金收了六万两,足够前期的建材钱了。曹林让人把定金存进票号,专款专用,一部分给建筑队发工钱,一部分买琉璃瓦、厚玻璃这些稀罕材料。
开工那天,没搞仪式,老周带着工匠们直接破土。地基挖得比普通房子深三尺,里面铺着碎石和水泥,确保三层楼站稳脚跟。陶管地暖的铺设最费功夫,工匠们趴在地基下,一节节对接陶管,用水泥密封接口,生怕漏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个山寨的崛起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一个山寨的崛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