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断云寨的演武场时,曹林正在校阅新整编的队伍。他已不是初来乍到时那个略显青涩的少年,十六岁的年纪,身形抽条得挺拔修长,褪去了稚气的脸庞轮廓分明,眉宇间既有少年人的清朗,又带着主政一方的沉稳。青禾表姐新做的湖蓝色长衫穿在他身上,衬得他愈发俊朗,弟兄们私下里都笑说:“少主如今可是方圆百里数得着的翩翩公子。”
但没人敢真把他当“公子”看待。演武场上,一千名身着统一灰布劲装的士兵列成整齐的方阵,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枪尖斜指天空,气势如虹——这是断云寨如今的有效战力,全是近两年投奔而来的流民中精挑细选的汉子,个个眼神里带着对安稳生活的渴望,也藏着对曹林的信服。
“稍息!”曹林的声音清亮,带着穿透力,“从今日起,断云军正式编为三营一司。”
他走到队伍最前方,手里的令旗指向左侧第一方阵:“第一营,长枪营,营长赵虎!下辖三个连,每连一百人,专精长枪阵与阵地防御!”
赵虎跨步出列,铁甲碰撞发出沉闷的响声,他抱拳朗声道:“长枪营誓死追随少主!”
令旗指向中间的方阵:“第二营,刀盾营,营长柱子!下辖三个连,专精近身格斗与街巷攻防,盾墙与破阵为首要操练科目!”
柱子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瓮声瓮气地应道:“保证把弟兄们练得比石头还硬!”
令旗最后指向右侧的骑兵方阵——那里的战马毛色光亮,骑兵们身着轻甲,腰悬弯刀,是断云军最锋利的尖刀:“第三营,铁骑营,营长石头!全营三百骑,集中训练凿穿阵与奔袭战术,记住,骑兵的威力在于冲击,在于速度!”
石头翻身跃上战马,手里的长弓斜背在身后,英姿飒爽:“铁骑营定不负少主所托,踏平一切来犯之敌!”
最后,曹林转向站在方阵侧后方的一队人,他们穿着便装,腰间没有兵器,只有一个不起眼的令牌:“情报司,司长青禾!统管各地商号、暗哨与流民甄别,人手一百,直接对我负责。”
青禾表姐上前一步,素日里温婉的眉眼此刻带着干练:“情报司定能为断云寨织好这张耳目网。”
编制既定,整个演武场响起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弟兄们看着清晰的建制、明确的分工,心里更踏实了——以前虽也练兵,却总像散兵游勇,如今成了“营”“连”,才算真正有了军队的模样。
这一千人的队伍,是曹林精心打磨的成果。每个营下辖三个连,每连一百人,看似简单的划分,却藏着他对现代军事编制的借鉴:营有营旗,连有连徽,各级将领佩戴不同的铜符,一目了然;日常操练既有各自专精的科目,又有三营协同的演练,确保战时能迅速配合。
铁骑营是重中之重。三百骑兵集中驻扎在新扩建的马场,由黑石部送来的驯马好手亲自带教,每天的操练时长比步兵多两个时辰。石头更是把“骑兵有规模才有战力”这句话刻在心里,带着弟兄们反复演练集团冲锋——三百骑并排奔驰时,马蹄声能震得地面发颤,连苍狼岭的飞鸟都会被惊起。
步兵的编制则各有侧重。长枪营的三个连,一个专练“拒马阵”,对付骑兵;一个练“梯次推进”,攻坚时用;一个练“环形防御”,保护粮草。刀盾营则分出“巷战连”“山地连”“水战连”,针对不同地形特训。弓箭营更精细,有“远射连”“狙击连”“火箭连”,最远能射到三百步外的靶心。
“光有战力不够,还得有心气。”曹林在给新任命的政委们训话时说,“你们是队伍的‘魂’,要让弟兄们知道,咱们打仗不是为了抢地盘,是为了护着这寨、这地、这身边的人。”
这批新政委,是曹林用两年时间亲手培养的。他们大多是识字的流民或投诚的小吏,经过层层考核——不仅要思想过硬,能讲清“为何而战”,还要懂些战术,能在战时帮着将领稳定军心。如今,每个营有营政委,每个连有连指导员,与军事主官相辅相成,成了断云军独有的特色。
有次刀盾营的一个连在操练时,有新兵抱怨“天天练盾墙,胳膊都快断了”,连指导员当即组织弟兄们围坐在一起,讲清溪镇伏击战时,正是盾墙挡住了黑石骑兵的第一波冲击:“现在多流汗,将来才不会被马蹄踩断骨头!”新兵们听完,再没人叫苦,练得比谁都卖力。
随着新队伍整编完成,曹林把之前派到各队当政委的断云卫都调了回来。三十名断云卫重新聚在他身边,成了直属亲卫,负责他的安全与传令。
“少主,如今队伍大了,您身边是该有自己人护着。”石头自告奋勇想留在亲卫营,却被曹林笑着推了回去,“铁骑营离不得你,我这里有他们就够了。”
他说的“他们”,是三十名断云卫。但谁都知道,曹林的身手早已今非昔比——这两年他从未懈怠练功,糅合了现代格斗术与这个时代的刀法,寻常三五名断云卫一起上,都近不了他的身。有次陈七不服气,带着两个弟兄想“试试少主的斤两”,结果三人被他三拳两脚撂在地上,半天爬不起来,从此再没人敢挑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个山寨的崛起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一个山寨的崛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