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阳赶紧看看媳妇春莲,心里打鼓,媳妇猛就算了,老妈猛也算了,这媳妇老家的人,也这么猛?谁来告诉他,这还能行么?二老丈人都这把年纪了,这咋还以酒会友呢?蓝妮儿姥姥那头发都花白了,咋一提酒大有一副“不服来战”的架势呢?嗯,还别说,覃丹喝酒的架势就随这位老人家。
你说说,这大过年的,都文明的说说话聊聊天不行么?非得喝酒么?不是还可以喝茶的么?!
彭博阳一肚子胆寒,也不好意思表现出来,人可以怂,但不能主动怂。
欸~,坚决不能让人吓死,让人喝死好了,不不不,大过年的,让人喝断片好了,豁出去了。
春莲看着丈夫壮士断腕的表情,就心里憋笑,她就想等着看热闹,都多少年没见过斗酒的场面了,好想念啊。明天在京城再斗上一场,也抖抖俺们鲁省的威风。
让京城人彻底见识见识,俺们可不光有夫子文化,俺们还有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呢。
覃丹就看着三姐笑,她看出了春莲的跃跃欲试,其实她也想看。
覃丹呢,能喝酒,春莲也能喝酒,覃丹还没有孩子的时候,常常和春莲联手,她俩轻而易举的就能把建国和彭博阳喝到断片,建国还凑合,彭博阳的酒量就不够看了,往往第一个倒下的就是他,每次断片的也是他,所以,彭女婿很打怵喝酒,可能是她俩把他喝出了心里阴影,出门在外遇到是鲁省人,不喝酒还好,一喝酒,简直是“闻鲁胆寒”,退避三舍。
发展到后来,建国的那些战友们,有不老少都是她俩的手下败将。久而久之,这两姑嫂在京城的某个范围的酒圈,曾经一度是喝酒界巾帼不让须眉的典范。
直到覃丹有了身孕,姑嫂俩才退隐江湖,相夫教子,佯装柔弱。
大年初四这一天,建国早早带路,领着其他三兄弟去给彭家父母拜年。
结果回来的时候人太多,一个车都装不下。大部队的人都是坐着公交车回来的。
吉普车上,建国和建福只带回彭家二老,建坤和爱国陪着彭家的三个姐姐和三个姐夫,还有六个孩子坐着公交车回来了。
这下子家里更热闹了,建国打眼一算,我去,连大人带孩子,数了数正好两个排的兵力。
众人寒暄着见了面,拜了年。
建国请来照相馆的师傅,照了老蔚家人最全的一张全家福。
然后,男人们陪着老一辈们围炉热话。
孩子们分成好几个团体,大学生们自然是一伙儿;中学生们一伙儿,小学生们一伙儿,各自为政。
剩下三个小布丁,蔚蓝,丽霞,明颢,跟着老人坐在聊天区。
桂叶嫂子到哪儿都是主力,又成了厨房总指挥。麾下人多势众的,素欣,芳杏,瑞竹,春莲,春芳,春花,春英,覃丹在旁边抱着蔚璇,不时的看热闹聊天,妥妥的蔚家炊事班八卦妇女小集团。
在京城最方便的就是水,不用去井里挑,自来水,洗菜是哗哗的可真方便啊,节省了不少时间。
今天人这么多,大嫂果断的决定出二十四个菜,就以家乡菜为主。
于是,蔚家女将们热火朝天的一顿忙活,四个冷拼,两道点心,两个汤,十六个大菜,热辣出场。
把新年大团圆,推向高潮。
饭桌上摆着,阳春县的虎山酒十斤装的一坛子,京城的红星二锅头八瓶,东北的烧刀子十斤装的一坛子,建国拿出八瓶茅台。烧刀子是彭家的三女婿带的,他是东北人,当兵转业留在京城。
建国早就有打算,从部队里或借或买的,操持好了够两个排用的桌椅板凳,碗箸杯碟。
好嘛,齐活,上菜,开席。
五大桌子人,或在客厅,或在炕上,都集中在建国原来的房子,开始了新年盛宴。
第一杯蔚佑之当仁不让,他先敬,主要是祝福:“各位亲家,今天这头杯酒,得让咱们老一辈的先提。咱们几个,现在都是三世同堂,看看咱这满屋的后代,这离四世同堂已经不远了,说明啥?说明咱托国家的福,咱们这些老家伙享福还在后头呢。所以,今天借这杯酒,首先,祝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再祝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我们的身体会越活越健康,我们的后辈一代更比一代强。干杯。”
蔚佑之带头干杯。
干杯之前不忘拿筷子沾一滴酒,熟练的滴进怀里的蔚蓝嘴里。
蔚蓝习以为常,面不改色的吧嗒吧嗒嘴,接着嘴里又进了一口肉,蔚蓝嘟着小嘴儿欢快的吃,小腿儿还惬意地来回丢荡着。
彭家老太太是个性情中人,干练豁达,她和儿媳妇春莲很合得来,婆媳关系相当好,一因为性格相近,二主要是靠酒。婆媳俩是闺蜜兼酒友。
老太太第一次见蔚蓝就喜欢,蔚蓝粉雕玉琢的,本就讨喜,再一看蔚佑之爷孙俩这熟练的手法,就更喜欢加羡慕起来,她家八个孙子辈,目前看,就酒量而言,没一个随她。
第一杯酒喝完,老太太就逗蔚蓝,“蓝妮儿啊,你也要喝酒啊?告诉奶奶这酒啥味儿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蔚蓝的心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蔚蓝的心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