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大家都早早起来了。姥姥是最先起来的。
先给大家准备好早饭,依旧顺便给爱国备好了午饭,还给蔚佑之蒸了八个白面大馒头,说是让亲家跟西井老奶搭伙吃饭的时候,拿到西井老奶家吃。
早饭很简单,就是熬的粘稠的小米粥,炒的咸菜丝,香椿芽拌的咸鸭蛋,五花肉炒芸豆,萝卜片炖羊肉,主食是玉米面饼子和昨晚吃剩下的几个海菜包子。
姥姥还单独给蔚佑之和爱国一人煮了一碗加糖的荷包蛋。这是当地的家里人,给去远处干活的人的特殊待遇。
三个煮鸡蛋,芳杏,云妮,海洋一人一个。
给爱国准备的午饭是,两个白面馒头,一饭盒韭菜炒羊血,油纸包里是五花肉炒咸菜丝,一水壶热水,包在专用的布包里。
又把给蔚佑之蒸的白面馒头,用一个白皮包袱包着,装在网兜里。
大家都在吃饭的空档,姥姥已经把爱国的午饭挂在了车把上,把蔚佑之的馒头也挂在了车把上。
姥姥准备好这些,芳杏也喂完了蔚蓝,姥姥又接过蔚蓝,她抱着,让芳杏先吃饭。一边抱还一边嘱咐芳杏,不着急,慢点吃,多喝点小米粥。
开林就负责招呼着蔚佑之吃饭,眼目锁行的给蔚佑之递这个递那个的,不亦乐乎。
爱国大概已经习惯了这种吃饭模式,稀里呼噜的,狼吞虎咽的吃着饭。
云妮和海洋也是,吃的眯了香甜的,一个吃的那咸鸭蛋黄还沾在嘴角,一个小米粥糊在嘴皮上。
蔚佑之看着一早上忙的像陀螺一样的姥姥,最早一个起床,最晚一个吃饭,叮嘱这个,叮嘱那个,给这个添饭,给那个夹菜,自己一口也没有吃进去。直到芳杏吃完了饭,接过蓝妮儿,姥姥才正式坐下了,喝了早上的第一口粥。
看着这样的姥姥,蔚佑之心生感慨。
这副景象,他羡慕、想象了很久,可在自己的家里从来没有出现过。
他的家里,李翠儿从来没有为孩子这么忙碌过,连她最疼的爱国,也是建祥照顾着长大的,她疼爱国也只是表现在,爱国哭了她骂或者打建祥一顿而已。
她从来没有去过地里干活,每天只是在家负责洗衣,做饭,喂猪,喂鸡,院子她都从来没有扫过,原来是建祥扫,后来是他扫,然后是爱国扫,再后来是芳杏扫。
就这样,她还每天念叨自己是老妈子,是老蔚家的奴才,怨声载道。
从芳杏嫁过来以后,她更是啥啥都不干,把个芳杏指挥的溜溜转,她每天坐在炕上装婆婆,哪怕是芳杏怀着孩子,她也没少支使芳杏。
就这样她还不满意,瞅着空就作祸。
窥一斑而见全豹。
只有芳杏妈妈这样的,才是真正把孩子放在心上的妈妈。
像李翠儿这样的,还真是不配妈妈这个字眼。
所谓,母慈子孝,就是这个道理。
蔚佑之在感慨中,吃完了香喷喷的早饭。依旧不舍的跟蓝妮儿打招呼,跟云妮和海洋摆手再见,车把上挂着亲家蒸的馒头。和爱国一起去往县城。
姥姥目送着亲家爷儿俩不见人影了,才回家。
回家就从柜子里拿钱出来,安排开林去找二姨夫家的大爷,提前订好上梁用的肉以及瓦匠开工后需要的肉和猪板油。
还嘱咐开林回来的时候,去海边弄点蚬子回来,给芳杏熬汤喝。
开林答应一声,骑着自行车就走了。
姥姥转身又去了芳杏的三叔家,去给新房子定海草帘子。
风风火火一顿忙活,等姥姥回来的时候,又好做晌午饭了。
真是脚不沾地的。
蔚佑之和爱国到了县城,爱国把午饭依旧放在二哥家,他就去上班了。
蔚佑之又去找建福和建坤说了一声,亲家都帮忙哪些事,嘱咐着别干重复了之类的话后,风风火火的也回了村。
新河村所在的公社地处山陵。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新河村有石匠,还是很有名儿的石匠。
新河村还有木匠,也是很不错的木匠。
新河村邻村就有砖瓦窑,专门出青砖,红瓦。
蔚佑之先去的邻村,找到村里的书记,说了自家盖房的情况,跟书记定青砖,红瓦。书记一口答应,说蔚叔,你放心吧,别人的事,我还敢耽误,你的事我保证耽误不了,要多少有多少。
蔚佑之在附近三里五村的也算是个名人,都知道他上过战场,当过领导,大多数人都认识他,因他处事公道,威名在外,也都敬他三分。
蔚佑之得到书记的承诺,非常感谢人家,连忙先交了押金。
书记说不用不用,等到时候一起算,蔚佑之摇头说,那哪行,必须得讲规矩。
最后书记还是让会计收了押金,蔚佑之才回了村里。
回到村里,蔚佑之就去找村里的石匠叫王响,他是村里最好的石匠,三里五村的盖房子需要凿石头砌墙的,都愿意找他。
王响也没有二话就答应了,说,不过开村里的石青,要跟支书说一声,蔚佑之说这个他知道,他已经跟支书打过招呼了,叫王响只管去开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蔚蓝的心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蔚蓝的心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