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分,林妙可的身影出现在青城山脚下,一个相对繁华的旅游小镇边缘。
夕阳的余晖给青瓦白墙的仿古建筑镀上一层暖金色,街上游人如织,喧闹的人声、小贩的叫卖声、食物的香气……这一切熟悉的尘世气息,与她刚刚经历的幽暗湖底、心魔考验仿佛是两个世界。
她身上破损的衣服已在途中找到一处无人看管的农家乐, “借”了一套晾晒的普通运动服换上,略显宽松,但足以掩人耳目。她将长发随意扎起,戴上一顶顺来的棒球帽,帽檐压低,混入人流中,如同一个寻常的背包客。
体内奔腾的法力已被她强行压制、收敛,泥丸宫中的火焰也沉寂下来,只在体表维持着一层极其微薄、近乎不存在的净火屏障,用以隔绝可能存在的、针对能量场的探测。她就像一个电量耗尽的电池,外表看不出任何异常,但内里却蕴藏着惊人的潜能。
当务之急,是获取信息和联系外界。
她避开主干道上那些可能装有监控的店铺,拐进一条相对僻静的小巷,找到一家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招牌斑驳的网吧。这种地方通常管理松散,不需要严格的身份登记。
网吧内光线昏暗,烟雾缭绕,充斥着键盘敲击声和年轻人的叫嚷。林妙可找了个最角落、背对摄像头的位置坐下,开机。她动作熟练,先是用自身携带的、经过物理修改的U盘(里面有一些她自己编写用于绕过简单监管的小程序)接入,快速清理掉电脑上的监控软件和登录痕迹,然后才打开了浏览器。
她首先尝试登录自己的云端存储。不出所料,账户被锁定了,提示“异常登录,需身份验证”。她眉头微蹙,又尝试了几个常用的学术数据库和社交平台小号,大部分都无法登录,或者一登录就触发安全警报。
“反应真快……”林妙可心中冷哼。这绝不仅仅是青城山事件的影响,更像是“公司”或者与其关联的势力,早已在她的数字身份上布下了监控网。一旦她这个“变量”脱离掌控,立刻启动封锁。
她放弃了从常规渠道获取信息的打算。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调出了一个深色的、没有任何标识的浏览器界面,输入了一长串复杂的、由数字和符号组成的IP地址。这是她在大学期间,因兴趣接触黑客技术时,偶然得知的一个非公开论坛,里面聚集了不少研究超自然现象(他们自称“边缘科学”)的匿名爱好者,信息鱼龙混杂,但偶尔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论坛界面古朴,帖子更新缓慢。她快速浏览着近期的话题。果然,关于青城山的讨论已经出现。
《青城后山疑似军事管制?有驴友拍到奇怪飞行器》
《坐标青城,这两天感觉特别‘干净’,以前总觉得有点阴森,是心理作用吗?》
《求助:家传玉佩在青城山附近突然发热碎裂,何解?》
……
大多数帖子都停留在猜测和好奇阶段,但也有几个帖子引起了她的注意。
一个ID为“掘墓人”的用户,发布了几张模糊的、似乎是地质雷达扫描的图像碎片,配文:“地下存在大规模非自然空腔结构,能量读数异常,与三年前滇南‘失落之谷’事件前期数据有百分之十七相似度。” 下面有人追问,但“掘墓人”没有再回复。
另一个ID“古符研究者”则贴出了一张手绘的、极其复杂的符文图案一角,询问出处。林妙可瞳孔微缩——那图案的风格,与她在沉眠之地湖底骷髅、以及金桥上所见到的古老符文,有五六分神似!但细节更加繁复、古老,甚至透着一丝不祥。发帖人声称这是在青城山附近一个古镇的老宅门楣上拓印下来的。
这些信息碎片,如同散落的拼图,指向一个共同的焦点——青城山的地下,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并且已经开始引起某些“圈内人”的注意。“公司”的行动,恐怕并非天衣无缝。
林妙可默默记下这些有用的ID和线索,清除了所有浏览记录和缓存,拔下U盘,起身离开。
接下来是联系。她需要找到一个绝对安全的通讯方式。公用电话亭几乎已经绝迹,而使用任何可被追踪的电子设备都风险极高。
她走在熙攘的街道上,目光扫过两旁店铺,最终落在了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的入口。她走进去,在货架上买了一部最便宜、无需身份登记即可开通的预付费手机(俗称“黑卡”),以及几张不同面值的充值卡。
走出超市,她并未立即使用,而是继续漫无目的地走着,同时灵觉全开,感知着周围是否有能量追踪或电子监控的迹象。在确认暂时安全后,她拐入一个无人的公共厕所隔间。
她拿出新手机,并未插入SIM卡,而是直接尝试拨打一个她烂熟于心的号码——那是父亲林如海的一个极少人知道的私人卫星电话。这个号码,还是她小时候偶然在父亲书房里看到的,记在了随身的笔记本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乩童,邪灵请大家收藏:(m.20xs.org)乩童,邪灵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