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的阳光,像揉碎了的金箔,温柔地倾泻在节目组驻扎的小院里,给青砖黛瓦都镀上了一层暖融融的光晕。院子中央的几株老梧桐树,枝繁叶茂如撑开的绿伞,阳光穿透层层叠叠的叶片,切割成细碎斑驳的光点,落在青石板铺就的地面上,随着微风轻轻晃动,像是撒了一地跳动的碎钻。墙角的月季开得正盛,粉色的花瓣饱满欲滴,沾着午后的细密露珠,风一吹,便悠悠地散发着清甜的香气,混着远处田间传来的蝉鸣,还有厨房飘出的淡淡烟火气,勾勒出一幅慵懒又治愈的乡村午后图景。
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大多散落在院子各处:几个场记蹲在树荫下整理上午的素材,笔尖在脚本纸上沙沙作响;摄像师正调试着镜头,偶尔对着远处的稻田比划取景;还有两个年轻的助理,正小心翼翼地给墙角的月季浇水,动作轻得怕惊扰了这份宁静。黄垒刚从厨房出来,手里捧着一块刚蒸好的玉米馍,热气腾腾的白雾在他指尖缭绕,散发着浓郁的粮食香气,馍的表面还留着细密的气孔,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他一边用嘴轻轻吹着指尖,一边朝着自己的临时休息室走去,脚步慢悠悠的,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暇。
就在这时,一阵“滴滴”的电动车喇叭声打破了小院的宁静。只见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快递员,骑着一辆半旧的绿色电动车,停在院门口,车筐里放着几个包裹。他探头朝院子里喊了一声,声音带着几分清脆的乡音:“请问陆砚辞先生在吗?有您的快递!”
陆砚辞此时正坐在院子另一侧的石桌旁看书,膝上盖着一块素色的棉麻小毯(午后的风带着几分凉意),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旧书,书页边缘已经被翻得有些卷翘。听到喊声,他抬起头,阳光落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睫毛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他微微颔首,起身应道:“我在这儿。”话音刚落,黄垒已经快步上前,笑着对快递员摆了摆手:“小哥,我是他邻居,正好帮他代收一下!他这儿正看书呢,别打扰了他的雅兴。”说着,不等快递员反应,就伸手接过了那个牛皮纸包装的快递盒。
盒子不大,约莫一本32开书的大小,表面印着“番茄中文网”的浅灰色字样,收件人一栏用打印机清晰地印着“陆砚辞”三个字,寄件人署名处,则是手写的“林舟”二字,笔锋干净利落。黄垒的手指不经意触到“林舟”二字,心里微微一顿——这个名字似乎在哪里听过,但一时又想不起来,便没再多琢磨。
“麻烦黄老师了。”陆砚辞走了过来,脚步轻缓,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语气里带着恰到好处的客气。他接过快递,随手放在石桌上,又从石桌抽屉里拿出一支黑色的钢笔——笔身是磨砂材质,边缘已经有些磨损,显然用了很多年,笔帽上还刻着一个小小的“辞”字,因为常年摩挲,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他从旁边的旧报纸堆里,抽出一张皱巴巴的快递签收单,翻到空白的背面,微微低头,眼帘轻垂,笔尖落在纸上的瞬间,手腕微微发力,流畅地签下了“陆砚辞”三个字,然后将签收单轻轻递给黄垒,声音温和:“这个麻烦您转交给快递员,辛苦了。”
“客气啥,举手之劳!”黄垒笑着接过签收单,嘴里随口应着,目光却像是被磁石吸引一般,不经意地扫过那张薄薄的纸片——就是这一眼,让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手里的玉米馍“啪嗒”一声掉在石桌上,滚烫的馍滚了一圈,沾了点灰尘,他却浑然不觉,整个人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僵在原地,连呼吸都忘了。
那字迹!
笔锋遒劲有力,像是一把藏锋的利剑,看似沉稳内敛,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张力,仿佛每一笔都蕴含着千钧之力;结构舒展大气,笔画之间疏密有致,带着一种天然的章法,既不拥挤也不松散,如同精心布局的棋局;尤其是撇捺的收笔处,带着一种独特的顿挫感——笔尖轻轻一顿,然后微微回锋,形成一个极细微的勾,像是国画里的“飞白”,含蓄却力道十足,透着一种旁人学不来的韵味。
这字迹,和他书房保险柜里珍藏了十几年的那份《风华绝代》剧本上的亲笔签名,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黄垒的心猛地一沉,随即像是被重锤击中,疯狂地跳动起来,“咚咚”的心跳声震得他耳膜发疼,连眼前都有些发花。他清晰地记得,《风华绝代》是陆砚辞巅峰时期的代表作,当年这部剧一经播出,就创下了收视神话,包揽了各大奖项。而他,有幸作为主演之一,参与了整部剧的拍摄。在杀青宴上,陆砚辞穿着一身烟灰色的西装,温文尔雅地走到他面前,亲手将一本签了名的剧本送给了他,还笑着说:“黄老师,合作愉快,希望这部剧能成为我们共同的回忆。”
这些年,他一直将这份剧本当作宝贝,锁在书房的保险柜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拿出来翻看一次。剧本的封面是深蓝色的硬壳,上面印着烫金的“风华绝代”四个字,扉页上的签名,他看了不下百遍,对上面每一个字的笔锋、结构,甚至是墨色的浓淡变化,都熟稔于心,闭着眼睛都能清晰地描摹出那个签名的模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请大家收藏:(m.20xs.org)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