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4月3日-4月9日·江西奉新九仙岭)
1939年4月3日清晨,急促的脚步声闯进了林文澜的指挥室,电报员急促说到:报告军座,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来电,由于南昌城失守,我战区参战各部被分割,为保全战区有生力量反攻南昌,令101军所属部队有序掩护撤出战场前往九仙岭休整待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令!
林文澜接到电报后立马安排了撤退部署,当天下午,101军残部沿着蜿蜒的山路,终于抵达了奉新西南的九仙岭。这里群山环抱,林木茂密,距离南昌城有20-30公里,但因为地理位置优越日军无法派大部队进行攻击,是第九战区指定的休整集结地。当最后一名士兵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山谷时,林文澜站在一处高坡上,望着身后这支伤痕累累的队伍,眼眶微微泛红。
经过笔架山、梅岭、狮子山三场恶战,101军原本满编的三个团,如今只剩下不到两千人。1团伤亡最烈,从最初的一千二百人锐减至三百余人;5团和7团加起来也不足一千五百人,半数士兵带着轻重伤,军装破烂不堪,武器更是残缺不全——重机枪只剩三挺,迫击炮损失过半,步枪平均每两支才配三十发子弹。山风掠过队伍,士兵们佝偻着身子,脚步踉跄,唯有腰间的刺刀和肩上的枪支,还透着一丝军人的刚毅。
“军长,先去指挥部歇息吧,后续的伤员和物资还在后面跟着。”赵志远走过来,声音沙哑,他的左臂被弹片划伤,简单包扎的绷带早已被汗水浸透,渗出血迹。
林文澜摇摇头,目光扫过山谷里陆续坐下休息的士兵:“先安排伤员救治,让炊事班尽快生火做饭,哪怕是稀粥,也要让弟兄们喝上一口热的。”话音刚落,他忽然瞥见不远处的树下,李根生正扶着王大锤慢慢坐下,两人的腿上都缠着厚厚的绷带,每走一步都格外艰难。
林文澜快步走过去,蹲下身查看王大锤的伤口:“恢复得怎么样?卫生员说你感染得厉害,怎么不在后面多休养几天?”
王大锤咧嘴一笑,露出两排泛黄的牙齿,脸上的尘土遮不住眼底的精神:“军长放心,俺这身骨头硬得很,这点伤不算啥。听说要反攻南昌,俺要是落在后面,岂不是让根生这小子抢了先?”
李根生在一旁连忙说道:“军长,锤叔一路上都不肯坐车,非要跟着队伍走,说怕跟不上训练。”他的腿伤比王大锤轻些,子弹只是擦过小腿,此时已经能勉强行走,但每动一下,伤口还是会传来阵阵刺痛。
林文澜拍了拍王大锤的肩膀,语气里带着赞许:“好样的,不愧是1团的老兵。不过休整期间,必须听卫生员的话,好好养伤——反攻南昌,还得靠你们这些老兵带头。”
正说着,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几名骑兵护送着几辆骡车驶来,车身上插着第九战区后勤部的旗帜。“军长!补给到了!”通讯员兴奋地大喊,山谷里的士兵们瞬间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骡车上装着粮食、药品和弹药,虽然数量有限——每人只能分到五斤糙米、两包急救包,步枪子弹补充到五十发,但对饥寒交迫的101军来说,已是雪中送炭。卫生员们立刻忙碌起来,在山谷东侧搭建临时救护所,给伤员换药、包扎;炊事班架起大锅,淘洗糙米,袅袅炊烟很快在山谷中升起,混合着草木的清香,驱散了几分战争的阴霾。
接下来的两天,陆续有溃散的士兵归队,还有一批从后方补充来的新兵——大多是赣北当地的青年,年纪不过十六七岁,脸上还带着稚气,手里握着的步枪甚至比他们还高。林文澜下令将部队重新整编:1团补充新兵两百人,由林文斌继续担任团长;5团和7团合并为“57联合团”,赵志远任团长;剩余兵力编为直属警卫连,负责指挥部安全。
整编后的第一天清晨,林文澜在山谷中央的空地上召开了全军团以上军官会议。山神庙的残垣下,十几名军官围坐在一起,面前摊着一张泛黄的南昌城地图。林文澜指着地图上的南昌城,沉声道:“总部刚刚来电,命令我军与友军第32军、第79军协同,于4月21日对南昌发起反攻。此次反攻,不仅要收复失地,更要打破日军对赣北的封锁,为后续战局争取主动。”
“军长,日军在南昌城布防严密,咱们这点兵力,加上装备不足,能攻下来吗?”57联合团的一名营长忍不住问道。经历了连番苦战,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不少人对反攻心存疑虑。
林文澜抬眼望去,目光锐利如刀:“我知道大家心里没底,但南昌不能丢!三个月前,咱们没能守住它;三个月后,咱们必须把它夺回来!总部会给我们补充一批炸药和迫击炮,后续还会有友军牵制日军外围兵力,只要我们做好准备,一定能成功。”
他顿了顿,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南昌城西的赣江大桥:“日军占领南昌后,在城墙内外修筑了大量工事,城东的绳金塔、城西的赣江大桥都是重点布防区域。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摸清日军的兵力部署和火力点——从明天起,各团挑选精锐士兵,组成侦察小队,分批潜入南昌外围,搜集情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