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公告栏前围了群人,红底黑字的通知被雨打湿了边角:"本周六举办邻里恳谈会,特邀迪卡拉底先生主持"。老李踮着脚念完,扯了扯旁边的张婶:"就是那个讲哲学的?能把二号楼那对吵了半年的婆媳劝和不?"
张婶没接话,手里的菜篮子晃了晃,塑料袋里的西红柿撞出闷响。她上周跟楼上的小年轻吵了架,就因为对方半夜还在弹吉他,现在见了面跟见了仇人似的,电梯里遇上都得绕着走。
迪卡拉底的课堂今天设在活动中心,长条桌上摆着十几个马克杯,刚沏的菊花茶冒着热气。最先来的是上周说"日子像白开水"的小吴,他手里捏着个笔记本,封面上写着"和解方案初稿",字迹歪歪扭扭的。
"不是要给答案。"迪卡拉底给每人递了杯茶,"是找个新角度看问题。就像解绳结,硬拽只会更紧,得顺着纹路找头。"
门被推开,老周揣着个布包走进来,上次在储藏室落灰的书现在整整齐齐码在包里。"我琢磨着,那些为目标迷茫的人,或许能从这些老故事里找到点啥。"他翻开本线装的《菜根谭》,"你看这句'降魔者先降自心',是不是比说'别焦虑'管用?"
苏拉把收集来的案例贴在墙上,每张便利贴上都记着具体的人和事:"房贷压得喘不过气的王哥"、"跟父亲吵翻的大学生小林"、"觉得赚再多钱也空虚的赵老板"......她指着最上面那张:"先从这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家属开始吧,李姐说每次看到老伴认不出自己,就像心被剜了块。"
马克从背包里掏出个录音笔:"上周我去看李姐了,她给我听了段录音,是她老伴没生病时唱的《东方红》。"按下播放键,沙哑的歌声混着电流声淌出来,"李姐说,现在每次喂饭,就放这段录音,老头会多吃两口。"
小吴突然举手:"我想到个法子。"他翻开笔记本,"能不能做本'记忆相册'?不光贴照片,还记着第一次约会的地点、他最爱吃的菜。就算忘了人,看到这些,说不定能想起点感觉。"
老周点点头:"我爹以前总忘事,我就把他常去的菜市场画成地图,标着哪家豆腐新鲜,哪家的肉不用排队。后来他揣着那张纸,能自己去买东西了。"
讨论声渐渐热闹起来,有人说该给那位为艺术理想挣扎的画家建个线上展厅,有人提议帮被网络舆论攻击的普通人整理事实清单......张婶抱着胳膊听了半天,突然开口:"那楼上弹吉他的咋办?总不能让他不弹了,也不能让我戴着耳塞睡觉吧?"
迪卡拉底指着窗外的石榴树:"你们看那树,有的枝桠往上长,有的往旁边伸,不打架吗?可它们都在一棵树上活着。"他给张婶续了杯茶,"或许可以商量个'音乐时间',比如晚上七点到九点,既不耽误练琴,也不影响休息。"
这话让张婶愣了愣。她想起上次吵架,自己吼完"能不能别弹了"就摔了门,其实对方当时想说啥来着?好像是"阿姨,我最近在准备比赛......"
正说着,二号楼的婆媳俩被邻居搀着进来了。婆婆手里捏着个碎了口的碗,媳妇眼睛红红的,一看就刚吵过架。"她说我故意摔了她的陪嫁碗!"婆婆气呼呼的,"我就是手滑!"媳妇梗着脖子:"那碗你放了三十年,啥时候手滑过?"
苏拉递过去两张纸巾:"咱不说谁对谁错。"她指着桌上的菊花茶,"您二位平时都爱喝啥茶?"婆婆愣了愣:"我喝茉莉花。"媳妇低头:"我喜欢普洱。"
"这就好办了。"迪卡拉底笑着说,"下次一起喝茶,您泡您的茉莉花,她泡她的普洱,各喝各的,不耽误聊天。"他拿起那只碎碗,"碎了的碗,其实能改成花盆,种点多肉,说不定比原来还好看。"
那天下午,活动中心的灯一直亮到傍晚。小吴帮赵老板列了张"幸福清单",不算赚了多少钱,只记着"今天陪闺女放风筝给老婆捏了捏肩";老周把识字班的招生简章写好了,第一节课教"家"字怎么写;张婶掏出手机,给楼上发了条消息:"小伙子,晚上七点到九点,我孙女想听听你弹吉他。"
回家的路上,老李看见张婶提着菜篮子往楼上走,手里还多了个小盆栽——正是用那只碎碗改的。他突然想起自己跟对门因为挪自行车吵过架,明天是不是该送两瓣刚腌好的蒜过去?
迪卡拉底站在活动中心门口,看着墙上的便利贴被一张张取走,又有人贴上了新的。晚风里飘着饭菜香,远处传来孩子的笑声,他想起苏拉说的那句话:"和解不是把结解开,是学会带着结过日子。"
月光爬上公告栏,把"邻里恳谈会"那几个字照得清清楚楚。明天,这里又会有新的故事吧?迪卡拉底笑了笑,转身往巷口走,影子被路灯拉得很长,像条慢慢舒展的绳结。
喜欢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请大家收藏:(m.20xs.org)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