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头办公室到基地图书馆这段路,史小凡走得比平时慢。
不是腿疼,是心里装着事,沉甸甸的。
龙战天最后那句话,像个鱼钩,
精准抛进了他这片不算太平静的水潭里,搅起了一圈圈的涟漪。
图书馆?民俗?地质勘探?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跟“灰鼬”、跟阿尔蒂斯、跟他这条伤腿有半毛钱关系?
可龙头是那种会跟你闲扯淡的人吗?显然不是。
那老家伙说话,每个字儿都像压缩饼干,看着干巴巴,
你得掰开了、泡开了,才能品出里面那点真材实料。
潜龙基地的图书馆,与其说是图书馆,
不如说是个超大型的资料室,占了大半层楼,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里面没几个人,零星坐着的也都埋着头,
跟资料较劲,没人抬眼看他这个拄着拐杖的“伤残人士”。
史小凡按照龙战天说的,径直往最里面走。
果然,靠墙立着几排老式的木质书架,漆色都有些斑驳了,跟外面那些崭新的金属书架格格不入。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旧纸张和灰尘混合的味道。
他找到第三排。
这一排书明显年代更久远,书脊泛黄,有些连书名都模糊了。
他眯着眼,一本本看过去。
《西南边地风物志》、《澜沧江流域水文考》、《喀斯特地貌与早期矿藏探寻》、《界碑下的歌声——边境民族口述史》……
全是些冷门到南极圈的书。
史小凡心里嘀咕,伸手去够那本《界碑下的歌声》,指尖刚碰到粗糙的书脊,动作却顿住了。
不对。
他目光扫过这几本书的排列顺序。
《西南边地风物志》和《喀斯特地貌与早期矿藏探寻》之间,
空出了一个明显的位置,宽度刚好能插进一本书。
而这个空位对应的书架隔板上,积灰的痕迹比其他地方浅一些,像是最近刚被抽走了一本书。
是谁?在他来之前,刚借走了这里的书?是巧合,还是……?
史小凡心里那根弦绷紧了。
他不动声色地把手转向旁边那本更厚的《喀斯特地貌与早期矿藏探寻》,
用力将它抽了出来。书很沉,带着一股陈腐的气息。
他抱着书,找了个最角落的位置坐下,把拐杖靠在桌边。
翻开硬邦邦的封面,里面是泛黄脆弱的书页,
密密麻麻都是专业术语和手绘的地质剖面图,看得人头晕。
他耐着性子,一页页翻过去,手指在粗糙的纸面上划过。
大部分内容确实枯燥乏味,讲的是岩石构成、地下水系、溶洞形成之类。
直到他翻到中间靠后的一部分,章节标题是“区域性构造断裂带与稀有矿物沉积关联性探讨”。
这一章的插图多了起来,除了地质图,还有一些模糊的黑白照片,
拍的是崎岖的山岭、幽深的峡谷和干涸的河床。
史小凡的目光在一张拍摄于某条河谷的照片上停留了片刻,
那地形……隐约让他觉得有点眼熟,似乎在哪份边境地区的公开地图上瞥见过。
他继续往下看文字描述。
当看到“该区域历史上存在小规模、非法的翡翠和锡矿私采活动,
遗留大量废弃矿坑及地下巷道,因其地质结构复杂且靠近边境,
常被不法分子利用作为跨境秘密通道……”这一段时,他的心跳漏了一拍。
秘密通道!
他立刻联想到“灰鼬”这种掮客组织,他们要运送“特别的东西”,
走常规路线风险太大,利用这些废弃的、错综复杂的地下网络,无疑是绝佳选择!
难道龙头是想提示他这个?
他强压下心头的激动,继续翻阅。
在关于某个具体区域(书中用了代号“K7区”)的描述中,
作者提到当地一个近乎失传的传说,关于山神“哒虢”的祭拜习俗,
以及祭拜地点通常选在“能看到三座尖山倒影的水潭边”。
这传说看似无稽,但史小凡却猛地想起,
刚才那份关于“灰鼬”的情报摘要里,模糊提及对方最近一次被捕捉到的信号,
似乎就出现在一个代号“三叉戟”的区域内!三座尖山……三叉戟……
他感觉自己的血液流速在加快。
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信息碎片,正在被一条无形的线串联起来。
他合上这本厚书,又抽出旁边那本《西南边地风物志》。
这本更多是人文记载,讲当地少数民族的习俗、物产、村落分布。他快速浏览着,
当翻到某一页,看到上面简笔描绘的几种边境地区常见的草药,
以及其中一种名为“蛇涎草”的植物旁,标注着“此草汁液具强腐蚀性,
当地猎户偶用于处理兽夹伤痕”时,他瞳孔微微一缩。
“灰鼬”情报里提到,他们交易清单中,疑似包含某种高纯度酸性化合物……用途不明。
是巧合吗?太多的“巧合”撞在一起,那就绝不是巧合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兄弟戎装:我的狼牙生涯请大家收藏:(m.20xs.org)兄弟戎装:我的狼牙生涯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